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童叟

首页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少年大将军绛色大宋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汉世祖一等家丁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军工科技寒门崛起笔趣阁我家阳台通三国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童叟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全文阅读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txt下载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69章 兵行幽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渤海之滨,汉军大营,白幡如雪,哀声遍野。大将军关平的骤然离世,给这支肩负奇袭重任的雄师蒙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然而,悲伤并未化为颓丧,反而在关平的哀荣与遗志激励下,凝聚成了一股更加决绝、更加炽烈的复仇之火。

临时搭建的灵堂前,新晋镇北将军、水军都督朱然,一身缟素,甲胄外罩着麻衣,肃然而立。他身旁,是同样身着孝服、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兴,以及老将丁奉等一众将领。全军将士,无论水卒步骑,皆臂缠黑纱,面色沉痛而坚毅。

朱然年岁已高,须发皆白,但此刻眼神锐利如鹰,他面向关平的灵位,亦是面向麾下数万将士,声音沉雄而悲怆:

“大将军!英灵不远!末将朱然,奉陛下旨意,丞相军令,接掌水军!然,在此对天立誓,对大将军英灵立誓:此身此命,皆付此战!必承大将军遗志,犁庭扫穴,克定幽燕!不破蓟城,不灭残魏,誓不还师!”

他猛地抽出佩剑,直指北方:“全军听令!为大将军——报仇雪恨!为大汉——开疆拓土!”

“报仇雪恨!开疆拓土!”

“报仇雪恨!开疆拓土!”

怒吼声如同海啸,席卷整个营地,悲愤与战意直冲云霄。白色的浪潮,在赤色龙旗的引领下,再次开始涌动。朱然正式接管指挥权,以关兴为副帅,丁奉为先锋,重整旗鼓,按照既定的战略,兵分水陆,向着幽州腹地,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

此时的幽州,正如诸葛亮与关平生前所料,兵力空虚。魏国大将军司马师为应对壶关主战场及邺城南线陆逊的压力,已将幽州绝大部分能机动的精锐部队抽调一空。留守的王经虽忠心耿耿,颇有能力,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中兵力不仅数量远逊于汉军,且多为郡国兵及临时征召的壮丁,战斗力与士气皆不可同日而语。加之汉军拥有绝对的水军优势,可以沿鲍丘水(今潮白河)、沽水(今永定河)等水道快速机动,使得王经的防御更是捉襟见肘。

汉军的进攻路线清晰而致命:

水路主力由朱然、关兴亲自统领,庞大的舰队沿渤海海岸继续西北而行,进入沽水河口,溯流而上。巨大的楼船如同移动的山峦,给予沿岸魏军巨大的心理压力。水军凭借船载的强弩、拍竿以及“猛火油柜”,轻易摧毁沿岸试图抵抗的烽燧、哨卡和小股部队。水军陆战营则随时准备登陆,清扫两岸,保障航道安全。

陆路偏师由老将丁奉率领数万精锐步骑,沿海岸平原及燕山南麓的官道稳步推进,与水军齐头并进,清剿陆路残余魏军,并负责占领和巩固水军攻克的城池。

汉军进军神速,兵锋直指雍奴(今天津武清附近)、潞县(今北京通州东)。王经试图组织抵抗,在雍奴以北设置防线,依托沼泽河流迟滞汉军。然而,朱然指挥水军一部迂回侧后,丁奉率陆军正面强攻,王经兵力不足,防线迅速被突破,只得放弃雍奴,退守潞县。

潞县乃蓟城东南门户,控扼沽水航道,地位重要。王经集结了手中最后的机动兵力,欲在此地与汉军决战。他深知潞县若失,蓟城门户洞开。战斗异常激烈,王经亲临城头督战,魏军也知已无退路,拼死抵抗。汉军水师战舰云集潞县城外河面,箭矢、巨石、火油如雨点般倾泻在城头。丁奉指挥步卒冒着矢石,架设云梯,奋勇登城。

关键时刻,关兴向朱然献计:“都督,潞城临水,墙体受水流侵蚀,东南角似有隐患。可集中‘破山吼’及重型拍竿,猛轰东南角,同时以艨艟载死士,借火炮掩护,突击其水门!”

朱然从之。于是,汉军调整攻势,集中火力猛轰东南城墙。同时,数艘特制的坚固艨艟,满载悍勇士卒,冒着城头滚木礌石,强行冲击潞县水门。水门在连续撞击和火焰焚烧下,轰然洞开!汉军死士涌入城内,与守军展开惨烈巷战。丁奉见时机已到,挥军猛攻城门。

王经腹背受敌,眼看城池将破,知大势已去。为免城中百姓遭屠戮,他下令残部停止抵抗,开城投降。而他自己,则面向邺城方向,整理衣冠,北面再拜,泣曰:“臣经力竭,有负国恩,唯有一死,以报陛下!”言罢,拔剑自刎于潞县官署之中。

王经自尽殉国的消息传来,朱然、关兴等人亦为之动容。朱然叹道:“王经,真忠臣也!惜乎明珠暗投。”遂下令厚葬王经于潞县郊外,立碑记其事迹,并严令三军:入城之后,秋毫无犯,敢有劫掠百姓、滥杀无辜者,立斩不赦!

汉军纪律严明,入城后果然对百姓丝毫无犯,反而开仓放粮,赈济因战乱而困苦的民众。关兴更是展现出其文武全才的一面,他亲自安抚潞县士绅百姓,宣布废除魏国苛政,暂循汉律,承诺减免赋税,鼓励恢复生产。其言辞恳切,举措得当,很快便稳定了潞县局势,赢得了民心。

潞县既下,通往蓟城的道路已是一片坦途。汉军水陆并进,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兵锋直抵蓟城之下。

蓟城,幽州治所,北疆重镇。然而,此刻的蓟城,守军不过数千,且多为老弱,士气低落。听闻王经自尽、汉军仁德之名的消息,城中更是人心惶惶。幽州刺史及留守官员知抵抗无益,在象征性地抵抗了半日后,便开城投降。

公元248年秋末,季汉龙旗,终于插上了幽州心脏——蓟城的城头!

占领蓟城,意味着汉军成功实现了战略迂回,彻底切断了魏国幽冀之间的联系,邺城已成瓮中之鳖。但朱然深知,幽州地广,尤其是西北部的上谷、代郡等地,尚有魏军残部及依附的乌桓、鲜卑部落,若不及时肃清,恐成后患,亦无法全力南下夹击邺城。

在蓟城稍作休整后,朱然与关兴、丁奉等将领议定下一步方略:

关兴留守蓟城,总督幽州军政,利用其安抚之才,迅速稳定幽州大局。招抚各郡县,任命官员,恢复秩序,清点户口,筹集粮草,将幽州真正纳入季汉统治,并作为北上扫荡和南下夹击的后方基地。同时,派遣使者,携带重礼,北上联络、安抚塞外的乌桓、鲜卑各部,晓以利害,防止他们趁乱南下或支持魏国残部。

朱然、丁奉率水陆精锐主力,继续西进、南下扫荡,西路大军由丁奉率领,出居庸关,扫荡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张家口一带),清除盘踞在此的魏军残部,震慑塞外胡族,确保幽州西北侧翼安全。

南路主力由朱然亲自统领,沿沽水-圣水(今拒马河)水陆并进,向西南方向攻击前进。目标直指范阳郡(今河北涿州、保定北部)、中山国(今河北定州一带)等地,扫清通往冀州的道路,并与来自壶关方向的汉军主力,以及来自陈留方向的陆逊东路军,形成对邺城的最后合围!

计划已定,汉军再次分头行动。

关兴坐镇蓟城,果然不负众望。他一边整顿防务,修缮城垣,一边派出得力干员,分赴广阳、渔阳、右北平、辽西等郡,宣示大汉威德,接收政权。大多数郡县见蓟城已失,王经殉国,加之汉军军纪严明,关兴施政仁厚,皆望风归附。少数冥顽不灵者,也被关兴派兵迅速平定。同时,他对塞外部落的怀柔政策也初见成效,稳住了北部边疆。

朱然与丁奉的扫荡行动,则如同疾风扫落叶。丁奉率军出居庸关,魏军在上谷的抵抗微弱,汉军连克沮阳(今河北怀来)、居庸等城,兵锋一度抵达代郡边缘,塞外部落震恐,纷纷遣使至蓟城向关兴表示臣服。

朱然亲率的主力,沿河南下,更是势不可挡。范阳守军不战而降。兵临故安(今河北易县东南),守将试图凭借燕长城余脉抵抗,朱然指挥水军切断其水路补给,陆路猛攻,数日即克。随后,汉军进入中山国境内,连克北平(今河北满城北)、望都等地。兵锋所向,魏军望旗披靡,郡县纷纷归附。朱然严格约束军队,继续贯彻“秋毫无犯”的政策,同时利用投降的魏国官吏维持地方秩序,迅速恢复生产,将大汉的统治秩序向冀州北部延伸。

随着朱然大军不断向南推进,与来自壶关的诸葛亮主力、来自陈留的陆逊东路军的距离越来越近。三支巨大的箭头,已然清晰地指向了同一个最终目标——魏国最后的巢穴,邺城!

幽燕大地,在经历短暂的战火洗礼后,正迅速被纳入季汉的版图。朱然、关兴等人,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完美地执行了牵制幽州、夹击邺城的战略任务。关平虽逝,但其遗志正被他的同袍和兄弟以辉煌的胜利一步步实现。

喜欢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足坛幸运星娶个村官大小姐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丹崖仙途异世小邪君战龙归来林北不装了,抱上太子大腿后我真香了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诸天武侠大穿梭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颜语新书盛宠妻宝最仙遊斗战魔帝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盛宠之嫡妻归来爱在东南枝我的老爹是重生巅峰宝鉴我的美女总裁
经典收藏水浒之小孟尝嫡妃当宠来自深海的他我自己搞,新大魏!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启明1644一瘦解千愁袁术天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秦时之血衣侯传奇明末求生记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逍遥小地主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汉厨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抽个美女打江山海贼之母巢秩序
最近更新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青金志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大唐长安秘物栈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大明第一战神铸运天秦玄黄十二域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在大唐苟活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小姐,姑爷又摆烂了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童叟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txt下载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最新章节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