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九年十月一日,北京。
清晨五点的长安街,天际线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将都市摩天大楼的轮廓勾勒成一片沉静的剪影。然而,与这份黎明前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空气中那种无处不在、不断累积、几乎要凝结成实物的巨大期待感。这是一种属于国家盛典的、庄重而炽热的张力,它驱散了秋日凌晨的微寒,浸润着这座千年古都的每一个角落。
天安门广场,这片承载了无数历史记忆与荣光的核心之地,此刻已被精心装扮。巨大的红灯笼、鲜艳的国旗、寓意吉祥的花坛景观,在渐次亮起的灯光映照下,渲染出浓烈而恢弘的节日气氛。城楼巍峨,金水桥静谧,一切都在一种井然有序的肃穆中,等待着那个历史性时刻的到来。
林雪和徐航,持着印制精美、分量沉重的观礼嘉宾证,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早早来到了东观礼台指定的区域。他们身着正装,林雪特意在胸前别了一枚小小的国徽胸针,徐航的领带也系得一丝不苟。作为在人工智能和智慧环保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他们有幸获得了这弥足珍贵的观礼机会。
站定位置,视野豁然开朗。眼前,是宽阔无比、被誉为“神州第一街”的长安街。此刻,它不再是平日车水马通的交通动脉,而是化身为一条即将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沉默而庄严的“巨龙”。
目光所及,长安街两侧,是如同用标尺精确丈量过一般、整齐划一的受阅部队方阵。徒步方队的官兵们,身着各军种笔挺的礼服,持枪而立,身姿挺拔如松,帽檐下的眼神坚毅专注,仿佛凝固的雕塑群,只有胸脯因呼吸而产生的微弱起伏,证明着他们体内蕴藏的磅礴力量与无限忠诚。那种千余人如同一人的绝对整齐,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纪律美和力量美。
而在徒步方队之后,更远处,是覆盖着迷彩帆布、静静蛰伏的钢铁巨兽——装备方队。99A主战坦克粗犷的线条在帆布下若隐若现,新型远程火箭炮昂首向天,各式导弹发射车如同蓄势待发的利剑……它们沉默着,却比任何声响都更能诉说一个民族扞卫和平的决心与能力。空中,偶尔有参与演练的直升机群以精准的编队低空掠过,旋翼搅动空气发出的沉闷轰鸣,更添几分临战前的凝重。
一种难以言喻的历史厚重感与强烈的参与感,如同潮水般向林雪和徐航涌来。他们不仅仅是旁观者,更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建设者的一份子。他们研制的算法或许正在某个指挥系统中运行,他们优化的模型或许正为这座城市的安保提供着数据支持。站在这观礼台上,他们与脚下这片土地、与这受阅洪流、与广场上欢呼的人群,命运紧密相连。
林雪不由自主地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徐航的手。两人的手心都有些微微汗湿,那是激动与自豪使然。她侧过头,靠近徐航耳边,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仿佛怕惊扰了这份庄严的等待:
“徐航,你还记得吗?”她的目光有些迷离,仿佛穿越了十年的时光,“十年前,六十周年阅兵,我们还在美国,挤在留学生公寓那台小小的笔记本电脑前,看着模糊的网络直播……”
徐航紧紧回握了一下她的手,眼神深邃,点了点头:“记得。当时信号还断断续续的,大家看得心急如焚。看到咱们的歼-10飞过天安门,整个屋子都沸腾了,好几个男生都哭了。”
那是混杂着自豪、思念与一丝难以名状酸楚的复杂情感。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为身处异国他乡而思念,也为未能亲临现场、未能与同胞们共同呼吸那盛典的空气而感到些许遗憾。
“那时候就在想,”林雪的声音坚定起来,带着恍若隔世般的感慨,“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回去,站在自己的土地上,亲眼看看这一切?甚至……能为这一切,贡献自己一点点微薄的力量?”
十年弹指一挥间。他们回来了,带着学成的知识,带着报效祖国的赤诚。他们经历了实验室里无数个不眠之夜,经历了技术攻关的迷茫与突破,见证了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也亲身参与了从智慧交通到环保监测的诸多变革。
“今天,”林雪深吸一口气,望着长安街上那无声的钢铁长城,望着天安门城楼上那即将见证历史的方位,一字一句地说,“我们不仅回来了,我们还站在了这里。”
这句话,轻飘飘的,却重逾千钧。它承载着一代海外学子的归国梦,承载着科技工作者的报国心,更是一个古老民族在历经磨难后,重新汇聚天下英才、迈向伟大复兴的生动注脚。
就在他们不远处,同样身着正装、神情激动的林向洋和陈静,也在翘首以盼。作为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林向洋同样收到了观礼邀请。与林雪徐航的科技工作者视角不同,他此刻心中澎湃的,是另一种家国情怀。
他看着眼前这强大的国防力量,想起了哥哥林卫东在西北戈壁的默默坚守,想起了自己企业转型过程中对国家政策的深切体会。他从一个外贸商人,历经金融危机阵痛,到如今努力拥抱绿色经济、探索新能源领域,每一步都离不开国家发展提供的机遇和舞台。能站在这里,他感到的是一种被认可的荣耀,更是一种“国家好,企业才能好”的深切共鸣。他紧紧握着陈静的手,低声说:“静静,你看,这就是咱们的底气!”陈静用力点头,眼眶有些湿润,作为妻子,她深知丈夫一路走来的不易,也更懂得此刻这份荣耀的珍贵。
观礼台上,来自全国各条战线、各个民族的代表们,脸上都洋溢着同样的激动与自豪。他们中有身穿工装的劳动模范,有身着民族盛装的少数民族同胞,有白发苍苍的老英雄,也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志愿者。不同的人生轨迹,在此刻交汇于同一个焦点,共同构成了一幅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庆华诞的壮丽画卷。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东方的天际越来越亮,金色的阳光即将普照大地。广场上的气氛也越来越热烈,背景音乐循环播放着激昂的爱国旋律,人群开始有组织地演练欢呼和口号。
林雪、徐航、林向洋、陈静,以及所有观礼嘉宾,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梁,整理了一下衣冠,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天安门城楼的方向。心脏,在胸腔里如同擂鼓般跳动,与这片土地、这个国家、这个伟大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
等待,庄严的等待。等待着那一声宣告庆典开始的号令,等待着那支代表国家意志、展示强军风采的威武之师,以排山倒海之势,踏过这条承载着历史与未来的长街,向世界宣告一个东方大国的自信与从容。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江奔流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