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夜空,被绚烂的烟花和无数闪烁的屏幕点亮,白日里那雷霆万钧的轰鸣与排山倒海的欢呼,已渐渐沉淀为一种弥漫在空气里的、温热而持久的亢奋。长安街上的洪流已然散去,但奔涌的情感,却在这座古老都城的血脉里,找到了新的通路。
林雪和徐航随着观礼的人流,缓慢地行走在灯火辉煌的街道上。身体的疲惫被精神的极度亢奋所压制,他们依然沉浸在那种与国同庆、与有荣焉的巨大幸福感中。周围的每一个人,无论相识与否,脸上都带着相似的笑容,眼神交汇时,无需言语,便能读懂彼此心中那份共享的激动与自豪。
“真想现在就给家里打个电话。”林雪忍不住说道,声音里还带着一丝未平复的颤音。她迫不及待地想分享,想倾听,想确认这份席卷了她的情感浪潮,是否也同样冲击着她远在各方的亲人。
徐航理解地揽住她的肩膀,感受着她微微的颤抖,点头道:“打吧,现在正好。大家应该都看完了,肯定有一肚子话想说。”
林雪停下脚步,就在这熙攘的人行道旁,背后是璀璨的国家大剧院和波光粼粼的人工湖。她深吸一口带着深秋凉意和节日余温的空气,从包里拿出了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她略过了单个的联系人,直接点开了那个有着一棵松树图案的、名为“林家大树”的微信群,然后,毫不犹豫地发起了群组视频通话的请求。
“嘟…嘟…”
等待音响起,每一声都敲击在心坎上。林雪下意识地握紧了徐航的手,仿佛在汲取力量。
第一个接通的是母亲周文瑾。画面晃动了一下,稳定下来,出现了江城家中熟悉的客厅背景,以及母亲那张慈祥而激动未褪的脸庞。保姆小杨的身影在镜头外一闪而过。
“妈!”林雪的声音瞬间拔高,带着显而易见的雀跃,“您看了吗?都看到了吗?”
“看了,看了!从头看到尾,一分钟都没落下!”周文瑾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比平日里更显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好啊,真好!小雪,你们在现场……好不好?人多不多?冷不冷?” 老人的关切一如既往,但在这种时刻,更显得格外温暖。
几乎就在同时,另外两个画面几乎同时挤入了屏幕。
左上角,是林卫东和赵庆兰。背景是西北基地礼堂的休息室,略显简朴,但两人都穿着整齐,林卫东甚至罕见地打着领带,赵庆兰的眼角还有些泛红。
右上角,则是林向洋和陈静。他们似乎还在北京某个观礼点附近的酒店房间里,身后是巨大的落地窗,隐约可见窗外城市的璀璨灯火。林向洋脸色潮红,显然情绪依旧高涨,陈静则温柔地靠在他身边。
“大哥!大嫂!”
“叔叔!婶婶!”
林雪连忙打招呼,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发紧。
屏幕里也立刻传来七嘴八舌的回应:
“小雪,徐航,你们还在外面?注意安全!” 这是赵庆兰带着关切的声音。
“看了!太震撼了!我们在现场,这感觉,一辈子忘不了!” 这是林向洋洪亮的嗓音。
林卫东没有立刻说话,他只是看着屏幕里的妹妹和妹夫,重重地点了点头,嘴角牵动,露出一个极其少见的、饱含复杂情绪的笑容。那笑容里,有欣慰,有自豪,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如释重负。
就在这时,最后一个画面切入进来,是林帆。他似乎是在大学宿舍的阳台上,背景是校园的夜景和远处依稀的庆祝横幅,脸上还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未加掩饰的兴奋红晕。
“姐!姐夫!爸,妈,叔叔,婶婶,奶奶!你们都在线啊!” 林帆的声音清脆,带着显而易见的激动,“太牛了!我们学校礼堂都快炸了!”
一时间,小小的手机屏幕上,六个分画面挤得满满当当,来自北京、江城、西北基地、南方城市、大学校园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显得有些嘈杂,却充满了鲜活而生动的烟火气。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千山万水的家庭大团聚,科技的便利,在这一刻将国家的宏大荣耀与家庭的微观情感完美地连接在了一起。
“妈,您身体还好吧?看了这么久电视,累不累?” 林雪首先关心母亲。
“不累,不累,心里高兴,一点都不累。”周文瑾连连摆手,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光彩,“看到国家现在这个样子,我心里……踏实。”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屏幕上的每一个儿女,“你们都好好的,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国家这么好,我就更踏实了。”
话题迅速转向了刚刚结束的盛典。
“哥,你们在基地也组织看了吧?”林雪看向林卫东。
“嗯。”林卫东言简意赅,但眼神极其明亮,他似乎斟酌了一下词语,才用一种异常沉稳,却又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的声音说道:“看到了。看到国家这么强大,看到那些装备……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这句话,从他这个一向内敛、沉默寡言的国防科技工作者口中说出,带着一种磐石般的重量。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昂的声调,但屏幕内外的所有人,都在瞬间理解了他话语背后所代表的——那无数个戈壁滩上的日日夜夜,那与家人长期的分离,那攻克技术难关的艰辛,那隐姓埋名的奉献……所有的一切,在见证国家强大、见证心血结晶驶过天安门的那一刻,都得到了最高的回报和慰藉。赵庆兰在一旁默默地点了点头,伸手轻轻握住了丈夫的手臂,一切尽在不言中。
“是啊!值!太值了!”林向洋接过话头,他的情绪表达则外放得多,声音洪亮,带着企业家特有的敏锐与激情,“我在现场,看着那队伍,那装备,那精气神!这不光是展示肌肉,这是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信心、我们的市场、我们的发展潜力!有这么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有这么稳定的环境,我们企业家还有什么好怕的?”他用力一挥手臂,仿佛在描绘一幅宏伟的蓝图,“我们要把企业办得更好!更高质量发展,吸纳更多就业,研发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为国家经济出力!这就是我们这代企业家的责任和机遇!” 陈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支持与认同。
“向洋说得对。”林雪深吸一口气,接上了话茬,她的目光扫过屏幕上每一位亲人,最终与身旁的徐航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坚定,“国家展示了强大的现在,但未来的竞争,尤其是科技领域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今天看到的北斗、嫦娥、超算,只是我们过去努力的成果展示。前沿科技的迭代速度太快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 她的语气变得严肃而充满使命感,“我和徐航回去之后,要立刻投入到新的课题中。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们要继续努力,要让我们在下一个里程碑时,能有更多引领世界的、硬核的科技成果拿出来!这是我们这代科研人员的使命。”
徐航在一旁沉稳地补充道:“没错。基础研究要坐得住冷板凳,应用技术要跟得上市场需求。这根科技创新的接力棒,我们得接稳了,还要跑出加速度。”
长辈们的话语,如同一声声沉重的鼓点,敲击在林帆的心上。他听着大伯那句沉甸甸的“值了”,仿佛看到了戈壁风沙中那双坚定的眼睛;听着叔叔那充满豪情的“把企业办得更好”,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担当;听着姐姐和姐夫那充满紧迫感的“继续努力”,体会到了科技前沿竞争的激烈与残酷。
一种无形的、却无比强大的压力与动力,混合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家族荣誉感和责任感,在他年轻的心胸中激荡。他不再是那个可以只关心考试成绩、社团活动、未来薪酬的懵懂少年了。他站在父辈、兄长们用青春和奋斗搭建起的高台上,看到了更广阔的风景,也意识到了自己必须承担起来的重量。
屏幕里,家人们的话题还在继续,分享着各自所在地的庆祝花絮,询问着彼此的近况,欢声笑语不断。
林帆却微微抿紧了嘴唇,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在话题稍作停歇的间隙,用一种与他平日跳脱风格迥异的、异常郑重的语气开口了:
“奶奶,爸,妈,叔叔,婶婶,姐,姐夫……”他依次叫过每一位亲人,然后将目光直视着镜头,仿佛要通过这小小的屏幕,向整个家族做出某种承诺,“你们说的,我都听到了,也都记在心里了。”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眼神清澈而认真。
“以前,我可能没想那么多,总觉得未来还远,选择很多,有点……有点迷茫。”他坦诚地说道,“但是今天,看了阅兵和游行,听了你们刚才的话,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
“我会好好想想,我该做些什么。不会辜负这个时代,也不会辜负咱们家。”
这简短的几句话,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具体规划,却让屏幕那头的所有长辈,都瞬间安静了下来。
周文瑾老人看着孙子突然变得成熟起来的面庞,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至极的光芒,轻轻点了点头。
林卫东和赵庆兰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与期待。
林向洋挑了挑眉,嘴角露出了欣赏的笑意。
林雪和徐航则相视一笑,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同样在寻找人生方向的自己。
一次阅兵,一场盛典,一次跨越空间的家庭视频通话。没有刻意的说教,没有沉重的嘱托,但在那共享的荣耀与激动之中,一种无形的、却无比坚韧的东西,完成了从老一辈到中生代,再到年轻一代的传递。
那是责任,是使命,是“国家好,家庭才能好”的朴素信念,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的清醒认知。
这是一次无声却有力、自然而然的时代精神接力。
通话在互道珍重和约定不久后再联系中结束。屏幕暗了下去,但激荡在每个人心中的波澜,却远未平息。它正蓄积着力量,等待着在新的起点上,转化为各自领域内更加坚实的步伐。
对林帆而言,这场家庭的“线上聚会”,更像是一次成人礼,一次思想的启航。他放下手机,望向宿舍窗外依旧热闹的校园,心中那份“好好想想”的念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紧迫。他需要行动,需要去寻找那个属于他的、能将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的答案。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江奔流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