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的严冬,北风卷着雪花呼啸而过。在中央医疗站深处一间戒备森严的密室内,空气却凝重得仿佛凝固了一般。林闻溪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形图前,手指缓缓划过一条蜿蜒的路线,最终停留在一个被红色圆圈标注的地点。
“这就是‘鹰巢’,”他的声音在密闭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日军最新建立的生物武器研发中心,也是‘phoenix’项目的主要基地。”
围坐在桌边的每个人都神色凝重。傅连暲、伊万诺夫、顾静昭,以及几位军方代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地图上那个致命的地点。
三天前,通过多方情报证实,这个位于中蒙边境深山中的基地,正在研发一种足以改变战争格局的新型生物武器。与之前的不同,这种武器能够通过水源和空气双重传播,具有更长的潜伏期和更强的隐蔽性。
“根据情报,他们计划在明年春天大规模使用这种武器。”林闻溪继续道,“目标是主要河流和季风路径,预计影响范围将覆盖大半个中国。”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我们必须摧毁这个基地。”傅连暲斩钉截铁地说,“但常规军事行动几乎不可能。那里地势险要,防守严密,而且...”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且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储存的病原体泄漏,造成灾难性后果。”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一支特别行动队——不仅要摧毁基地,还要确保安全处理所有的生物制剂和实验材料。
“行动队需要医疗和生物专家随行。”一位军方代表说,“这就需要你们的协助,林所长。”
林闻溪毫不犹豫:“我亲自带队。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些生物制剂的特性。”
“太危险了!”顾静昭脱口而出,“你是我们最重要的专家,不能冒这个险。”
“正因为我是最了解的,才必须去。”林闻溪语气坚定,“判断哪些需要销毁,哪些可以带回研究,这些决定关系万千生命,不能假手他人。”
会议最终决定:组建一支特别行动队,由林闻溪担任技术指挥,军事行动由经验丰富的侦察营长老王负责。任务是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潜入“鹰巢”基地,获取关键技术和样本,然后彻底摧毁设施。
筹备工作立即展开,分为多个小组同步进行:
情报组负责详细侦察基地布局、守备情况、换班时间等;技术组研发特殊的防护装备和样本采集工具;医疗组准备应急救治方案和隔离措施;行动组则进行高强度针对性训练。
林闻溪亲自领导技术组的准备工作。基于前期的研究成果,他们设计了一套全新的防护装备。
“常规防化服太重,不适合长途行军和潜入作战。”林闻溪指着设计图,“我们采用了多层织物复合设计,外层防水防刺,中间层是活性炭和特殊吸附材料,内层舒适透气。”
更创新的是面罩设计:采用特制镜片,既能防护又能保证视野;呼吸器使用可更换滤芯,能有效过滤生物气溶胶。
“最重要的是样本采集和保存装备。”林闻溪展示着一套精巧的工具,“全部采用密闭设计,防止任何可能的泄漏。”
与此同时,医疗组在顾静昭带领下,制定了详细的医疗保障方案。
“我们研发了快速检测试纸,能在五分钟内判断是否暴露。”顾静昭演示着使用方法,“还准备了应急预防药包,内含高浓度延胡索碱和其他解毒剂。”
最困难的是运输和保存方案。样本需要低温保存,但在敌后行动中无法使用常规冷藏设备。
“利用北方严寒的天然条件,”林闻溪想出了解决方案,“设计保温但不隔冷的容器,让样本自然冷冻但不会变质。”
行动组的训练同样严格。老王从侦察营中挑选了最优秀的二十名战士,进行特殊训练:穿着防护装备行动、使用新式装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穿着防护装备的情况下保持隐蔽和敏捷。”老王报告说,“我们已经调整了训练方法,重点训练小队配合和无声行动。”
情报工作也取得了进展。通过多方渠道,他们获得了基地的详细布局图,甚至包括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图纸。
“看这里,”情报组长指着图纸上的一个点,“这是污水处理站,可能是最薄弱环节。如果能从这里潜入...”
但风险也很高:污水处理站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病原体的废水,是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林闻溪沉思片刻:“从这里潜入确实最隐蔽,但需要最高级别的防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过渡消毒舱,在进入主基地前进行彻底消毒。”
于是,又一个创新设计诞生了:可折叠充气式消毒舱,能容纳两人同时进行喷雾消毒和防护服表面去污。
两周后,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行动队进行了多次模拟演练,从潜入到撤离的每个环节都反复打磨。
然而,就在行动前三天,一个意外情况打乱了所有计划:情报显示,基地即将完成第一批新型制剂的生产,时间提前了整整一个月!
“我们必须立即行动!”林闻溪在紧急会议上说,“一旦他们开始批量生产,风险将成倍增加。”
经过激烈讨论,决定将行动提前。这意味着某些准备工作不得不简化,增加了行动的风险。
行动前夜,林闻溪独自在实验室里做最后检查。顾静昭悄悄走进来,眼中满是担忧。
“一定要回来。”她轻声说,递过一个护身符,“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保平安。”
林闻溪接过护身符,紧紧握住她的手:“放心,为了你,为了所有人,我一定会回来。”
他打开保险柜,取出几份文件:“这些是所有的研究资料和后续计划。如果...如果我没能回来,就交给傅主任和你继续完成。”
顾静昭泪水盈眶,却坚强地点头:“不会有这个如果的。”
第二天凌晨,特别行动队整装待发。每人穿着特制的防护服,携带必要的装备和武器。为了避免引起注意,他们分成三个小组,从不同路线向目标区域进发。
林闻溪所在的主小组有最艰巨的任务:潜入基地核心区域,获取样本和资料。另外两个小组分别负责制造佯攻和接应撤离。
离别时刻,傅连暲紧紧握住林闻溪和老王的手:“党和人民期待你们的胜利。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平安归来!”
风雪中,行动队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黑暗中。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未知的危险和难以预料的挑战。
但每个人心中都明白:这场行动关乎无数人的生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在延安,顾静昭和其他留守人员成立了应急指挥中心,二十四小时值守,随时准备接应和支援。
特别行动已经开始,每一步都关乎成败,每一刻都充满危险。而在遥远的中蒙边境,一场关乎人类命运的较量正在悄然展开......
《针途》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针途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