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帐的烛火比往日亮了三倍,十二根粗壮的牛油烛将整个帐内照得如同白昼。天宇亲手将一幅丈余宽的天下舆图铺开在案上,图上用墨笔清晰标注着山川、河流、关隘与城郭,关中的平原与中原的丘陵在烛光下泾渭分明,仿佛能听见地图深处流淌的河声与呼啸的风声。
帐下肃立着二十余名核心将领,韩信、赵信、李敢等皆在其列,甲胄上的铜扣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生怕惊扰了这决定天下走向的时刻。
“诸位,”天宇的声音沉稳如钟,指尖先落在舆图西侧的“关中”二字上,指腹摩挲着那片被渭水滋养的平原,“刘邦虽逃入汉中,但关中仍有其残余势力盘据。章邯守咸阳,司马欣据栎阳,董翳屯高陵,此三人虽非心腹,却各拥兵马,若不尽快拔除,必成后患。”
他顿了顿,将目光转向东侧的中原腹地:“而中原各州郡,自秦末大乱后便各自为战,或降或叛,百姓流离失所。如今刘邦主力溃败,正是收复失地、安抚民生的良机。”
说着,他取过一支朱砂笔,从函谷关往东南划了一道弧线,直抵大梁城:“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定下双线作战之策——一路西征关中,荡平残敌;一路东进中原,收复失地。两线齐发,互为犄角,半年之内,务必会师洛阳!”
帐内响起一阵低低的抽气声,将领们眼中皆闪过激动之色。双线作战风险极高,但若能成功,便意味着天下已得其半,这等气魄与谋略,非寻常主帅能及。
“西征关中一路,”天宇看向韩信,目光中带着全然的信任,“由淮阴侯总领,率三万精锐,其中骑兵一万,步兵两万,配以工匠营与粮草队,沿渭水河谷推进。首攻栎阳,再取高陵,最后合围咸阳。记住,章邯老奸巨猾,不可轻敌,若遇坚城,可围而不攻,断其粮道,待其自溃。”
韩信出列抱拳,玄甲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末将领命!定不负主公所托,三月之内,必献关中地图于帐下!”他顿了顿,补充道,“只是关中百姓久经战乱,末将请求携带文吏与医官同行,攻城之后,即刻安抚民生,恢复秩序。”
“准。”天宇颔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关中乃天府之国,百姓是根本,若伤及民生,即便拿下城池,也得不偿失。”
接着,他将朱砂笔转向东侧:“东进中原一路,由赵信为先锋,李敢为副将,率两万步骑,沿黄河以南推进,先取陈留,再克睢阳,最后直抵大梁。沿途各州郡,凡愿降者,保留其官吏,只需纳粮归顺;若负隅顽抗,便以雷霆手段荡平,但切记,不可屠城,不可劫掠百姓。”
赵信与李敢同时出列,单膝跪地:“末将等必严守军纪,收复中原,安抚万民!”
李敢性子最急,忍不住抬头问道:“主公,那洛阳会师之后,是否便要……”他没说下去,但眼中的渴望不言而喻——那是直指天下统一的雄心。
天宇看着他,又扫过帐内诸将,缓缓道:“会师洛阳,只是第一步。天下未定,战乱未止,百姓未安,我辈肩上的担子,还重得很。”他取过两卷早已备好的军令,上面详细标注着两军的兵力配比、粮草分配、行军路线与每日行程,甚至连遇到暴雨如何扎营、遭遇伏击如何应对都一一列明。
“这是行军细则,”天宇将军令分别递给韩信与赵信,“每五日派人互传消息,遇重大变故可自行决断,但需事后报备。”他看向负责后勤的校尉,“粮草需分拨清楚,西征军携带三月粮草,东进军因沿途可就地补给,携带一月便可,但要备足盐铁与药材。”
“诺!”校尉连忙应声,捧着账簿的手微微颤抖——这等周密的部署,连他这管了十年粮草的老兵都自愧不如。
会议持续到深夜,将领们依次领命离去,帐内渐渐空旷,只剩下天宇与参军。参军收拾着散落的竹简,忍不住问道:“主公,双线作战风险不小,若其中一路遇挫,恐牵动全局……”
天宇走到帐外,望着天边的弦月,月光洒在他的锦袍上,泛起一层清辉。“风险与机遇并存,”他轻声道,“刘邦虽败,但其根基在汉中,若给了他喘息之机,联合关中残部反扑,届时更难收拾。中原各州郡则如一盘散沙,此刻不取,必为他人所得。”
他回头看向帐内那幅巨大的舆图,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更重要的是,百姓等不起了。秦末至今,战乱已十年,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土地荒芜。早一日平定天下,便能早一日让他们回家种地,让孩子上学堂。”
参军望着主公的背影,突然明白了这双线作战的深意——不仅是为了争夺天下,更是为了终结这无休止的战乱。
次日清晨,校场上旌旗猎猎。西征军与东进军分列两侧,士兵们铠甲鲜明,兵器锃亮,战马嘶鸣着刨着蹄子,却无一人喧哗。韩信与赵信并辔立于阵前,接过天宇亲授的令旗与兵符。
“此去,当以民为天,以军为锋,”天宇的声音传遍校场,“军纪如铁,扰民者斩;战功如山,奋勇者赏!我在洛阳,等诸位凯旋!”
“遵主公令!”三万将士齐声呐喊,声浪直冲云霄,惊得天空的雁阵都改变了方向。
随着两声清脆的号角,西征军率先拔营,玄色的洪流沿着渭水河谷向西而去,扬起的尘土与晨光交映,像一条通往希望的大道。半个时辰后,东进军也踏上了征途,骑兵的铁蹄踏过中原的沃土,留下深深的印记,仿佛在宣告着和平的临近。
天宇站在高台上,目送着两支部队远去,直到身影消失在地平线。他知道,这场双线作战注定不会平坦,关中的坚城、中原的变数,都可能成为阻碍。但他更相信,那些渴望和平的百姓,那些奋勇向前的将士,终将让这把剑劈开混沌,让天下重归安宁。
帐内的舆图上,两道朱砂线正随着军队的推进不断延伸,一条指向关中的平原,一条通向中原的腹地,最终将在洛阳交汇,编织出一幅统一的画卷。而这幅画卷的底色,是百姓的安宁,是将士的鲜血,是一个崭新王朝的黎明。
喜欢秦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秦末龙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