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已开。寂灭……归来。”
那宏大的、冰冷的声音如同潮水般退去,却在其后留下了死一般的寂静,以及一种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生灵心头的无形重负。
希望要塞,或者说曾经的希望之基,此刻已是一片狼藉。地面以那个新出现的、深不见底的巨大窟窿为中心,蛛网般的裂痕蔓延至整个遗迹的每一个角落。原本闪烁着微光的古老符文彻底黯淡、破碎,失去了所有神异。穹顶破损严重,透过裂口能看到外界血色荒原的天空——那肆虐了不知多久的噬魂风暴已然消散,但天空并未恢复清明,反而呈现出一种病态的、仿佛被污血浸透的暗红色,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寂灭与死亡气息,比风暴前更甚。
废墟之上,烟尘尚未完全落定。
林墨悬浮在半空,周身缭绕的混沌气息缓缓平复,眸中那一点因吞噬寂灭核心而残留的极致黑暗也深深隐去。他缓缓降落,脚踏在布满裂纹的地面上,发出一声轻响,在这片死寂中显得格外清晰。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那个巨大的窟窿——归墟之扉的入口。那里黑沉沉一片,目光和神念探入,都如同石沉大海,只能感受到一股冰冷、死寂、仿佛能吞噬一切希望的能量如同呼吸般缓缓脉动。门户并未完全实体化,只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的虚影,但仅仅是其散发出的气息,就足以让任何生灵望而却步。
紧接着,他看向悬浮在不远处的墨尘。
此时的墨尘,周身那冲突的银红光芒已经减弱了许多,但并未完全消失,如同余烬般在他体表明灭。他双眼中的异象也淡化了,银眸与红瞳恢复了正常的黑白之色,只是那瞳孔深处,似乎还残留着一丝非人的冰冷与混乱。他不再散发那种危险的能量场,而是缓缓落地,脚步有些虚浮,脸上带着一种极致的疲惫与茫然,仿佛刚刚从一场漫长而恐怖的梦魇中挣脱。
他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又抬头望向林墨,嘴唇翕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却最终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眼神复杂地低下了头。
“墨尘?”星萤试探性地叫了一声,操控着几个微型探测器谨慎地靠近。
墨尘身体微微一颤,没有回应,只是将头埋得更低。
林墨心中了然。墨尘醒了,或者说,那个占据他身体的“意识”暂时退去了,但显然,刚才发生的一切并非与他无关,那“钥匙”的身份以及体内潜藏的力量,已经成为了他无法摆脱的一部分。
“清点伤亡,加固防御!”林墨收回目光,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沉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的命令将众人从那种劫后余生却又面对更大恐怖的茫然中拉了回来。
石昊抹去嘴角的血迹,深吸一口气,开始组织还能活动的骸骨士兵清理废墟,搜寻被掩埋者。云无痕则强提剑气,巡视四周,警惕着可能从窟窿或外界而来的新的威胁。
损失很快统计出来。
骸骨王朝方面,有三名低阶将领在最后的能量冲击和地面塌陷中魂火彻底熄灭,骨架崩碎。超过二十名骸骨士兵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部分魂火微弱,需要时间凝聚。它们带来的那些铭刻着亡灵符文的战争器械,也有大半在之前的防御和塌陷中损毁。
人类这边,石昊和云无痕都受了不轻的内伤,神力消耗巨大,需要立刻调息。星萤因为一直处于保护核心,且主要依靠科技设备,本身伤势最轻,但她携带的部分精密仪器在刚才剧烈的能量干扰和震动中出现了故障。林墨自己,虽然凭借混沌本源和噬星神体的强悍吞噬了寂灭核心,但过程凶险无比,神魂和经脉都承受了巨大负荷,只是暂时被他强行压下。
最大的损失,是希望要塞本身的防御体系。上古遗留的符文阵法基本被毁,遗迹结构严重受损,那个巨大的窟窿更是直接将他们暴露在了“归墟之扉”的威胁之下。
“必须立刻封锁那个洞口!”一位魂火摇曳的骸骨将军,指着那深不见底的窟窿,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嘶哑和难以掩饰的惊惧,“那后面的气息……让我等源自本能的战栗!”
如何封锁?普通的土石掩埋显然毫无意义。那弥漫出的寂灭气息足以侵蚀一切。
林墨走到窟窿边缘,低头凝视着那片深邃的黑暗。他伸出手,一缕精纯的混沌神力试探性地向下延伸。
“嗤!”
如同烧红的烙铁放入冰水,混沌神力与下方的寂灭气息剧烈冲突,相互湮灭,发出细微的爆鸣。混沌神力虽然层次更高,但下方的寂灭气息总量仿佛无穷无尽,他这一缕神力如同泥牛入海,很快便被消磨殆尽。
“不行,”林墨摇头,脸色凝重,“下面的寂灭能量过于磅礴,我的力量不足以长时间封堵。强行封印,只会持续消耗我们本就不多的力量。”
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残破的遗迹和疲惫的众人:“我们封不住它,但可以……隔绝它,并加固我们自身的立足之地。”
接下来的时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修复与重建。
在林墨的指挥下,所有能动的人(和亡灵)都行动了起来。
石昊凭借强横的肉身和土系法则的粗浅运用,带领骸骨士兵们将遗迹周围巨大的碎石清理、搬运,堆砌在窟窿的周围,形成了一圈厚实的环形工事,虽然不能封堵气息,但至少能防止有人或物意外坠入,也提供了一个防御阵地。
云无痕则与几位精通亡灵符文的老兵一起,以剑为笔,在环形工事的内壁以及遗迹残存的关键承重结构上,铭刻下简单的防御和加固符文。他的剑气锋锐,刻画出的符文带着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剑意,与亡灵符文的阴冷坚韧相结合,竟产生了一种奇妙的互补效果,使得新构筑的防御工事平添了几分韧性。
星萤成为了最忙碌的人。她穿梭在废墟间,回收尚能使用的零件,修复受损的探测器,并在遗迹几个制高点重新部署了能量监测和警戒装置。她的科技设备在这种环境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起了一套覆盖残余要塞的能量感应网络,任何从窟窿或外界接近的强大能量体都难以遁形。
而林墨,则承担了最核心也最艰难的任务——布设隔绝结界。
他来到那环形工事的上方,凌空盘坐。双手虚引,体内混沌本源缓缓流转,这一次,他并非调动其毁灭性或吞噬性,而是极力激发其“包容”、“化生”的一面。同时,他将在风暴之眼中吞噬、解析的那一缕寂灭本源碎片的感悟,也融入了其中。
他要布置的,并非硬碰硬的封印,而是一个“缓冲层”。
只见他指尖流淌出灰蒙蒙的混沌气流,这些气流不再狂暴,反而带着一种中正平和、演化万物的韵味。它们如同织布的经纬,在空中交织,缓缓向下覆盖,最终形成了一张薄如蝉翼、却覆盖了整个窟窿口巨大区域的混沌光膜。
光膜之上,混沌气息缓缓流转,时而演化出地水火风,时而归于虚无。当窟窿下方那冰冷的寂灭气息试图向上侵蚀时,触碰到这层光膜,并未发生剧烈的冲突,而是如同陷入了粘稠的泥沼,其侵蚀的速度被极大地减缓,并且一部分寂灭气息竟被光膜中蕴含的混沌道韵缓缓同化、分解,虽然速度很慢,却有效地形成了一层动态的平衡屏障。
这不是封印,更像是一个“过滤器”或者说“减速带”。
完成这一切,林墨额头也微微见汗,显然消耗不小。但他看着那虽然依旧存在,却已被暂时控制住威胁的窟窿,心中稍稍安定。
在整个修复过程中,人类与骸骨亡灵之间的协作,出现了一种微妙而积极的变化。
不再是最初那种泾渭分明、带着警惕与审视的“临时合作”。当石昊扛起巨大的石块时,会有骸骨士兵默默上前协助搬运;当云无痕刻画符文需要稳定能量节点时,一位骸骨法师会主动提供阴冷的亡灵之力作为辅助;当星萤需要在高处部署设备时,身形高大的骸骨将领会小心地托举她上去。
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只有在这种共同抵御天灾、重建家园(哪怕是临时的)的过程中,一种基于共同经历生死考验的信任,在无声地建立、巩固。
一位魂火恢复了些许明亮的骸骨将军,走到林墨面前,下颌骨开合,发出低沉的声音:“人类……林墨。你们的实力与担当,赢得了骸骨王朝‘碎岩部族’的尊重。此次盟约,我部族认可了。”
这简单的一句话,代表着一种质的飞跃。从基于利益的“临时合作者”,到了初步获得认可的“盟友”。
残阳如血,将血色荒原和这片更加残破的遗迹染上了一层凄艳的色彩。
初步的修复工作告一段落。环形工事矗立,混沌光膜在窟窿口微微荡漾,简陋但有效的警戒网络已经重新建立。疲惫的战士们(无论是血肉还是骸骨)都在抓紧时间休息、疗伤。
气氛依旧凝重,因为每个人都清楚,那个窟窿,那扇“归墟之扉”的威胁并未解除,只是被暂时延缓。而墨尘的异常,更是悬在众人心头的一根刺。
林墨、石昊、云无痕、星萤,以及几位骸骨部族的代表,聚集在远离窟窿的一处相对完整的断墙下。
墨尘也被带到了这里,他独自坐在一个角落,抱着膝盖,将脸埋起来,显得异常沉默和孤僻。
“接下来,怎么办?”石昊率先开口,声音沉闷,“那鬼东西就在下面,我们总不能一直在这里跟它耗着。”
云无痕擦拭着古剑,剑身映照出他凝重的脸:“门后的存在尚未真正现身,但其气息已如此恐怖。若其完全降临……”
星萤调出她刚刚整理的数据:“根据能量监测,窟窿下方的寂灭能量层级虽然被林墨的结界减缓了上升速度,但仍在缓慢而坚定地提升。按照这个趋势,结界最多只能维持三天到五天。而且,墨尘体内的能量反应与下方依旧存在微弱但持续的共鸣。”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角落里的墨尘,然后又看向林墨。
林墨沉默着,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上敲击。吞噬寂灭核心带来的感悟,让他对下方的威胁有了更直观的认知。那扇门后,连接的可能不仅仅是寂灭星墟,更可能是“终末庭”直接干预此界的通道。
就在他思索破局之策时,一直沉默的墨尘,忽然抬起了头。
他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茫然,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常的平静,只是那平静之下,仿佛压抑着惊涛骇浪。
他看向林墨,声音干涩而沙哑,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我知道……那扇门是什么。我也知道……‘钥匙’该怎么用。”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与决绝。
“但我们需要……真正的‘看守者’指引。而祂,就在下面。”
喜欢噬星主宰之九域帝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噬星主宰之九域帝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