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尘的话语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众人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我知道……那扇门是什么。我也知道……‘钥匙’该怎么用。”
“但我们需要……真正的‘看守者’指引。而祂,就在下面。”
寂静再次笼罩了断墙下的临时议事点。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墨尘身上,带着惊疑、审视,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进入那个刚刚稳定下来的、散发着归墟死气的窟窿?去寻找一个未知的“看守者”?这听起来更像是一场有去无回的献祭。
石昊眉头紧锁,率先打破沉默:“下面?小子,你说得轻巧!那下面的气息,多待一刻都觉得神魂要被冻僵,下去找什么看守者?谁知道那是不是另一个陷阱!”他性情耿直,对墨尘此前引发的异象仍心存芥蒂。
云无痕相对冷静,但眼神同样锐利:“墨尘,你如何能确定?你体内的力量……现在究竟是谁在主导?”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此时的墨尘,是那个与他们并肩作战的少年,还是被“秩序枷锁”与“混乱之源”控制的傀儡?
墨尘面对质疑,脸上掠过一丝痛苦,他用力攥紧拳头,指节发白,低声道:“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那些信息,就像……就像原本就刻在我脑子里,只是刚刚才想起来。关于门,关于钥匙,关于看守者……很模糊,但很真实。”他抬起头,目光恳切地看向林墨,“林大哥,我体内的力量很混乱,但我能感觉到,那个‘看守者’的存在,是稳定这一切的关键。祂在呼唤……不是呼唤我,是呼唤‘钥匙’。”
星萤调出之前记录的数据,补充道:“他体内的能量共鸣信号,确实是指向地下深处的一个特定坐标,与之前接收到的‘看守者’通讯波段有部分重叠。只是那个坐标……位于我们探测到的寂灭能量反应最强烈的区域边缘。”
风险与机遇并存。看守者可能掌握着控制“归墟之扉”的关键,但寻找看守者的路途,无疑九死一生。
林墨一直没有说话。他深邃的目光在墨尘脸上停留片刻,似乎要穿透他的躯壳,看清其灵魂深处交织的秩序与混乱。随后,他的视线转向那个被混沌光膜覆盖的窟窿,感受着其中传来的、即便被减缓却依旧令人心悸的脉动。
三五天。这是他布下的结界所能争取到的全部时间。
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他们要做出抉择,并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力量!足以在绝境中搏出一线生机的力量!
他吞噬了寂灭核心碎片,对寂灭之力有了初步理解;他身负噬星神体,拥有吞噬本源之能;他掌控混沌,乃万法之母;他历经战斗,见识过各种秩序与规则;他甚至因雪清瑶而对生命源泉的生机之力有着模糊的感知。
这些力量庞杂而强大,却如同散落的珍珠,缺乏一根将其贯穿的主线。面对门后可能存在的、超越想象的恐怖,他需要的不再是量的堆积,而是质的统合与升华。
“我们需要更多信息,也需要更强的力量。”林墨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在做出决定之前,我必须闭关一次。石昊,云兄,星萤,你们负责警戒,同时尽可能从遗迹残骸和骸骨盟友那里搜集更多关于此地、关于‘看守者’的古老信息。”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墨尘身上:“墨尘,你也试着静下心来,尽可能梳理你脑海中多出来的信息,任何细节都可能至关重要。在我出关之前,任何人不得靠近或探查那个窟窿。”
希望要塞残存的最深处,一间还算完整的石室被清理出来。这里距离那归墟之扉的窟窿最远,残留的上古符文也相对完整,能提供些许隔绝与宁静。
林墨盘膝坐在石室中央,双目微阖,呼吸逐渐变得悠长而缓慢。他并没有急于调动力量,而是首先将心神沉入体内,如同一名冷静的检视官,开始全面“内视”。
首先“看”到的,是那位于气海核心,缓缓旋转的混沌漩涡。它灰蒙蒙,不起眼,却仿佛蕴含着开天辟地之初的所有奥秘,是这一切力量的源头与根基。它包容一切,却也模糊一切,缺乏具体的指向性。
环绕着混沌漩涡的,是几股特性迥异、甚至相互冲突的能量流:
最活跃的,是那呈现暗金色、带着一股霸道掠夺意味的吞噬之力。它源自噬星神体,如同饥饿的凶兽,时刻散发着对一切本源的渴望。它强大,却充满野性,是力量,也是潜在的失控之源。
与之隐隐对抗的,是一股新生的、带着冰冷死寂与万物终结意韵的寂灭之力。它颜色深邃近黑,如同风暴之眼中吞噬的那枚核心碎片,安静地悬浮在一角,所过之处,连混沌气流都似乎变得凝滞、惰性。它代表着绝对的“无”,与代表“有”的吞噬之力形成鲜明对比。
而在意识深处,通过对规则、对剑意、对世间万法运行的理解,以及对墨尘身上“秩序枷锁”的观察,一丝对秩序之力的感悟如同纤细而坚韧的银线,贯穿识海。它代表着结构、规律与稳定,是构建一切的基础,却也显得刻板而缺乏变通。
最后,是一种微弱却无比坚韧的生机之力。它并非实质的能量,更像是一种烙印,源自对雪清瑶的牵挂,对生命源泉的追寻,颜色翠绿,充满活力,如同绝境中挣扎而出的小草,与那寂灭之力形成了宇宙两极般的对立。
混沌、吞噬、寂灭、秩序、生机。
五种力量,五种截然不同的道,在他体内构成了一个微小而混乱的“宇宙模型”。它们彼此独立,时而冲突,仅仅依靠混沌本源的包容性才勉强共存,但这种共存是脆弱且低效的。
“必须改变……”林墨在心中默念。
如何改变?强行融合?那无异于在体内引爆一场宇宙大爆炸,结果只能是自我毁灭。
他的心神完全沉浸在对混沌本源的理解之中。回想着构筑“混沌护盾”时的那种“包容与演化”,回想着初代圣皇与吞噬始祖在归墟海眼窃取本源创造噬星神体的传说,回想着宇宙星辰的生灭、秩序的建立与崩坏、生命的绽放与凋零……
一个构想,如同晨曦刺破黑暗,逐渐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
混沌,不应仅仅是力量的“仓库”或者“粘合剂”。它应该是……“母体”,是“土壤”,是“演化的舞台”!
以混沌为基,以其“包容”特性容纳所有力量,以其“演化”特性,让这些力量在其上按照某种更高的“规则”或“意志”运行、生克、互补!
这个“规则”或“意志”,就是他林墨自身的“道”!
心念一动,气海中央的混沌漩涡旋转速度开始加快。它不再是被动地容纳,而是主动地延伸出无数缕极其细微的混沌气流,如同植物的根系,又如同生命的神经网络,缓缓探向那四股衍生的力量。
首先接触的是最为霸道的吞噬之力。暗金色的能量本能地想要反抗、甚至反过来吞噬混沌气流。但林墨以无上意志压制其凶性,引导混沌气流并非去融合它,而是如同为其构筑“河道”与“堤坝”,将其狂暴的吞噬欲望约束、引导,使其力量变得可控,成为可以主动汲取外界本源、反哺自身的“利刃”。
接着是那新生的寂灭之力。深邃的黑色能量极其冰冷,带着终结一切的特性。混沌气流靠近时,都仿佛要被冻结、湮灭。林墨没有强行温暖它,而是以混沌的“空性”去贴合其“虚无”的本质,如同为这极致的“死”提供一个安放的“棺椁”,理解它,容纳它,并将其“终结”的意韵,演化为一式式杀伐之术的终极奥义,例如那“寂灭拳印”的威力,在此刻的理解下,开始发生质变。
然后是那贯穿识海的秩序银线。混沌气流缠绕而上,并非将其同化为混沌,而是以其为“骨架”,开始在体内构建一个更加稳定、高效的能量循环体系。秩序之力赋予了混沌演化出的万千变化以稳定的结构,使得力量运转不再散乱,如同为奔流的江河修筑了坚固的河床。
最后,是那最微弱却至关重要的生机烙印。翠绿的光芒在接触到混沌气流时,仿佛久旱逢甘霖,变得活跃起来。混沌以其“化生”之能,小心翼翼地滋养着这缕生机,使其不再是无根之萍,而是在混沌的土壤中扎下了微弱的根须,代表着即使在绝境中,也永不放弃的“生”之希望。
这是一个极其精妙且耗神的过程。林墨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这种宏观的构建与微观的调控之中。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身体微微颤抖,体表时而泛起暗金吞噬之光,时而笼罩漆黑寂灭之雾,时而有银色秩序符文流转,时而又有一抹翠绿生机闪现,最终,所有这些异象都被那深沉旋转的灰色混沌之气包容、统御。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数个时辰。
林墨缓缓睁开双眼。
石室内并无异象,但他整个人的气息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他像是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力量感外显。而现在,他更像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海洋,表面平静,内里却蕴含着无尽的可能与磅礴的力量。那种力量的“质感”变得更加内敛、凝实,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去除了杂质,留下了最本真的核心。
他心念微动,指尖一缕灰色气流浮现。这气流看似与之前的混沌神力无异,但若仔细感知,便能发现其中仿佛有暗金流光隐现(吞噬),有细微的黑色冰晶沉浮(寂灭),有银色的结构脉络支撑(秩序),甚至还有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温暖的生命气息流转(生机)。
它们不再是分散的个体,而是在混沌的统御下,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动态平衡的、拥有无限潜力的……本源体系!
他成功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虽然距离完全融会贯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方向已经明确,框架已经搭建。
力量的增长带来的是更强的自信,以及对危机更敏锐的感知。
他清晰地感觉到,布设在窟窿口的那个混沌结界,其承受的压力正在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增加!下方那扇“归墟之扉”的虚影,似乎正在变得更加凝实!
而与此同时,一股微弱却带着明确指向性的“呼唤”,穿透了层层阻隔,并非作用于耳朵,而是直接回荡在他的心湖深处。那呼唤带着一种古老的沧桑与急迫,与墨尘描述的“看守者”的呼唤隐隐吻合,但似乎……又多了一些别的意味。
林墨站起身,推开石室的门。
门外,星萤似乎正要找他,脸上带着一丝焦急。
“林墨,你出来的正好。能量监测显示,结界衰减速度加快,可能支撑不到三天了!另外……”她顿了顿,指向墨尘所在的方向,“墨尘的状态有点不对劲,他从半个时辰前就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一直盯着窟窿的方向,嘴里反复念叨着……”
“祂在催促……时间不多了……”
林墨目光一凝,看向远处那个被环形工事围起来的巨大窟窿,仿佛能穿透那层混沌光膜,看到其下汹涌的黑暗。
“催促的,恐怕不只是‘看守者’。”
他低声自语,眼中混沌之气流转,仿佛看到了那扇门后,有无形的阴影正在躁动。
喜欢噬星主宰之九域帝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噬星主宰之九域帝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