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频道另一端,军统“净化派”那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在短暂的沉默后,给出了一个看似妥协的回应:“…可以。医疗支援将在三分钟内,通过你们所在区域的特定能量频段,尝试进行远程生命体征稳定。但这需要你保持通讯畅通,并配合进行必要的生物信息校准。”
几乎在这声音落下的同时,李琟终端上阿诚那加密的二次警告也灼烧着他的意识:【小心校准。】
信任已然彻底粉碎。所谓的“援助”更像是一把涂着蜜糖的匕首,而“校准”无疑是刀锋最致命的部分。李琟的视线扫过地上气息奄奄的夜枭,又掠过手中那枚承载着希望与毁灭的坐标芯片,最后定格在头顶那片缓缓旋转的、瑰丽而致命的星图上。
依赖军统的支援无异于将脖颈主动伸入绞索。他们必须自救,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从这片星空中找到另一条生路,至少,要找到稳定夜枭伤势的方法!
“校准可以,”李琟对着通讯器,声音不带任何波澜,刻意营造出一种被迫屈从的假象,“但我需要时间准备接收设备,并且,这里的能量环境很不稳定,可能会干扰校准信号。给我十分钟。”
他不等对方回应,便迅速降低了通讯器的接收灵敏度,制造出一种信号受到干扰的假象,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极其宝贵的、不被密切监视的时间窗口。
没有片刻迟疑,他再次扑到那冰冷的“奠基之石”旁。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是那条指向“黛”核心的动态路径,而是将全部的精神力,如同聚焦的透镜,投向星图中那些代表地脉能量节点与流向的细微光点与能量束。
他回想起那些早期研究员的记忆碎片,他们对“排异反应”的研究,本质上是对星球生命系统自身防御与修复机制的探索。地脉能量,既然是星球的“血液”,那么它理应蕴含着强大的生机与修复之力,关键在于如何安全地引导和利用,而非像“黛”那样强行寄生与篡改。
他的意识小心翼翼地避开星图中那些代表着“黛”冰冷意志的、不断试图渗透的“噪音”区域,专注于感知那些相对纯净、自然流淌的地脉能量脉络。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耗神的工作,如同在雷暴中寻找平静的缝隙。精神力持续消耗带来的空洞感阵阵袭来,但他死死支撑着。
渐渐地,在排除了大部分被污染或干扰的区域后,他注意到,在星图靠近边缘的一片相对黯淡的星域中,有几个微弱却异常稳定的淡金色光点,它们之间由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温暖的能量流连接着,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自我循环的小型能量网络。这个网络独立于“黛”主导的能量大循环之外,如同人体内未被感染的淋巴组织,默默地履行着自身的修复与平衡职能。
更令他心神震动的是,当他将意识聚焦于这个小型网络时,一股微弱却精纯的、带着泥土芬芳与万物生长气息的生机能量,竟然透过“奠基之石”的共鸣,丝丝缕缕地反馈到他的精神之中,让他自身的疲惫与精神的空洞感都得到了些许缓解!
“找到了!”李琟心中狂喜。这就是线索!这片隐藏的星域,指向的正是基地地脉系统中尚未被“黛”完全侵蚀、仍保持着自然活性的自我修复节点!
他立刻将这个发现与索科洛夫数据库中关于地脉结构的碎片信息、以及陈垣之前传递来的关于“坏疽”构型的只言片语进行交叉验证。逻辑链条开始清晰:
“黛”的寄生如同病毒,导致了地脉的“坏疽”(能量阻塞与扭曲)。而星球自身的“排异反应”,正是调动这些尚存的、健康的“修复节点”的能量,去围攻、隔离、乃至尝试修复这些“坏疽”区域的过程!前任守护者留下的构型图,本质上是一个放大并精准引导这种天然“排异反应”的杠杆和瞄准器!
星光在此刻给予了关键的启示: 对抗“黛”的力量,并非需要从外部引入某种更强大的毁灭性能量,而是应该设法激活并强化星球与生俱来的、针对“黛”这“异物”的免疫与排异本能!
那么,对于夜枭的伤势呢?她的身体正在被感染和坏死组织侵蚀,这何尝不是一种小规模的“坏疽”?
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他脑中形成。他无法直接引导庞大的地脉能量为她治疗,那无异于引洪水灌蚁穴。但他可以尝试利用星图揭示的那个小型修复网络的共振频率!
他迅速在终端上建模,将那个淡金色能量网络的波动频率提取出来,进行逆向推导和模拟。然后,他将其加载到之前那个未知来源的“屏蔽”波形发生器上,进行了极其精细的参数调整,使其输出一种极其温和的、带着滋养与修复意向的共振场。
他将这个微型共振场发生器小心地放置在夜枭胸口,紧贴着她的心脏位置。
“也许……没有用……也许……是另一个陷阱……”夜枭在昏迷中发出模糊的呓语,残存的意识仍在抵抗着未知的干预。
“相信我,”李琟握住她冰冷的手,声音低沉而坚定,“这不是军统的‘校准’,这是……星光的启示。”
他启动了发生器。
没有炫目的光效,没有剧烈的能量波动。只有一种如同春日暖阳、又如母亲抚慰般的极其温和的共振频率,悄然笼罩住夜枭的身体。她紧蹙的眉头似乎微微舒展了一丝,原本完全失控的肌肉震颤幅度开始减弱,虽然生命体征依旧危殆,但那令人绝望的持续下滑趋势,第一次出现了极其微弱的停滞迹象!
成功了!哪怕只是暂时稳定,哪怕效果微弱,但这证明了他的思路是正确的!他们找到了一条不依赖军统、源自自身理解与星空启示的生存之路!
然而,就在李琟刚松了一口气的瞬间,他之前刻意制造的“信号干扰”时间窗口结束了。通讯器指示灯恢复了稳定的闪烁,那个电子合成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冷意:
“李琟先生,准备工作完成了吗?‘校准’程序即将开始。请将你的终端,直接连接到你同伴的生理监测端口。”
真正的考验,此刻才刚刚到来。是屈从于“校准”以换取可能的、但风险未知的进一步支援,还是冒着彻底激怒“净化派”的风险,拒绝并依靠这刚刚找到的、尚且微弱的“星光启示”?
《庄子·养生主》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此刻,李琟在有限的生机中,窥见了无限知识的一角。这启示能否成为他们绝境转机的基石,还是仅仅昙花一现的星光?
(结尾)
启示之光刺破绝望迷雾,星图的低语指引出蕴藏于自身的生机。源于古老智慧的共鸣暂时稳住了崩塌的生命天平,然而外界冰冷的“校准”程序已然步步紧逼。在自主探寻的微弱曙光与外部强加的未知风险之间,最终的抉择,将决定灵魂的归属与生命的存续。
喜欢沪上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沪上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