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晚无声的对话后,苏喆(林辰)与楼下陈教授之间,建立起一种奇特的默契。他不再需要每天在固定时间“宣告存在”,而是将傍晚的“演奏”变成了一种更自由的、基于感知回应的交流。
有时,他会弹奏一段描绘“迷雾中行走”的旋律,感知到楼下传来沉稳的、如同磐石般的“倾听”;有时,他会尝试构建一段关于“失去与留存”的情感公式,便能捕捉到陈教授那边传来一丝轻微的、带着锈迹的“共鸣震颤”,如同触碰到了旧伤疤下尚未完全坏死的神经。
这种交流无声无息,跨越了物理的楼板与年龄的鸿沟,纯粹建立在“情感共鸣”的微妙波段上。苏喆不再将陈教授视为一个需要“治愈”的对象,而是看作一个特殊的、能够回应他情感频率的“共鸣器”。这让他对自身能力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面。
他开始系统地构建属于自己的“情感语法”。
他的笔记本上,不再是零散的情感映射记录,而是开始出现复杂的“情感句式”:
* **【疑问句式】**:`[悬停的高音] + [不确定的和声解决]` → 映射情感:探寻、未解。效果:引发对方的“思考”与“追溯”波动。
* **【肯定句式】**:`[稳定的低音持续] + [清晰的中音旋律线]` → 映射情感:确认、陪伴。效果:带来“安定”与“被接纳”的反馈。
* **【转折句式】**:`[和谐和弦] -> [突兀的不和谐音] -> [寻求解决的过渡]` → 映射情感:冲突、抉择、寻求出路。效果:激发对方情绪中的“矛盾”与“挣扎”,并隐含“引导”意图。
他甚至开始尝试更复杂的“情感修辞”。比如,用一段模仿“逝水”般流动的音型,来隐喻时间的无情与记忆的冲刷;用几个破碎、重复的短促高音,来象征执念的碎片。
这个过程,如同一个先天失明的人,在凭借触觉和内在感知,重新发明一套关于光影和色彩的语言。艰难,却充满了创造的狂喜。
秦思雨成为了他这套“语言”唯一的旁观者和…“校准器”。当苏喆尝试构建一种关于“隐秘欢欣”的情感公式时,他会观察秦思雨听到相应震动后的情绪反应,与他自身的感知进行交叉验证。她的存在,像一面镜子,帮助他确认那些基于震动的情感映射,在“正常人”的感知中,是否也能引发类似的、哪怕是无意识的情绪涟漪。
“林师兄,”秦思雨在一次“校准”后,忍不住用手语问道,眼中充满了惊叹,“你弹的这些东西……我感觉不像是在听音乐,更像是在……阅读。阅读一种用声音写成的,关于内心的诗。”
苏喆看着她,缓缓点头。这个比喻,很贴切。他正是在尝试将无形的情感,编码成可被感知的震动诗篇。
然而,这种高强度的、向内挖掘又向外辐射的共鸣探索,并非没有代价。苏喆开始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疲惫。那不是肉体的困倦,而是灵魂仿佛被过度使用的精密仪器,发出了需要“冷却”的警告。
更让他隐隐不安的是,他发现自己对物理世界的“真实”感知,似乎正在被这种情感感知所侵蚀。
有一次,秦思雨带来一束新鲜的百合,花香浓郁。苏喆听不到她对此的赞叹,但他能“感觉”到那束花散发出的、明亮的“生机”与“愉悦”的情绪波动,这波动甚至比视觉上花朵的形态更加鲜明地印刻在他的感知里。
还有一次,窗外下起了暴雨。他听不到雨声雷鸣,却能“捕捉”到天空那“压抑”后“释放”的剧烈情绪转变,以及城市街道传来的、混杂着“匆忙”、“湿冷”与一丝“畅快”的集体情绪薄雾。
世界,正在他面前褪去物理的外衣,逐渐显露出其纯粹情感的骨架。
这究竟是进化,还是一种危险的异化?
这天深夜,苏喆在结束了又一轮复杂的情感公式推演后,感到太阳穴阵阵刺痛。他决定不再弹琴,而是尝试一种纯粹的“接收”状态。他关闭了主动共鸣的输出,只是静静地坐在黑暗中,如同一个开放的容器,被动地接收着周遭世界散发出的、杂乱无章的情感“背景辐射”。
公寓本身的寂静(空洞),冰箱运作时微不可查的震动(稳定),窗外遥远城市灯火蕴含的喧嚣(浮躁与渴望的混合体)……还有,楼下那片虽然不再绝对死寂,但依旧沉重冰冷的空洞(陈教授)。
这些情感信息如同无线电波,交织充斥在空气里。
起初,这只是混乱的噪音。但苏喆强迫自己放松,不去分析,只是感受。
渐渐地,在那片混沌中,他捕捉到了一些极其微弱、但异常“纯净”的情感信号。它们不属于秦思雨,不属于陈教授,甚至不属于任何明显的人类情绪源。它们像是……残留物?或者是……这个“音乐大师界”本身所蕴含的某种底层情感基调?
一丝极淡的、弥漫在空气中的“创造欲”,如同这个世界的背景底色。
一缕从某张旧乐谱上飘散出的、属于上个主人的“苦闷”。
甚至,他仿佛触摸到了这栋建筑本身,在漫长岁月中承载了无数悲欢后,所沉淀下来的、沉默的“包容”。
这些感知玄而又玄,模糊不清,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
就在他试图聚焦,想要看得更清楚时——
【警告:检测到异常数据流接入宿主感知模块。】
【来源:未知(非系统标准接口)。】
【性质:高维情感信息碎片。】
【风险等级:低(当前负载)。】
【建议:宿主主动过滤非必要情感噪音,避免认知过载。】
系统冰冷而突兀的提示音,如同警钟,在他脑海中响起。
苏喆猛地从那种沉浸的接收状态中惊醒,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异常数据流?高维情感信息碎片?
系统在警告他?
他一直以为“情感共鸣”是这个世界的核心天赋,是系统赋予他完成任务的工具。但现在看来,这种能力似乎触及到了某种……系统监控之外的,更深层的东西?
它不仅能共鸣人类情感,甚至能捕捉到世界本身散落的、残留的“情感记忆”?
这已经不是音乐了。
这近乎是……通灵,或者说,是对世界底层代码的窥探。
苏喆靠在椅背上,心脏因为后怕和震惊而剧烈跳动。他回想起之前感知到的、来自陈教授那边那丝冰冷的“麻木”,那是否也不仅仅是个人情绪,而夹杂了其对“存在虚无”这一哲学命题长期思考后,所留下的某种……概念性的情感残响?
他的“情感共鸣”天赋,其潜力和危险性,都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想象。
他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仿佛要穿透这个世界的表象。
系统让他登临音乐绝巅。
但如果“音乐”的本质,是调动和诠释万物情感呢?
如果他共鸣的对象,不仅仅是人,而是整个世界,乃至其背后运行的规则与记忆呢?
那么,所谓的“登临绝巅”,又意味着什么?
苏喆缓缓闭上眼,不再去主动感知任何东西。但他知道,有些界限已经被打破,有些真相,正随着他能力的增长,悄然浮现出冰山一角。
喜欢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