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王城的夜,被一层淡淡的霜雾笼罩。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将徐墨的身影拉得颀长。他指尖捏着李崇的密信,纸上“钦差已至雁门关”七个字,如同冰锥般刺着眼底。
“将军,钦差此行,怕是来者不善。”周岳立于一旁,声音低沉,“朝中弹劾的奏章刚递上去,钦差便接踵而至,这 timing 未免太过蹊跷。”
徐墨将密信揉成一团,扔进炭盆,火星溅起,瞬间吞噬了纸团。“李大人在信中只说‘来意不明’,便是提醒我不可掉以轻心。”他转身看向帐外,霜雾中隐约可见士兵巡逻的身影,“漠北初定,各部族虽已结盟,但根基未稳,若钦差在此刻生事,后果不堪设想。”
秦峰按捺不住怒火:“哼!无非是朝中那些奸佞派来的眼线,想抓将军的把柄罢了!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将钦差扣押,再上书天子陈明实情!”
“不可。”徐墨断然否决,“扣押钦差,便是坐实了‘拥兵自重’的罪名,正好中了奸佞的圈套。”他目光扫过二人,“眼下,我们只能静观其变,做好两手准备。”
话音刚落,帐外传来脚步声,拓跋烈掀帘而入,神色匆匆:“将军,雁门关方向传来消息,钦差一行已过长城,预计三日后抵达王城。”他顿了顿,补充道,“随行的不仅有宫廷侍卫,还有一支千余人的禁军。”
“千余禁军?”周岳眉头紧锁,“钦差出巡,按例只需百余人护卫,为何带这么多兵马?”
徐墨指尖敲击着桌案,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抬眼道:“拓跋首领,烦请你即刻传令各部族,严守盟约,不得擅自滋事,同时加强王城戒备,以防不测。”
“明白!”拓跋烈躬身应道。
“周岳,你随我整理平乱以来的军功簿、粮草消耗记录,还有与各部族的盟约文书,以备钦差查验。”徐墨继续吩咐,“秦峰,你率五百轻骑,前往雁门关方向打探钦差的动向,切记不可暴露身份。”
“末将遵令!”周岳与秦峰齐声领命,转身离去。
帐内只剩下徐墨一人,烛火跳动间,他的神色愈发凝重。他知道,钦差的到来,将是一场新的考验。若能顺利通过查验,便能洗清冤屈,重返中原;若稍有不慎,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漠北的和平也将化为泡影。
三日后,漠北王城的城门缓缓开启。钦差一行身着华贵官服,在禁军的簇拥下,缓缓驶入城中。为首的钦差是个面容瘦削的中年男子,眼神锐利,扫视着周围的一切,仿佛要将王城的每一个角落都看穿。
徐墨率众人在城外迎接,拱手行礼:“末将徐墨,恭迎钦差大人。”
钦差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徐墨,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徐将军不必多礼,本钦差奉天子之命,前来核实战功,安抚漠北各族。”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只是,本钦差一路北上,听闻将军在漠北威望甚高,各族首领皆奉将军为共主,可有此事?”
徐墨心中一凛,知道对方一上来便发难。他从容应对:“钦差大人明察,末将平定漠北,只为还此地安宁,从未有过称王之心。各族首领拥戴,不过是感念朝廷恩德,末将已力辞共主之位,促成各族结盟自治。”
“哦?”钦差挑眉,“既如此,为何将军麾下兵马仍驻扎漠北,迟迟不撤军?”
“漠北初定,人心浮动,外患未除,末将留下兵马,只为协助各族稳定局势,待秩序恢复,自会班师回朝。”徐墨不卑不亢地回应。
钦差冷笑一声,不再多言,拂袖道:“进城再说吧。”
徐墨望着钦差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他知道,这场周旋,才刚刚开始。而他不知道的是,在钦差身后,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喜欢消失的我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消失的我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