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二年,五月中。
就在热气球成功首航的消息如同春风般悄然吹拂帝都,撩拨着人心与想象之时,来自北疆的战报,却如同三九天的冰水,一盆接一盆地泼洒在监国议会和兵部的案头,将那份因科技突破而产生的些许振奋浇得透心凉。
雁门郡,郡治阴馆城。
城墙之上,血迹未干,烟火气息混杂着血腥与腐臭,弥漫在空气中。守将张辽(并非历史上的张辽,为虚构人物,设定为并州边军宿将)扶着一处被投石砸出裂痕的垛口,望着城外如同蝗虫般蔓延的胡骑营帐,眉头紧锁成一个深刻的“川”字。他甲胄破损,战袍染血,左臂胡乱包扎着,渗出的血迹已然发黑。
“将军,东门箭楼又被砸塌一角,弟兄们伤亡不小!”
“滚木擂石消耗过半,热油快见底了!”
“胡狗子的攻城车又推进了三十步!床弩都快够不着了!”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轲比能显然吸取了以往攻坚不利的教训,此番南下,不仅骑兵精锐,还驱赶了大量掳掠来的汉民工匠和奴隶,制造了数量可观的简陋攻城器械——楼车、冲车、投石机。虽然粗糙,但在绝对的数量优势下,给阴馆城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援军……洛阳的援军,到底何时能到?!”一名偏将声音嘶哑,带着绝望。
张辽没有回答,只是死死盯着远处那杆飘扬的、属于鲜卑王庭的狼头大纛。他守边多年,与胡人大小数十战,从未感到如此吃力。轲比能此次,是铁了心要敲开雁门这颗钉子,直捣并州腹地。
“告诉弟兄们,援军已在路上!”张辽猛地直起身,声音斩钉截铁,压下了所有的惶恐,“丞相不会放弃我们!都给老子打起精神,守住!多守一天,援军就近一天!就算死,也要崩掉他轲比能几颗门牙!”
他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感染着周围的士卒。残存的守军咬着牙,将恐惧与疲惫咽回肚里,重新握紧了手中的兵刃。
**洛阳决策,铁流北上**
阴馆城的血战与求援,连同云中、代郡等地同样岌岌可危的军情,被八百里加急,不分昼夜地送入洛阳。
丞相府,弘文殿。监国议会紧急召开,气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重。
兵部尚书(由一位原竟陵系将领转任)指着沙盘上北疆那片已被标注为深红色的区域,声音沉重:“议长,诸位议员。雁门阴馆被围已半月,情势危急!云中、代郡亦承受巨大压力,多处关隘失守,胡骑已深入长城以内百余里,烧杀抢掠,生灵涂炭!轲比能联军兵力,确认已超过八万,且挟新胜之威,士气正盛!”
高顺面沉如水,补充道:“边军虽拼死抵抗,然装备、训练、士气皆与敌军主力有差距,且多为步卒,难以野战争锋,只能据城死守,极为被动。”
魏延早已按捺不住,出列抱拳,声若雷霆:“议长!末将请命即刻北上!五千先锋早已整装待发,只需您一声令下,末将星夜兼程,必解阴馆之围!”
这一次,没有人再提“暂缓”、“安抚”。胡人的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上,血淋淋的现实让所有的争论都失去了意义。
林凡的目光扫过沙盘,最终落在阴馆的位置,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胡虏肆虐,边民泣血,此乃国耻,亦是我新朝立威之战!”
他看向高顺:“高将军,北伐兵团,集结情况如何?”
高顺肃然回答:“回议长!五万兵马已基本集结于太原郡晋阳城。其中,核心为三个**甲等合成作战营**(每营五千人),另有两万辅助及后勤部队。甲等合成营已完成新式装备换装与基础协同训练,可随时开拔!”
“好!”林凡点头,命令如同铁锤砸落,“命令:**北伐兵团,即刻开拔,北上迎敌!**”
“高顺为主帅,总领北伐军事!”
“魏延为前锋都督,率本部五千轻骑及第一合成营,火速驰援雁门,不惜一切代价,击破围城之敌,打通通道!”
“后续主力,由高顺亲率,稳扎稳打,清剿深入之敌,收复失地!”
“此战目标:**击溃轲比能主力,打出三十年北疆太平!**”
“末将遵命!”高顺、魏延同时抱拳,声震屋瓦。
林凡又看向徐庶、庞统:“后勤粮秣、军械补给,由你二人总责协调,铁道总局、各州郡官府,需无条件配合,确保前线供应!”
“格物院,所有可用于战场的技术、装备,优先保障北伐兵团!尤其是观测气球与通讯手段!”
“是!”
战争的齿轮,以最高的效率疯狂转动起来。
**铁流滚滚,兵锋所指**
晋阳城外,北伐兵团誓师出征。
没有冗长的祭天仪式,没有华丽的辞藻。五万大军肃立于校场之上,玄甲如林,兵刃映日,一股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高顺立于点将台上,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却同样坚定的面孔。这其中,有从竟陵起兵就跟随他的百战老兵,有在中原、西蜀战役中归附并经过改造的精锐,更有大量在新兵役法下招募、接受了全新训练和思想熏陶的新兵。
他们装备的,不再是传统的环首刀和长戟。前排重步兵单元,身披格物院改良的、更轻便防护更好的扎甲,手持加长加厚的巨盾和特制的破甲长枪。弩手单元,清一色装备着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可三连发的“元戎3型”弩,腰间挂着满满的箭匣。更引人注目的是,军阵后方,那被油布覆盖的一排排“雷火”轻型野战炮,以及少量体型更大、专为攻坚设计的重型炮。骑兵则配备了更适合马上使用的短弩和马刀。
这是一支脱胎换骨的军队,一支为适应林凡的新战术而打造的**合成化军队**。
高顺的声音通过铁皮喇叭,传遍全场:“将士们!胡虏犯境,屠我同胞,占我疆土!此去北疆,唯有死战!扬我新朝军威,卫我华夏山河!”
“死战!死战!死战!”数万人的怒吼,如同惊雷,滚过大地。
誓师完毕,大军开拔。
魏延一马当先,率领五千轻骑和第一合成营,如同离弦之箭,脱离主力,沿着官道,向着西北方向的雁门郡狂飙突进。马蹄声如同急促的鼓点,敲击在并州的大地上,带着一股救兵如救火的决绝。
紧随其后的,是高顺亲率的主力兵团。步、弩、炮、骑各兵种协同开进,队伍绵延十数里,辎重车队在工兵和辅助部队的护卫下,井然有序。天空中,偶尔能看到一两个系着绳索、用于大范围侦查的小型观测气球升起,将周围的敌情地形,一览无余地汇报给地面指挥部。
这支军队的行军,本身就透露着一种与旧式军队截然不同的、高效而冷酷的气息。
沿途州郡,百姓箪食壶浆,目光复杂地看着这支陌生的军队通过。他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精良装备,看到了严明的军纪(军队不入村镇,交易公平),也看到了那令人心悸的、覆盖着油布的神秘炮车。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先于大军传到了北疆。
阴馆城头,苦战余生的守军,听到了远方传来的、越来越清晰的马蹄声与一种低沉的、规律性的轰鸣(那是合成营重型装备行进的声音)。绝望的脸上,终于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而在胡骑联军的营帐中,轲比能和他麾下的首领们,也收到了探马赤狐的急报。
“报——!大汗!南方出现大队汉军,打着‘魏’、‘高’字旗号,装备奇特,行军极快,先锋距阴馆已不足百里!”
“魏?高?”轲比能眉头一皱,放下手中的银碗,“可是那魏延与高顺?”
“看旗号,正是!”
帐中一阵骚动。魏延、高顺之名,他们并不陌生,那是林凡麾下最锋利的矛与最坚固的盾。
“来了也好!”轲比能眼中凶光一闪,猛地站起身,“正好一并解决了,让那林凡小儿知道,这草原,是谁的天下!传令下去,停止攻城,集结兵力,准备迎战汉军援兵!”
他自信满满,认为凭借优势骑兵和兵力,足以在野战中击溃任何汉军。然而,他并不知道,他即将面对的,是一支与他认知中完全不同的军队,一场与他想象中截然不同的战争。
**山雨欲来,决战将临**
魏延的先锋部队,不顾疲劳,日夜兼程,终于在五月底,抵达了阴馆城南五十里处。他没有贸然进攻围城的胡人大军,而是选择了一处易守难攻的高地扎营,并立刻派出大量斥候,配合升空的观测气球,仔细侦查敌军兵力部署、营寨布局。
与此同时,高顺主力也已进入雁门郡境内,稳步推进,清剿小股胡骑,收复失地,与魏延形成了呼应之势。
阴馆城下,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惨烈攻城战暂时停止,取而代之的,是两军主力在野战中一决胜负前的短暂宁静。但这宁静之下,是比攻城时更加凶险的暗流涌动。
一边是纵横草原、来去如风、信奉狼群战术的传统骑兵霸主。
一边是脱胎换骨、装备精良、信奉火力与协同制胜的新式合成兵团。
时代的风,吹过雁门关的隘口,带着血腥与硝烟的气息,也带着一丝新旧交替的凛冽寒意。
北疆烽火,因这支铁流的北上,进入了更加激烈、也更具决定性意义的阶段。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