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山东有个叫张厚德的商人,年轻时走南闯北,积攒下不小家业。如今年过半百,却有一桩心病——膝下无子。妻子早逝,纳了一房妾室,也是肚子平平。张老爷常对月长叹,担心这万贯家财无人继承。
这天,张老爷从县城收账回来,天色已晚。马车行至一片荒山野岭,忽然狂风大作,乌云蔽月。车夫老李头喊道:“老爷,怕是要下暴雨了,前头有间破庙,不如暂避一时?”
张老爷点头应允。主仆二人刚进庙门,豆大的雨点便砸落下来。这庙宇破败不堪,蛛网纵横,正中供着一尊斑驳的狐仙像,想来是早已荒废的狐仙庙。
老李头收拾出一块干净地方,生起篝火。张老爷舟车劳顿,很快便靠在墙边打起盹来。
朦胧间,他见一位白发老翁拄着拐杖走进庙来,作揖道:“张公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
张老爷惊讶回礼:“老丈认得张某?”
老翁笑道:“怎不认得?张公常年行商,童叟无欺,积德行善,这一带谁人不知?”
二人相谈甚欢。老翁自称姓胡,家住附近山中。言谈间,张老爷提及无子嗣的烦恼,胡老翁听罢,若有所思。
正说话间,忽然一阵雷声炸响,张老爷惊醒过来,才发现是南柯一梦。但奇怪的是,梦中胡老翁的模样却记得清清楚楚。
雨停后,张老爷回到家中,很快便将这梦淡忘了。
约莫过了半年,一日,张老爷正在账房查账,门外忽然来了一位年轻商人,自称姓胡名灵运,说是有大生意要谈。
这胡灵运约莫二十出头,眉清目秀,举止文雅,言谈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老成。张老爷请他入内详谈。
胡灵运道:“晚生自关外而来,手中有一批上等人参、貂皮,欲往江南贩卖。听闻张公是本地有名的诚信商人,特来请教路线,若蒙不弃,愿与张公合作,利润三七分成,张公占七成。”
张老爷经商多年,一眼便看出这笔生意利润丰厚,但心中疑惑:“胡公子为何让利如此之多?”
胡灵运笑道:“实不相瞒,晚生初来乍到,需要借助张公的人脉与信誉。再者,家父曾受张公恩惠,特意嘱咐要与张公合作。”
张老爷细问胡灵运家父名讳,胡灵运却笑而不答,只道:“日后自会知晓。”
生意谈成,胡灵运办事果然利落,不出三月,这笔买卖便赚得盆满钵满。更奇的是,自从与胡灵运合作后,张老爷的生意顺风顺水,连多年顽疾也好了许多。
这胡灵运行事神秘,时而数月不见踪影,时而突然出现。每逢佳节,必携厚礼登门拜访,对张老爷恭敬有加,渐渐便以叔侄相称。
一年中秋,胡灵运在张府饮酒赏月,见张老爷望着明月叹息,便问:“叔父为何事烦忧?”
张老爷叹道:“今日佳节,见别人家儿孙满堂,想起自己年过半百,却无子嗣继承香火,不免伤感。”
胡灵运沉吟片刻,道:“小侄或许有办法。不瞒叔父,我家世代与仙家有缘,认得几位有道行的仙家。听闻长白山有位狐仙,有送子灵符,十分灵验。”
张老爷忽然想起一年前破庙中的怪梦,忙问:“可是姓胡的仙家?”
胡灵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道:“正是。既然叔父已知,小侄便直说了。那位胡仙公曾受叔父恩情,早有报答之意。若叔父愿意,小侄可代为求取灵符。”
张老爷大喜过望,连声道谢。
半月后,胡灵运果然请来一道灵符,嘱咐张老爷让妾室在特定时辰焚符化水饮下。说来也怪,三月后,张老爷的妾室果然有了身孕。
张老爷老来得子,喜不自胜,对胡灵运更加信任,几乎视如己出。
又过一年,张老爷的妾室产下一子,取名张继业。孩子满月时,胡灵运送来一枚古朴的玉佩,亲自为孩子戴上,道:“这玉佩能保小儿平安,切记随身佩戴,不可离身。”
孩子日渐长大,聪颖可爱。胡灵运时常来访,教孩子识字读书,比亲生父亲还要上心。
然而好景不长,张继业三岁那年,张老爷染上重病,药石罔效。临终前,他将胡灵运唤至床前,拉着他的手道:“贤侄,我知你非凡人。我走之后,望你念在往日情分,多多照拂继业。”
胡灵运泪流满面,郑重答应。
张老爷去世后,家产由幼子继承,由族中长老代为管理。胡灵运果然不负所托,时常前来探望,教导张继业读书明理。
这张继业天资聪颖,十八岁便考中秀才,成为当地有名的才子。然而少年得志,不免心高气傲,又受不良朋友蛊惑,渐渐染上赌博恶习。
胡灵运多次劝诫,张继业表面应承,背地里却变本加厉。不出两年,便将家中田产输去大半。
一日,胡灵运外出归来,听说张继业竟将祖宅抵押,又输了个精光,三日后便是还债之期,若不还钱,祖宅不保。
胡灵运急忙找到张继业,见他正在酒馆买醉,便强拉他回家,怒道:“你可知这祖宅是你父亲毕生心血?怎敢如此不肖!”
张继业醉醺醺道:“你不过是我父亲认的干亲,有什么资格管我?”
胡灵运长叹一声:“今日我便告诉你真相。我本非人类,乃是长白山修炼的狐仙。二十多年前,你父亲途中避雨,与我父有一面之缘。我父感他诚信仁厚,特命我前来报恩。那送子符咒也是我父所赐,你本就是我狐仙一族转世而来!”
张继业闻言酒醒大半,又惊又疑:“你、你胡说八道!”
胡灵运道:“你胸前玉佩,便是证明。你摘下来看看便知。”
张继业摘下玉佩,惊讶地发现玉佩背面不知何时显现出一只灵狐图案,眼中泛着微弱金光。
胡灵运又道:“三日后,债主上门,我自有办法应对。但你需发誓,从此改过自新,否则必遭天谴!”
三日后,债主果然上门。胡灵运取出一个布袋,倒出满满一袋金元宝,正好够还债。债主清点完毕,满意离去。
张继业见危机解除,又见胡灵运随手拿出这么多金子,心中贪念顿起,暗想:“这狐仙既然能变出这么多金子,必还有更多宝贝。我若得之,何愁不富?”
于是他假装悔过,对胡灵运百般殷勤。当晚,他备下酒菜,频频劝酒。胡灵运不疑有诈,饮下毒酒,顿时现出原形——一只白毛灵狐。
张继业大喜,持刀逼近:“仙长莫怪,既然你我有缘,不如再送我几件宝贝,助我富贵!”
灵狐口吐人言:“孽障!我本欲度你成仙,你竟敢起杀心!”
张继业狞笑道:“成仙有何趣?不如富贵逍遥!”说罢举刀便刺。
突然,一道金光自玉佩射出,将张继业震飞数丈。灵狐叹道:“这玉佩本是我父赠你的护身符,今日却要用来惩罚于你。既然你贪恋凡间富贵,我便收回仙缘,你好自为之!”
说罢,灵狐化作一道白光,消失不见。
次日,张继业醒来,发现自己躺在破庙中,哪还有什么宅院家产?他慌忙回村,村民皆不认识他,说张家早在二十年前就绝户了,张老爷死后,家产被族人瓜分,从未有什么儿子。
张继业(或者说,这个自以为叫张继业的人)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二十年的富贵生活,竟是狐仙幻化而成的一场大梦!如今仙缘已断,他只得流落街头,乞讨为生。
有人说,曾在长白山见过一位酷似胡灵运的年轻道人,身边跟着一只白狐。也有人说,在张老爷墓前,常见有狐狸献祭。
至于那张继业,后来不知所终。只有一则传说:有个乞丐冻死在破庙中,死前手中紧握一枚破碎的玉佩,玉佩上依稀可见狐形图案。
这正是:仙家报恩本是真,人心不足反成恨。若非贪念迷心窍,何至黄粱梦醒迟?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