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外黑水屯有个叫赵老四的佃户,租了地主孙四爷三十亩薄田。这年开春,赵老四在田里犁地时,犁铧撞上个硬物,挖出来一看,竟是尊尺把高的石像,形似人却又拖着条尾巴,面目狰狞。
赵老四心里发毛,本想将这邪乎物件扔远些,转念一想又觉可惜,便搬回家中摆在院角,权当是个石凳。
谁知自打石像进家,怪事便接踵而至。先是赵老四家的鸡鸭接连失踪,而后夜半常闻院中有窸窣人语,起身查看却空无一人。更奇的是,赵老四那原本壮实的身子日渐消瘦,面色蜡黄,整日昏昏欲睡。
这日,赵老四媳妇王氏到邻村请来了跳大神的马婆婆。马婆婆一进院门便脸色大变,指着那石像道:“这是黄仙家的像,你们请神容易送神难,它这是要在此地立堂口呢!”
王氏吓得直哆嗦:“这可咋整?我家老四都快被折腾没了!”
马婆婆摇头道:“我道行浅,治不住它。你们得去八十里外的青云观,请清风道长来。”
赵老四的儿子赵福生二话不说,连夜便往青云观赶。三日后,果然请来了一位青衫道人,五十上下年纪,目光如电。
清风道长在赵家院中转了一圈,盯着那石像冷笑道:“好个不知进退的黄皮子,借个石像就想占人宅院,今日便叫你知难而退。”
说罢,道长让赵福生准备朱砂、黄纸和一只大公鸡。日落时分,道长在院中设下法坛,画符念咒。忽然阴风大作,那石像竟微微颤动起来。
“孽畜,还不现形!”道长大喝一声,符纸无火自燃。
只听“吱”的一声尖叫,一只硕大的黄鼠狼从石像后窜出,双眼赤红,人立而起,口吐人言:“牛鼻子老道,我在此地修行多年,这家主人请我进门,便是与我有缘,你何故坏我好事?”
道长拂尘一甩:“强占民宅,吸人精气,还敢狡辩!若再不退去,休怪贫道无情!”
黄皮子呲牙咧嘴:“我偏不走,看你奈我何!”
道长不再多言,取出一面铜镜照向黄皮子。那畜生被镜光一照,惨叫一声,化作一道黄烟欲逃。道长早有准备,撒出一把糯米,黄烟顿时消散大半。
“今日饶你一命,若再敢回来,定叫你形神俱灭!”道长厉声道。
残余的黄烟仓皇逃向深山。道长又画了几道符,让赵家贴在门窗上,嘱咐道:“这黄皮子道行不浅,三年内必会回来试探。届时你们只需如此这般...”
果然,三年后的一个冬夜,赵家院外忽然传来敲门声。赵福生隔着门缝一看,竟是个穿黄袍的矮瘦老汉,手提礼盒,声称是过路客商求宿。
赵福生记起道长嘱咐,朗声道:“黄老先生请回吧,寒舍不便接待。”
门外老汉脸色一变,又哀求道:“小哥行行好,外面风雪大,老夫只借檐下暂避即可。”
赵福生不为所动:“前门后门皆已贴符,院墙也撒了朱砂,老先生还是另寻他处为好。”
老汉闻言勃然大怒,现出原形,正是三年前那只黄皮子。它绕着赵家宅院转了三圈,发现果然无处可入,只得悻悻离去,临走撂下狠话:“山不转水转,咱们后会有期!”
又过了两年,赵老四因病过世。黄皮子得知消息,又动起了歪心思。这夜,它化作一道金光落入赵家院子,却发现院中早已摆好了香案供品。
赵福生拱手道:“黄大仙既与先父有缘,晚辈特备薄礼,请大仙享用。只求大仙保佑我家平安,岁岁香火不断。”
原来清风道长早有交代:黄皮子执念深重,硬挡不如软解,若能化敌为友,反能保家安宅。
黄皮子一愣,享用完供品后,语气缓和许多:“你小子倒是懂事。也罢,看在你孝心可嘉,老夫便不再为难你家。不过若想让老夫真正护佑,须得在村头为老夫立个小庙,四时祭祀。”
赵福生欣然应允,次日便在村头修了座三尺小庙,称“黄仙庙”。说来也怪,自那以后,黑水屯再未遭过黄鼠狼祸害家禽,连附近的狼群都绕道而行。
某日,清风道长云游经过,见小庙香火旺盛,笑道:“福生啊,你可知这黄皮子为何执着于你家?”
赵福生摇头。道长解释道:“那石像本是百年前一位高人镇压山中黄仙的法器,你爹无意中挖出,破了封印。黄皮子不是要害你家,而是想借机了结这段因果。如今它得了香火,修行更进一层,自然不会再作祟了。”
是夜,赵福生梦见黄袍老汉向他拱手:“多谢小友成全,老夫今日功德圆满,即将远游。日后若有难处,可在庙前焚香三柱,老夫必来相助。”
说罢,化作金光冲天而去。翌日,村人发现黄仙庙中的石像已裂为两半,而黑水屯的黄仙传说,却代代流传至今。
每逢有人不信,老辈人便会指着赵家老宅说:“你若半夜经过,还能听见院里似有人语,那是黄大仙偶尔回来串门哩!”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