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东长白山脚下有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庄,村里有个叫赵老三的猎户。这赵家祖上从山东逃荒而来,在此地已居住四代,家中一直供奉着一位胡仙,也就是狐狸修成的保家仙。
这胡仙在赵家已有八十余年光景,赵老三的爷爷年轻时救过一只受伤的白狐,那白狐修行有成,为报恩便留在赵家庇佑子孙。赵家因此家业渐旺,成了村里的小康之家。
赵老三四十出头,为人忠厚老实,妻子早逝,留下一子取名铁柱,年方十六。这铁柱天生一双阴阳眼,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自小就与家中供奉的胡仙亲近。
这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祭祀保家仙的日子。赵老三备好了黄纸、香烛和供品,带着铁柱在保家仙牌位前恭敬上香。牌位上只写“胡仙之位”,并无具体名讳,这是老规矩,仙家真名不可轻易示人。
香烟袅袅中,铁柱看见一位白须老者凭空出现,坐在供桌旁的太师椅上,笑眯眯地望着他们。这老者身穿灰布长衫,面容清癯,与常人无异,只是头顶光亮,寸草不生。
铁柱心中好奇,他见过胡仙多次,却从未敢问这秃顶的缘由。胡仙似乎看出他的心思,捋须笑道:“铁柱啊,你是不是好奇老夫为何头顶无发?”
铁柱老实点头,赵老三却急忙呵斥:“小孩子家不可无礼!”
胡仙摆摆手:“无妨,今日小年,老夫心情好,就给你们讲个故事。”
胡仙摸着光亮的头顶,眼中闪过追忆之色:“这头顶无发,正是老夫修行八百年来最大的教训。”
胡仙本名胡天罡,在长白山修行八百余年,早已能化形为人,神通广大。八十年前,他遭劫受伤,幸得赵老三祖父相救,为报恩情,自愿做赵家保家仙。
胡天罡初到赵家时,赵家仅是寻常农户,家境贫寒。有了保家仙后,家业日渐兴旺。胡天罡不仅能驱凶避祸,还能暗中指点赵家趋吉避凶。
这一年,靠山屯来了个外地的木材商人,姓钱,名德贵。此人看似和气生财,实则心术不正,想在当地低价收购良木,运往关内牟取暴利。
钱德贵到靠山屯后,先找上了村里最大的地主王老财。两人一拍即合,计划将村后山的百年老林砍伐一空。这后山是屯子的风水屏障,若被砍光,来年山洪暴发,整个屯子都将遭殃。
赵老三当时还年轻,听闻此事后心急如焚,回家后在保家仙牌位前长吁短叹。当晚,胡天罡便托梦给他,教他如何应对。
次日,赵老三按胡天罡指点,召集村民商议,指出砍伐后山的危害。但王老财仗着有钱有势,执意要与钱德贵合作。正当村民无可奈何之际,怪事接连发生。
先是钱德贵夜半梦中被狐鸣惊醒,继而浑身奇痒,请遍郎中无人能治。接着王老财家仓库无故起火,虽及时扑灭,却损失不小。更奇的是,有村民看见后山有白狐现身,大如小牛,眼放金光。
屯里老人纷纷传言,这是山神显灵,反对砍伐山林。王老财和钱德贵心中恐惧,只得暂缓计划。
然而,胡天罡为显神通,做得有些过火。他不仅阻止了砍伐,还暗中施法,让钱德贵生意连连受挫,几乎血本无归。钱德贵仓皇离开靠山屯,临走时放下狠话,说屯中有妖孽作祟,必会回来清算。
赵老三对胡天罡感激不尽,胡天罡也颇为自得,在赵家一次祭祀中,他显形对赵老三说:“有老夫在,赵家与这靠山屯可保平安。”
然而,就在胡天罡夸下海口的当晚,他头顶正中有一撮头发悄然脱落,如铜钱大小,光亮可鉴。胡天罡心中一惊,知是泄露天机过多所致,但转念一想,为善事损些道行也无妨,便没太在意。
十年过去,铁柱已六岁。这年靠山屯遭遇大旱,三月至五月滴雨未下,田地干裂,庄稼枯黄。村民设坛求雨,连日跪拜却毫无效果。
王老财此时已当上屯长,他想起十年前钱德贵所说“妖孽作祟”之言,便在屯中散布谣言,说旱灾是赵家保家仙引来的,要赵家驱逐胡仙,否则就要将他们赶出靠山屯。
赵老三压力巨大,夜半时分在胡仙牌位前燃香诉苦。胡天罡感应到赵家的困境,再次出手。
他连夜赶往长白山深处,拜访掌管降雨的龙君。龙君与胡天罡有数百年交情,但听闻来意后却面露难色:“此地旱灾乃天定,本王亦不可随意更改啊。”
胡天罡再三恳求,最终答应以自己五十年道行为代价,换得龙君次日降甘霖于靠山屯。
第二天午后,果然乌云密布,雷声大作,倾盆大雨瓢泼而下,村民欢呼雀跃,在雨中歌舞。雨后,王老财悻悻闭嘴,赵家重获尊重。
然而这场雨范围极小,仅覆盖靠山屯及周边少许地区。邻近村落仍受干旱之苦,村民纷纷传言,说靠山屯有妖怪施法,夺了他们的雨水。甚至有激进者扬言要前来砸了赵家的保家仙牌位。
更严重的是,胡天罡发现头顶秃斑扩大了一圈,已有巴掌大小。他心中忧虑,便去拜访长白山中修行更高的黄仙(黄鼠狼仙)。
黄仙见他头顶,大惊道:“胡兄,你泄露天机过多,恐遭天谴啊!仙家虽有神通,却不可过多干预人间事务,否则必遭反噬。”
胡天罡叹气道:“我既为赵家保家仙,岂能见死不救?”
黄仙摇头:“相助可以,但需有度。譬如这次求雨,你本可求一场范围适中的小雨,缓解旱情即可,却非要倾盆大雨,又局限一隅,自然引来非议。过犹不及啊!”
胡天罡默然,知黄仙所言在理。但想到赵家对自己的虔诚供奉,又觉得便是损些道行也值得。
又过了十年,铁柱十六岁,已成长为健壮少年,跟着父亲学习打猎采参。这年秋天,他独自进山采药,不慎跌入山谷,重伤昏迷。
赵老三发现儿子未归,急得团团转,忙在胡仙牌位前上香求救。胡天罡感应到铁柱有难,立即出动寻人。
找到铁柱时,他已气息奄奄。胡天罡本可施法护住他的心脉,然后通知赵老三前来救援,这样铁柱虽会受伤,却无性命之忧。
但想到铁柱自小与自己亲近,胡天罡不忍见他受苦,决定施展续命神通,这是逆天而行的法术,代价极大。
胡天罡将铁柱带回赵家,一夜之间,铁柱重伤痊愈,连疤痕都未留下。赵家感激涕零,准备大祭三日。
然而第二天,胡天罡头顶毛发全部脱落,成了彻头彻尾的光头。更严重的是,他感觉修为大减,八百年道行损了三成。
铁柱康复后,却发现自己的阴阳眼消失了,再也看不见胡天罡的真身。胡天罡知这是天道平衡,自己过度干预的后果。
当晚,胡天罡梦中见到一位金甲神人,神人厉声斥责:“胡天罡,你本修行有成,有望位列仙班,却屡次泄露天机,干预因果,如今又施展续命禁术,该当何罪?”
胡天罡跪地求饶:“小仙知错,但见恩人后代有难,实在不忍袖手旁观。”
金甲神人语气稍缓:“念你初心为报恩,暂不削你仙籍,但需牢记:仙家助人,当如春雨润物,细密无声;不可如洪水滔天,破坏自然。你头顶无发,便是警示,日后若再犯,惩罚更重!”
胡天罡叩首谢恩,醒来后冷汗淋漓。
次日,赵家举行大祭,胡天罡显形,头顶已戴上瓜皮小帽遮掩。赵老三见胡仙戴帽,觉得奇怪,但不敢多问。
祭祀结束后,胡天罡将赵老三和铁柱叫到跟前,摘下了帽子。光亮头顶在烛光下格外显眼。
“老夫今日告知你们真相。”胡天罡将自己三次泄露天机、导致头顶脱发的经历娓娓道来。
最后,他感慨道:“仙家虽有神通,却不可替代人间自强。我今日方知,保家仙真正该做的,不是有求必应,而是暗中引导,让你们凭借自身智慧与勇气度过难关。”
赵老三恍然大悟:“难怪近年来我赵家虽无大富大贵,却也能平平安安,原来是仙长在暗中平衡。”
铁柱虽然看不见胡仙真容,却能听到他的声音,接口道:“胡仙爷爷,就像教我捕猎,您从不直接给我猎物,而是指点我哪里可能有收获,剩下的靠我自己努力。”
胡天罡欣慰点头:“正是此理。天道忌盈,凡事过犹不及。老夫这头顶无发,便是永远的警示。”
从此以后,胡天罡依然庇佑赵家,但方式大变。他不再有求必应,而是引导赵家人自己解决问题。赵家在胡仙的“放任”下,反而更加自强不息,家道日渐兴盛。
而靠山屯也流传开一个说法:赵家的保家仙顶门无发,是因为懂得太多天机,却从不轻易泄露,这才是真仙风范。
有时,屯里孩子会好奇地问老人:“胡仙为什么是光头啊?”
老人总会摸着孩子的头,笑眯眯地回答:“那是因为真仙不言,大道无声。胡仙头顶无发,是在提醒自己,也提醒我们:天机不可泄露,自助者天助之。”
而每逢小年祭祀时,总有人似乎能看到赵家房顶有一道白光,白光中隐约有位慈眉善目的光头老者,微笑着俯瞰着整个靠山屯,目光中既有慈爱,也有释然。
多年后,铁柱也有了孙子,小家伙第一次见到胡仙牌位,天真地问:“爷爷,胡仙爷爷长什么样子啊?”
铁柱望着牌位,眼中满是敬重:“他啊,是位慈祥的老爷爷,最大的特点就是顶门无发,光亮得能照出人影......”
此时,已无人看见的胡天罡正坐在太师椅上,闻言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微微一笑,身影渐渐淡去,化作一缕青烟,融入香火之中。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