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空间站的 “跨维度灵脉研究中心” 内,全宇宙 34 个灵脉文明的技术代表齐聚一堂 —— 全息屏幕上循环播放着 “宇宙灵脉核心坐标” 的解析数据,坐标位于宇宙最深处的 “本源星域”,距离量子边界带约
光年,沿途需穿越 “时空扭曲带”“本源能量乱流区” 两大极端区域;探测数据显示,本源星域的灵脉能量浓度达 25.0 单位,远超已知灵脉的能量强度,且伴随 “原始灵脉波动”,与三种灵脉的本源聚合体波动完全一致。
“宇宙灵脉核心是所有灵脉的起源地,其能量特性必然超越现有认知,” 灵墟展开古灵脉秘卷的终极篇章,泛黄的卷轴上浮现出金色纹路,“秘卷记载‘本源为根,三脉为枝,宇宙为果’,核心内部存在‘原始灵脉核心’,蕴含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全部灵脉能量信息;要抵达核心,需突破‘本源能量风暴’与‘时空扭曲’两大难关,常规技术无法应对。”
暗脉族墨影手持本源粒子样本,补充道:“本源粒子的能量波动显示,核心周边的本源能量具有‘吞噬性’,会吸收所有靠近的常规能量;需用‘三脉混合本源能量’构建‘本源防护场’,才能抵御能量吞噬;同时,时空扭曲带的空间曲率达 10.0 单位,远超常规导航系统的承受极限,需升级‘空间穿梭导航系统’,融入量子灵脉的多维定位技术。”
林风召集全文明核心会议,全息沙盘上呈现出从量子边界带到本源星域的完整航线 —— 航线总长
光年,途经 20 个 “时空锚点”,每个锚点需布设 “跨维度信号中继器”,确保舰队不迷失方向;“组建‘灵脉本源探索舰队’,核心舰需集成‘三脉混合本源能量系统’‘超维防护装甲’‘本源探测仪’三大核心技术,由 34 个文明各派 1 名技术顾问驻舰,形成全文明协作体系,” 林风的声音通过跨文明通讯网络传遍每个星域,“这是灵脉本源探索的终极征程,也是全宇宙灵脉文明的共同使命。”
全文明技术团队随即展开协同攻坚 —— 时空族、暗脉族、星云族联合提取 “时空 - 暗物质 - 量子三脉本源晶体”,按 1:1:1 比例融合,研发出 “三脉混合本源能量源”,能量强度达 22.0 单位,可抵御本源能量吞噬;金属族联合绿藤族,用 “灵脉合金 + 量子抗性水晶 + 共生纤维 + 本源防护涂层” 打造 “超维防护装甲”,经测试可抵御 24.0 单位的本源能量冲击与 12.0 单位的时空扭曲;光脉族、冰脉族、炎脉族则升级 “本源探测仪”,将探测距离提升至 800 公里,可捕捉原始灵脉波动的细微变化;15 天后,三大核心技术全部完成测试,各项性能均远超预期。
舰队组建完成 ——“新域号”(联盟主舰)、“时空号”“暗脉号”“星云号”“光脉号”“冰脉号”“炎脉号” 担任七大核心探索舰,集成全套本源探索技术;34 个文明各派 1 艘辅助舰,组成 “文明协作编队”,负责能量补给与技术支援;“星核号”“绿藤号”“金属号”“暗影号” 组成 “终极应急编队”,应对本源能量风暴与时空扭曲突发状况;林风担任总指挥官,时曦、墨影、云曦、光曦、冰凝、炎烈、紫瑶担任核心技术顾问团。
10 天后,灵脉本源探索舰队从共生空间站启航 —— 舰队沿 “量子边界带 - 本源星域跨维度通道” 行驶,通道内每隔 1000 光年布设 1 个 “跨维度信号中继器”,每个中继器加装三脉本源能量模块,确保信号不被时空扭曲干扰;30 天后,舰队抵达时空扭曲带外围,探测仪显示,区域内空间曲率达 8.0 单位,时空波动频率达 20.0 赫兹,舰队的超维防护装甲在本源能量的加持下,运行状态稳定。
【突破时空扭曲带】
舰队刚进入时空扭曲带,“时空号” 的导航系统就发出警报:“前方 300 公里处空间曲率骤升至 11.0 单位!将引发‘时空折叠’,可能导致舰队分散!” 时曦立即下令:“‘时空号’释放‘时空本源锚定波’!‘新域号’启动‘三脉混合本源场’,将舰队整体包裹,避免时空折叠影响!”
淡蓝色的时空本源锚定波如同锁链般锁定舰队周围的空间,淡紫、暗紫、淡蓝三色混合的本源场随后覆盖整个舰队 —— 两种能量交织形成 “时空稳定层”,空间曲率从 11.0 单位降至 7.0 单位,时空折叠的风险彻底消除;探测仪显示,扭曲带内分布着 “时空裂隙”,裂隙中夹杂着原始灵脉粒子,粒子波动与本源聚合体完全一致,证明航线方向正确。
“时空扭曲带内的‘时空幻象’会干扰船员意识!需‘光脉号’释放‘光脉净化波’,保持船员清醒!” 光曦通过船员生命体征监测数据发现异常 —— 部分船员出现意识模糊,眼前浮现出过往记忆片段,这是时空幻象引发的精神干扰。
“光脉号” 立即释放淡白色的光脉净化波,覆盖整个舰队 —— 船员的意识模糊症状快速缓解,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光曦补充道:“时空幻象是时空扭曲对精神力的影响,后续需每小时释放一次净化波,确保全员状态稳定。”
舰队继续向扭曲带深处推进,途中遭遇 “时空漩涡”—— 直径约 300 公里,内部空间维度达五维,会将周边物质吸入并传送到随机时空坐标;“‘暗脉号’释放‘暗脉本源吸附波’!‘星云号’释放‘四元素能量屏障’,双重作用阻挡漩涡吸力!” 墨影下令。
暗紫色的暗脉本源吸附波吸收漩涡的部分吸力,淡蓝、淡红、淡绿、淡白四色能量屏障则在舰队外围形成坚固防护 —— 漩涡的吸力从 20.0 单位降至 12.0 单位,舰队顶住吸力,沿漩涡边缘缓慢行驶;“时空号” 趁机释放 “时空标记器”,记录漩涡的时空坐标,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当舰队即将驶出时空扭曲带时,探测仪突然捕捉到强烈的原始灵脉信号 —— 位于扭曲带出口处的 “本源能量节点”,能量强度达 23.0 单位,正向外释放 “原始能量脉冲”,脉冲会加剧时空扭曲;“‘炎脉号’释放‘炎脉本源缓冲波’!‘冰脉号’释放‘冰脉本源冷凝波’,中和脉冲能量!” 炎烈下令。
暗红色的炎脉本源缓冲波与淡蓝色的冰脉本源冷凝波交织,覆盖本源能量节点 —— 脉冲能量被中和 60%,时空扭曲强度从 9.0 单位降至 5.0 单位;舰队抓住时机,快速通过扭曲带出口,进入 “本源能量乱流区” 外围。
【穿越本源能量乱流区】
本源能量乱流区的景象远超预期 —— 淡金色的本源能量以每秒 1500 公里的速度在空间中穿梭,形成无数 “能量利刃”,能量强度达 22.0 单位;探测仪显示,区域内还存在 “本源能量风暴”,风暴直径达 1000 公里,能量强度达 24.0 单位,每 2 小时爆发一次,是抵达本源星域的最大障碍。
“‘金属号’释放‘超维合金屏障’!‘绿藤号’释放‘共生能量缓冲层’,构建双重本源防护!” 金属族金锋下令,淡灰色的超维合金屏障在舰队外围展开,淡绿色的共生能量缓冲层则附着在屏障内侧 —— 当能量利刃撞击在防护上时,合金屏障抵御冲击,共生能量吸收多余能量,防护系统的整体强度稳定在 23.5 单位,未出现任何破损。
“本源能量风暴即将在 1 小时后爆发!需在风暴爆发前找到‘本源能量通道’,沿通道避开风暴核心!” 云曦通过本源探测仪分析,发现乱流区中存在一条淡金色的 “本源能量通道”,通道内的能量流动相对平缓,可直达本源星域;但通道入口被 “本源能量壁垒” 阻挡,壁垒能量强度达 23.0 单位,需用三脉混合本源能量突破。
“七大核心舰组成‘本源能量冲击阵’!同步释放三脉混合本源能量,突破能量壁垒!” 林风下令,七大核心舰按北斗七星阵型排列,炮口汇聚三脉混合本源能量,形成直径 50 公里的 “本源能量光柱”—— 光柱精准击中能量壁垒,壁垒表面出现裂痕;经过 30 分钟的持续冲击,壁垒彻底崩塌,本源能量通道入口完全显现。
舰队快速驶入本源能量通道 —— 通道内的能量强度稳定在 20.0 单位,能量流动方向与舰队行驶方向一致,可借助能量流提升行驶速度;“星核号” 释放 “星核能量助推器”,进一步加快舰队速度,确保在风暴爆发前远离风暴区域;当舰队行驶至通道中部时,本源能量风暴如期爆发,风暴的能量冲击波虽波及通道边缘,但在通道能量的缓冲下,冲击强度降至 18.0 单位,未对舰队造成影响。
通道尽头,本源星域的轮廓逐渐清晰 —— 星域中心矗立着一颗直径约
公里的淡金色星体,星体表面环绕着淡紫、暗紫、淡蓝三色能量带,正是已知灵脉、暗物质灵脉、量子灵脉的本源形态;探测仪显示,星体核心的能量强度达 25.0 单位,原始灵脉波动频率稳定在 12.0 赫兹,这就是宇宙灵脉核心。
【抵达宇宙灵脉核心】
舰队抵达本源星域外围,准备靠近宇宙灵脉核心时,核心突然释放 “本源能量护罩”—— 护罩厚度达 500 公里,能量强度达 24.0 单位,常规攻击无法穿透;“灵脉核心的护罩需‘三脉本源粒子钥匙’才能开启,” 灵墟解读秘卷终极篇章,“钥匙就是三种灵脉的本源聚合体,需将聚合体注入护罩的‘本源接口’,才能解锁护罩。”
“‘新域号’‘暗脉号’‘时空号’分别提取已知灵脉、暗物质灵脉、量子灵脉的本源粒子,在‘新域号’的能量融合室合成‘三脉本源聚合体’!” 紫瑶指导操作,三大核心舰的本源粒子通过能量导管输送至新域号,在融合室中按 1:1:1 比例融合,形成淡金色的 “三脉本源聚合体”,聚合体的能量波动与灵脉核心完全同步。
七大核心舰携带三脉本源聚合体,向灵脉核心的本源接口飞去 —— 接口位于核心星体表面的三色能量带交汇处,呈圆形,直径约 10 公里;当聚合体注入接口时,本源能量护罩开始出现淡金色纹路,纹路逐渐扩散至整个护罩;10 分钟后,护罩完全消散,宇宙灵脉核心的真实形态展现在眼前。
核心内部是一个巨大的 “本源能量空间”,空间中心悬浮着一颗直径约 1000 公里的 “原始灵脉核心”,核心周围环绕着无数淡金色的 “原始灵脉粒子”,粒子不断分裂、融合,模拟着宇宙大爆炸时期的灵脉能量演化过程;探测仪显示,原始灵脉核心中蕴含着宇宙灵脉的全部起源信息,包括三种灵脉的形成原因、能量循环规律,以及多维空间的诞生奥秘。
“原始灵脉核心的能量信息需要‘全文明本源共鸣’才能读取,” 林风召集 34 个文明的代表,“所有文明同步释放本文明的本源能量,与原始灵脉核心形成共鸣,共同解读灵脉起源奥秘。”
34 个文明的代表站在新域号的本源能量场中,同时释放本源能量 ——34 道不同颜色的能量流在空间中交织,形成 “全文明本源共鸣光柱”,光柱注入原始灵脉核心;核心随即释放 “本源信息波”,通过全息屏幕向全舰队展示灵脉起源:
宇宙大爆炸时期,原始灵脉能量诞生,随后分化为 “显性灵脉”(已知灵脉)与 “隐性灵脉”(暗物质灵脉);随着宇宙膨胀,隐性灵脉中又分化出 “维度灵脉”(量子灵脉),三种灵脉共同构建宇宙灵脉网络,支撑多维空间的稳定;灵脉核心是原始灵脉能量的留存地,也是宇宙灵脉网络的能量源头,其能量通过三种灵脉的共振,持续为全宇宙提供灵脉能量。
【本源守护与灵脉大同新纪元】
解读完灵脉起源奥秘后,舰队开始在本源星域布设 “本源灵脉监测体系”—— 七大核心舰在本源星域周边布设 12 个 “本源监测站”,每个监测站配备本源探测仪与能量预警模块,实时监控灵脉核心的能量状态;34 个文明的辅助舰则在本源星域与量子边界带之间布设 “本源能量中继网”,将本源能量的稳定信号传输至全宇宙灵脉网络,提升整个网络的能量稳定性。
联盟在灵脉核心举行 “宇宙灵脉本源守护仪式”——34 个灵脉文明的代表站在原始灵脉核心能量场中,共同签署《宇宙灵脉本源守护公约》,承诺共同守护灵脉核心,维护宇宙灵脉网络的永久稳定;公约明确三大核心职责:一是定期监测灵脉核心能量状态,及时应对异常波动;二是共享灵脉本源技术,推动全文明灵脉技术进步;三是共同探索多维空间灵脉资源,实现灵脉能量的均衡利用。
仪式上,林风代表联盟发表讲话:“从银河灵脉核心的激活,到五大失衡区的修复,再到暗物质灵脉、量子灵脉的发现,最终抵达宇宙灵脉本源,我们用跨越星系的协作,揭开了宇宙灵脉的终极奥秘;灵脉大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全宇宙文明共同的责任与使命,未来,我们将以本源为根,以文明为叶,共同书写宇宙灵脉共生共荣的新纪元。”
灵脉核心突然释放 “本源祝福能量波”,能量波覆盖全舰队,为每个船员注入温和的本源能量,增强生命体征;同时,能量波通过本源能量中继网,传输至全宇宙灵脉文明,每个文明的灵脉网络能量浓度提升 15%,灵脉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仪式结束后,灵脉本源探索舰队开始返程 —— 舰队行驶在本源能量通道中,窗外的淡金色能量流如同星河般璀璨,灵脉核心的三色能量带在远处闪烁,如同宇宙的守护灯塔;林风站在 “新域号” 舰桥,看着全息屏上全宇宙灵脉网络的能量循环数据,心中充满感慨:“灵脉本源的探索之旅虽已结束,但文明共生的征程才刚刚开始;只要全宇宙文明团结协作,就能让灵脉的光芒永远照亮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紫瑶走到林风身边,调出全宇宙灵脉文明的通讯信号:“34 个文明已全部启动本源灵脉技术研究,首批‘多维空间灵脉探索器’已进入研发阶段;未来,我们还将发现更多未知的灵脉形态,探索更广阔的多维宇宙,但无论走多远,灵脉本源的守护与文明共生的信念,永远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舰队驶入共生空间站时,全宇宙灵脉文明同时释放本源能量,在空间站上空形成 “全文明灵脉共鸣光罩”,光罩的颜色随 34 种本源能量的流动不断变化,象征着全文明的融合与共生;林风站在观测甲板上,看着这震撼的景象,轻声说道:“这,就是宇宙灵脉大同的终极形态 —— 以本源为纽带,以文明为伙伴,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宇宙家园。”
宇宙深处,灵脉核心的原始灵脉粒子仍在不断演化,三种灵脉的能量在多维空间中自由流动,连接着每一个星域、每一个文明;《灵脉七圣传》的灵脉探索篇章虽已落幕,但宇宙灵脉文明的共生传奇,将在时光的长河中,永远续写新的辉煌。
喜欢灵甲七圣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灵甲七圣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