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沪市北上,周明沿新修的京沪铁路而行。
铁龙呼啸,一日千里。
沿途所见,皆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昔日的荒野上,一座座崭新的城镇拔地而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无数百姓正以《肉身修炼法》为基,将劳作化为修行,汗水浇灌着土地,也滋养着自身的气血。
这片古老的土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焕发出勃勃生机。
数日后,周明抵达津门。
这座曾饱受列强欺凌的北方重镇,如今已然换了人间。
昔日戒备森严的外国兵营,如今挂上了“振华学务部津门分校”的牌匾,朗朗读书声与练武的呼喝声交织,取代了洋枪洋炮的冰冷。
海河沿岸林立的洋行,也尽数被收归国有,成了“华夏国营商贸公司”的分部,门口车水马龙,南来北往的货物在这里吞吐,却再无一分一毫的不平等交易。
周明信步走向城郊的军营,这里是原北洋六镇的大本营之一。
还未走近,一股混杂着铁血煞气与新生锐气的复杂气机便扑面而来。
校场之上,数万军士列阵,喊杀声震天。
一边,是身穿振华新式军服的白虎道兵,他们气血充盈,动静开合间隐有风雷之声,军煞之气凝而不散,如一头蛰伏的猛虎。
另一边,则是数量更为庞大的北洋旧部。
他们同样换上了新军装,只是神情间还带着几分旧时代军人的油滑与茫然。
在振华军官的喝令下,他们正吃力地模仿着道兵的吐纳之法与合击阵型,显得笨拙而滑稽。
高台之上,王镇国负手而立,身旁站着几位神情复杂的北洋旧将,王士珍、段祺瑞赫然在列。
“王总长,此法……当真能让一群普通士兵,力敌万军?”
王士珍看着校场上那股若有若无的赤金色煞气,眼中满是困惑。
他穷尽一生研究兵法韬略,可眼前这景象,已然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王镇国面色平静,并未直接回答,只是指着校场:“士珍,你看那是什么?”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名振华军官正对一群北洋老兵破口大骂。
“废物!一群废物!让你们气血共鸣,不是让你们一起喘大气!”
“劲力拧成一股绳,不是让你们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再找不到感觉,今天谁也别想吃饭!”
而另一边,周锦诚与周平正亲自下场,与那些北洋老兵一同站桩,一同演练。
他们身上没有丝毫协统的架子,汗水浸透了军服,与普通士兵一般无二。
他们用最直接的行动,告诉这些旧时代的军人,什么是新时代的将领。
周锦诚的动作沉稳如山,一呼一吸间,仿佛与大地连成一体,带动着周围数十名士兵的气息也趋于稳定。
周平则锋芒毕露,一拳一脚都带着撕裂空气的锐啸,将一股不屈的战意,烙印进身边每个人的心里。
王镇国这才缓缓开口:“军魂,非是凭空而来。”
“它源于每一个士兵的意志,源于他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守护之心,源于他们对同袍的绝对信任。”
“我们所做的,不过是提供一种法门,将这万千意志,熔炼为一。”
段祺瑞等人若有所思。
他们或许还无法理解军煞、军魂的玄妙,但他们看懂了,这支军队,与他们以往带过的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同。
这里没有森严的等级壁垒,没有克扣军饷的潜规则,有的,只是一种叫做“信念”的东西。
周明在远处看着,微微点头。
他看到,周锦诚的“承载”与“守护”之势,在统带万军的磨砺中,愈发厚重。
周平的“杀伐”之意,也渐渐褪去了单纯的复仇之火,多了一份为袍泽、为家国而战的沉凝。
雏鹰已然离巢,正在风雨中磨砺出足以搏击长空的翅膀。
与此同时,远在星火主城的总参谋处内,苏清雪正主持着一场高级别的经济会议。
一份报告摆在众人面前:随着全国工业产能的井喷式增长,钢铁、水泥等基础物资开始出现阶段性过剩。
“我提议,向海外七国,有条件地开放部分商品贸易。”
苏清雪的声音清冷而坚定,“我们可以用过剩的钢材、成品药,去换取我们急需的高精度机床、光学仪器,以及部分稀有矿产。”
此言一出,会议室内议论纷纷。
“这……这不是资敌吗?”一位年轻的参谋提出疑虑。
苏清雪推了推眼镜:“此一时,彼一时。过去,我们是砧板上的鱼肉。”
“现在,我们手握利刃。贸易,是平等的交换,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出口的品类和数量,精准打击他们的薄弱产业,同时补全我们的短板。这叫经济上的反向输出。”
她指向地图上的津门港:“津门,将是我们这场新战争的桥头堡。”
很快,一份以平等贸易为核心的国策,从星火主城发出,送往了七国公使馆。
世界格局的齿轮,再次悄然转动。
周明离开军营,又来到了津门的工业区。
这里曾是列强的工业倾销地,如今却成了华夏北方最大的工业心脏。
巨大的船坞中,一艘艘印着龙纹与星火标志的万吨级钢铁运输船,正在紧张地建造龙骨。
不远处的厂房里,从北地缴获的那些沙俄机器,被拆解得七零八落。
一群顶尖的工匠与科学家,正围着这些“残骸”,兴奋地争论着。
“这毛熊的傻大黑粗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这套传动结构,简单可靠,很适合我们现阶段大规模仿制!”
“仿制?格局小了!看我设计的这套行星齿轮组,效率能提升三成!只要材料跟得上!”
周明在一间挂着“高精度机床研造所”牌子的厂房前停下了脚步。
厂房内,程廷华正与一群胡子花白的工程师,围着一台巨大的落地镗床,面红耳赤。
“不行!轴承的公差还是太大!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达不到‘乙型’发电机的要求!”一位老工程师急得直拍大腿。
程廷华扶了扶眼镜,缓缓伸出双手,贴在冰冷的机床上。
他闭上双眼,整个人仿佛与机床融为一体。
一股“秩序之势”弥漫开来,笼罩了整台机器。
“主轴偏心零点零三毫米,导轨有轻微形变……”他口中报出一连串的数据,其精准度甚至超过了最精密的仪器。
在程廷华的指导下,机床被重新调试,加工出的零件终于达到了设计要求。
周明看着这一幕,心中一片明悟。
武道与工业,在此刻完美交融。
程廷华的“秩序之势”,成了比任何仪器都更精准的标尺。
这让周明对自己体内的能量网络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工业这台庞大的机器,也遇到了自己的“通脉”瓶颈。
也就在这时,星火主城的工务部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一份加密电报,正从主城发往全国各大工业基地。
【绝密:工务部报告——新一代“乙型”发电机组核心技术攻关成功,发电效率较“甲型”提升三倍。然,该发电机对主轴承钢的强度、韧性及耐高温性提出极高要求,现有“百炼钢”技术已达瓶颈,无法满足生产需求。请求技术指导。】
这份报告,与周明在津门的观察不谋而合。
周明沉吟片刻,并未直接给出解决方案。
他走到一处电报局,提笔写下一份手稿,内容正是他刚刚整理出的。
关于“如何以特定频率的劲力震荡,在微观层面改变金属晶格结构,从而提升其宏观物理性能”的理论。
他将这份手稿,以最高加密等级,发给了远在星火主城的张为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要让这个他亲手缔造的体系,学会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做完这一切,周明的心情豁然开朗。
夜幕降临,他漫步在新建的工人社区。
一排排红砖楼房,窗户里透出温暖的灯光。
社区食堂里热气腾腾,工人们辛苦了一天,在这里享受着免费而丰盛的晚餐。
公告栏上,张贴着最新的“技工等级评定”与“贡献券”排行榜,每个名字后面,都代表着一份努力与一份希望。
周明看到,虽然劳作辛苦,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昂扬的精气神。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每一滴汗水,都在为自己和家人,浇筑一个更好的未来。
他站在这万家灯火之中,听着远处工业区传来的、如巨人心跳般的轰鸣,心中一片空明。
这庞大的工业体系,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那亿万吨的矿石,是它吞下的食物。
那千百座高炉,是它造血的脏腑。
那奔流不息的钢水,是它滚烫的血液。
那纵横交错的铁路,是它强健的经脉。
这份庞大的感悟,如一股暖流,涌遍周明全身。
他感到,自己体内那些与五脏运化、气血生成、力量传递相关的无数微末络脉,在这工业巨人的“心跳”声中,被点亮!
通脉之境,再进一步。
喜欢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