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6月末的西北交大校园,被一层无形的紧张氛围包裹着。期末考试的倒计时牌立在教学楼前,鲜红的数字一天天递减,往日喧闹的林荫道上,如今满是抱着书本匆匆而过的身影,连食堂里的交谈声,都变成了“这道高数题你会解吗”“政治经济学的重点划了没”。
男生宿舍里,更是一派“战时”景象。马志强把课本摊在床板上,嘴里念念有词地背着重难点;阿布对着《哲学》笔记抓耳挠腮,时不时用笔尖戳戳太阳穴;王建军则闷头刷题,草稿纸堆得像座小山头。唯有秦宇轩的桌前,虽摆着厚厚的教材,却不见慌乱——他正按着自己梳理的复习提纲,有条不紊地翻看。
“宇轩,你这复习速度也太快了吧?”马志强抬头见他已翻完半本《政治经济学》,惊得合不拢嘴,“我昨天背了一晚上的章节,你看一遍就记下来了?”
秦宇轩笑了笑,指尖划过书页上的标注:“就是提前把知识点按逻辑串起来了,比如把‘商品价值’和之前帮徐叔算的面馆成本结合着记,记得就牢些。”这法子是他在经营面馆时琢磨出的,将零散的理论与实际案例归成体系,效率自然高了不少。
为了集中精力应对期末考,也为了能更稳妥地帮衬面馆,秦宇轩一周前便找陈老师辞了图书馆的义工工作。“陈老师,期末课程紧,我想把心思全放在复习上,也得常去帮老乡照看面馆,实在抽不开身再兼顾这边的活儿了。”他语气诚恳,将自己的规划和盘托出。陈老师看着他眼底的笃定,又知他向来踏实,爽快应道:“学业和正事要紧,不用挂心这儿,你只管安心忙自己的。”
没了图书馆的牵绊,秦宇轩的时间安排得更紧凑:清晨六点到教室,利用头脑最清醒的时段攻克高数、哲学难点;上午上课跟着老师的思路查漏补缺,把课堂重点快速记在小本子上;下午留出两小时去面馆,帮徐叔核对采购清单、核算当日营收,用数学逻辑优化食材储备量,其余时间全扑在复习上。
这天下午,秦宇轩刚到面馆,就见徐建国正对着一堆单据皱眉:“宇轩,这周黄米进了两百斤,会不会剩太多?”他接过单据,拿起笔快速演算:“徐叔,按上周销量增长趋势,这个量正好,周末是客流高峰,少了容易断货。”清晰的数字和推导过程让徐建国瞬间放了心,连忙催他:“快回学校复习,这儿有我和老张呢,不用你多操心!”
回校的路上,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边的法桐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秦宇轩心里清楚,辞掉图书馆的工作不是妥协,而是取舍——期末考关乎学业根基,面馆的经营关乎他和徐叔的生计,这两件事才是当下最该聚焦的重心,与其分散精力顾此失彼,不如沉下心把重要的事做扎实。
宿舍的灯亮起来时,秦宇轩已开始做高数模拟题。笔尖在纸上流畅游走,复杂的公式在他脑海里清晰浮现,连最难的应用题,都能快速找到解题思路。王建军抬眼瞥见他笔下的答案,愣了愣,随即低下头,刷题的动作却慢了几分。
“宇轩,明天《数学分析》的复习,能不能带我过一遍重点?”阿布凑过来,语气带着恳求。
“没问题,今晚我把高频考点整理出来,明天一早咱们在教室碰头。”秦宇轩爽快应下,丝毫没因复习紧张而推脱。
夜深了,宿舍里的灯光渐次熄灭。秦宇轩躺在床上,脑海里快速过了一遍当天复习的内容,没一会儿便沉沉睡去。他从不熬夜刷题,知道养足精神才能保证效率。窗外的月光温柔地洒进来,照在他桌边的复习提纲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藏着他对学业的敬畏,也藏着对生活的清醒规划。
1978年的考前岁月,虽忙碌却有序。秦宇轩像个精准的舵手,在复习与面馆之间稳稳掌着方向,用清醒的取舍和高效的行动,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铺就了一条扎实的路。
喜欢寒门的仕途传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寒门的仕途传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