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
新一期的《时代周刊》全球同步发售。
一架私人飞机降落在矿区的临时跑道上,舱门打开,运下来的不是援助物资,而是三大箱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杂志。
卡隆博将军亲自带队迎接,那神情,仿佛在迎接失散多年的圣物。
他将一本崭新的《时代周刊》,像捧着摩西的石板法典一样,双手恭敬地,递到了孙连城面前。
孙连城低头看去。
封面上,是他自己的侧脸。
照片的构图极具匠心,背景是那棵古老的猴面包树,他盘腿坐在地上,面前是那副他根本看不懂的围棋棋盘,眼神凝视着远方,神情淡漠而悠远。
在摄影师的镜头和后期的调色下,他那张写满了“不想上班”的疲惫脸庞,被渲染出了一种洞悉世事、超然物外的圣人气质。
然后,是标题。
那行鲜红的英文字体,硕大,加粗,笔画扭曲,像一道狰狞的伤疤,深深刻入孙连城的视野。
《什么都不做的人,如何改变了一切?——来自东方的寂静革命》
(《什么都不做的人,如何改变了一切?——来自东方的寂静革命》)
孙连城的呼吸骤然停滞。
世界,在他眼前,失去了声音。
完了。
芭比q了。
这下彻底被架在烧烤架上下不来了。
他不是骗子,不是神棍,不是精神病。
他是革命导师。
孙连城眼前一黑,差点当场表演一个原地飞升。
老王和老张激动得满脸通红,捧着杂志,像是捧着自家孩子考上清华的录取通知书,手都在抖。
“书记,您看,您看!世界……全世界都在学习‘孙学’啊!”
“这……这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这场由萨拉·詹金斯掀起的风暴,其威力远超孙连城的想象。
文章没有纠结于那些无法解释的“神迹”,而是另辟蹊径,将孙连城的一切行为,都解读为一种名为“无为而治”(wu wei)的东方哲学在现代社会的终极实践。
“他从不强迫,只是引导。”
“他从不命令,只是示范。”
“在一个人人都在拼命‘做加法’的内卷时代,孙连城用他的‘减法’,为这个过度干预、过度焦虑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性。”
文章一出,全球轰动。
“孙学”(the tao of Sun)这个词,一夜之间成了推特和脸书上的热门标签。
华尔街的交易员们,在分析完K线图后,开始煞有介事地讨论“潮汐与月亮”的关系,试图从孙连城的语录中找到财富密码。
硅谷的cEo们,在996和裁员之间,开始引入“太极滚球”作为团建活动,并将其命名为“低熵管理”,声称能降低团队内耗。
好莱坞的编剧们,更是连夜赶稿,一部名为《东方圣人行在非洲》的传记电影项目火速立项,据说影帝小李子已经表达了强烈的出演意愿,正在努力学习中文和练习盘腿。
一种荒诞的、全球性的狂热,以孙连城为中心,病毒般扩散开来。
而这场狂热的顶点,是来自国内的一通电话。
电话是北莞市委书记亲自打来的。
线路经过多次转接,声音有些失真,但赵东来那洪亮、激动、充满了抑制不住骄傲的声音,还是清晰地传了过来。
“连城同志啊!”
孙连城拿着话筒,感觉自己手里握着的是一枚刚拔掉引信的手榴弹。
“我看到了!我们都看到了!《时代周刊》!你,是我们北莞市的骄傲,是我们国家的英雄!”
书记的声音激昂,尾音都带上了几分颤抖。
“你没有辜负组织对你的期望!你用最朴素的东方智慧,给那些西方人好好上了一课!什么叫软实力?这就叫软实力!你为全球治理,贡献了无价的‘中国方案’!”
“连城同志,组织上为你记大功!特等功!”
“等你回来,我亲自去机场接你!”
孙连城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发紧,一个字都挤不出来。
回来?
回不来了。
这泼天的功劳簿,已经厚得能当防弹衣了,他这辈子都别想从上面下来了。
他甚至能想象到,等他“荣归故里”,迎接他的不会是纪委的审查室,而将是铺天盖地的鲜花、掌声和闪光灯。
他会被塑造成一个活着的丰碑,一个行走的宣传符号。
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各种报告会上,分享他是如何“无为而治”的。
那种日子,比在非洲挖矿,还要恐怖一万倍。
挂掉电话,孙连城像个断了线的木偶,瘫坐在椅子上。
外面,是“孙学坎巴研究小组”欣喜若狂的庆祝声。
卡隆博将军、老王、老张几个人围在一起,手里拿着好几份传真。
“企鹅兰登书屋!他们开价三十万美金,要买断我们《孙学原理解析》的全球版权!”
“斯普林格也来了!他们是学术出版社,说要把我们的研究,作为社会学和管理学的重要文献出版!”
“将军,您那篇《熵减理论在现代军事管理中的应用初探》,被《外交政策》杂志看中了,想约您写一篇专栏!”
“都是先知的荣光!”卡隆博将军黝黑的脸上,泛着神圣的光辉,“我们只是记录者。我们要把先知的思想,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看到坐在板房门口失魂落魄的孙连城,立刻停止了讨论,脸上露出崇敬而理解的神情。
“看,先知就是先知。”老王压低声音。
“面对如此巨大的荣誉,依然心如止水,不为所动。这才是真正的‘无我’之境。”
老张深以为然地点头:“名利于他,皆是浮云。”
孙连城听着他们的议论,只觉得一股凉气顺着他的脊椎骨爬了上来。
他把自己关进了板房里,反锁上门。
他坐在地上,面前摊开着那本印有自己头像的《时代周刊》。
他看着封面上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窒息感,从四面八方涌来,挤压着他的每一寸神经。
他完了。
他不是没能回家,他是被永久地流放了。
只不过,这个牢笼的名字,叫“荣耀”。
他被钉在了世界历史的耻辱柱上,但那根柱子,被所有人当成了丰碑来朝拜。
他逃不掉了。
就在他沉浸在无尽的黑暗与绝望中,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彻底画上句号时,帐篷的门帘,被轻轻掀开了。
一道身影无声无息地闪了进来。
那股熟悉的,混合着汗水与高级香水味的侵略性气息,再次蛮横地钻入鼻腔。
伊莎贝尔。
她似乎刚刚结束了一场高强度的夜间格斗训练。
身上那件短得不能再短的黑色工装背心,下摆紧绷在肋骨下方,毫不吝啬地露出一大片紧实平坦的腰腹。汗珠顺着她小麦色的肌肤滑落,勾勒出刀刻般清晰的马甲线,最终没入低腰迷彩裤那危险的边缘。
她双臂抱在胸前,这个姿势让她本就惊心动魄的曲线更显挺拔,臂膀上流畅的肌肉线条充满了野性的力量感。
她就像一头在月光下舔舐爪子的雌豹,性感,危险,又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惬意。
她手里,也拿着一本《时代周刊》,卷成一个纸筒,轻轻敲打着自己的掌心。
她斜倚在门框上,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地上那个失魂落魄的男人,蓝宝石般的眼睛里全是玩味的笑意。
“哟,这不是我们伟大的‘哲学王’,全球畅销书作家,诺贝尔和平奖的有力竞争者,孙连城先生吗?”
她的声音慵懒中带着调侃,“怎么?当上世界偶像的滋味,不好受?”
孙连城没理她,像一摊烂泥一样,瘫在地上,双目无神地盯着天花板。
伊莎贝尔走过来,蹲下身,将那本杂志扔在他面前。
她的脸凑得很近,孙连城甚至能闻到她发丝间清爽的洗发水味道,和皮肤上淡淡的汗味。
“我真想撬开你的脑袋看看,”她伸出一根手指,指尖带着一丝冰凉的触感,轻轻点了点孙连城的额头。
那触感,像电流一样,让孙连城的身体微微一颤。
“看看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做到,用最消极的态度,把事情搞到这种举世震惊的地步的?”
他终于有了反应。
他缓缓转过头,看着近在咫尺的那张精致又充满野性的脸,看着那双仿佛能看穿一切的蓝色眼眸。
他突然笑了。
那笑容,充满了疯狂,充满了决绝,也充满了某种大彻大悟后的癫狂。
“你说的对。”
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
“是该结束了。”
他猛地从地上一跃而起,动作之敏捷,连伊莎贝尔都愣了一下。
在伊莎贝尔困惑的注视下,孙连城从床底下拖出一个破旧的皮箱,从里面翻出他那本视若珍宝的硬壳笔记本。
笔记本的封面上,是他亲手写下的六个大字:《甩锅的方法论》。
他翻到崭新的一页,拿起桌上的钢笔,笔尖在纸上停顿了片刻。
然后,他抬起头,看向窗外那片无尽的非洲夜空,眼神中燃烧着一种玉石俱焚的火焰。
既然你们都把我当成神。
既然你们都不给我活路。
那我就……
做一件真正的,只有神才能做到的事情吧。
他低下头,一笔一划,力透纸背地,在崭新的书页上,写下了标题。
《终极方案:飞升》
喜欢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