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年末时节,秦皇扶苏验收东陵侯邵平农事,继而推广关内,以为增产。另出京西巡,以为西羌月氏盟约及宝马贸易之事。
近的前来,见礼完毕,司徒博彦乃先言道:“小子出昭武西行,见一奇物,特献于吾皇。”
秦皇扶苏不解,入手一观,似一荚果,螺旋状,中无孔,内有种,十数粒,色棕黄。不解其意,乃抬头待其解释。
司徒博彦亦为直接,回道:“小子行于他国,见当地用此种开花结果,生长植物,繁育马匹。”
秦皇扶苏暗惊,复问道:“宝马饲料?”
司徒博彦颔首,答道:“当地确实有言,马嗜苜蓿。”
秦皇扶苏欣喜若狂,继而复忧,问道:\"既然异国之物,可能适宜本土?\"
司徒博彦对曰:“以其地气候水文,河西当无异常,至于云中九原,河南乌桓,略有差异,应无大碍。至于中原,粮种之地,固本之基,不能因马政而害农,故种植不宜过甚,若有所需,择地少量,应付难局,当无大碍。”
“另此人乃大宛国人,吾二人高薪诚聘,游说其家族数十人,一并前来,以为教导,增益其事。”
见得秦皇扶苏转视,来人有以行礼,并以问候。然其礼怪异,言语不明。喜于苜蓿之用,秦皇扶苏亦不以为意,反满心欢喜,甚爱其人。
有以思索,不顾寒冷,秦皇扶苏乃急令,调搜粟都尉邵平,太仆及典客,及于太学跟学东陵侯邵平之茂才,一并前来,先以河西,尤其武威金城为重,试以种植,待得有成,复之云中九原,河套乌桓等地,利全国马政。
有以安排,秦皇扶苏大为欣慰,欲对话来人,以为勉励,然语言不通,有以犹疑,贸然召月氏人以为翻译,恐事反不美。
见秦皇犹疑,陈平乃开口言道:“若吾皇欲言于来人,臣或可助力一二。”
秦皇扶苏闻言大喜,问道:“卿能言其国言语?”
陈平对曰:“臣至大宛国,并未再往前行,居留期间及其后回返,均学于此人,至于今日,略通其言,能对答一二,至于更多,尚力有不逮。”
言毕,以异言对答于来人,辅以手势,以为交流。来人亦作答回应。
见果能沟通,秦皇扶苏乃言道:“卿告于此人,苜蓿之事,当竭力而为。若有所成,大功于国,不吝厚赏。”
陈平有以言说,来人乃复言于秦皇,再复施礼,此次竟为跪拜大礼。
见得奏效,秦皇扶苏乃赏以重金,以为宽慰。
待得大宛来人退出,秦皇扶苏请贰人归坐,言语西行见闻,以增阅历。
陈平代答道:“自昭武城西出,逾千里而出河西之地,期间有以戈壁绿洲,其行拾数日。待得出境,穿越大漠,经楼兰(罗布泊)、龟兹(库车)、疏勒(喀什),翻越葱岭,方至乌孙,过乌孙即抵大宛。自出河西,至于其地,有以二月,其行于七千里。至于更西,因以约定回返,并未再及,然听闻其西,尚有他国,譬如康居,譬如安息,再及更西,闻有大海。如此而言,自此地往西,万里之遥,尚不及海也。天地之大,奇哉!”
陈平有以感慨,司徒博彦续曰:“行于其间,人种文化有以不同,吃食饮用,亦各有差,穿衣行马,殊异中原。至于语言,各是千差万别,各行其事。尚幸有以商旅,并以向导,通晓语言风俗,以利贸易。”
秦皇扶苏听得此言,亦为惊愕,自西行月氏提出,其亦曾着咸阳博士查询相关傅籍,然并未有所明言记载,偶言胡商,亦不清晰。及至此次得见宝马,始有西巡之举,不期所谓西域,至于更西,竟如此辽阔,不亚中原幅员。思索之间,有以出神,然神情气质,较先前仿若有以变更,愈加淡然,益加超凡。
三人有以感慨,即而回神,复议今日之局。无有外人,秦皇扶苏亦不掩藏,言及今下北边近况。自昭武至武威、金城、河南地、高阙,再至乌桓,箕子朝鲜。军民纷纷,各有劳作,各有驻守,朝中已有怨言,谏言黔首不安。
闻得韩信所为,司徒博彦亦有惊愕,昔日西行之前,有以委托,公乘阳庆应以北行,以为探路。一日得讯,恐北境战事,刻不容缓。今竟启衅箕子朝鲜,不惧战机贻误,不得北上乎?
然反思之间,听闻秦皇扶苏所言水师之事,又诸侯分掌水师之中南二域,复明秦皇及韩信所虑,亦明其未雨绸缪之忧。
闻得秦皇所忧,阳武侯陈平乃谏言道:“臣等有此西行,始识货物异地相贵之理。吾中原大地,尤以大秦,重农抑商,固本培元,自古共识。今日丝绸得易宝马,确超乎想象。既然有效国事,不如兴此业而富国,继而强军,缓黔首困,以为安定。”
司徒博彦闻言,亦谏言道:“国内可贸易者,万千种类,各郡皆有,各有不同。不若以少府为执掌,仿以盐铁之事,实行国营官办,各郡有以收购,并入咸阳,统筹规划。或于咸阳售卖,或运抵昭武交易。至于更远,鞭长莫及,暂且不顾。待得国内清平,再言后续。”
秦皇扶苏闻得少府增事,有以欣慰,有以犹疑,缓缓开口道:“少府之富,富在皇家。治栗内史之富,富在官府。盐铁之事,自古有例,百官不好辩谏。朕亦明言少府,沟通二丞及治粟内史,输财以利匈奴事。若通商之事,再置少府,恐百官不解而谏言纷纷矣。不若归于官府,直用其财而利国事。”
见得秦皇扶苏有此胸怀见识,二人相视,亦为欣慰。有以思索,陈平乃续言道:“财货置于皇家或是官府,确实尚需慎重。”
“皇家之财货,私财也。其用尤赖君主之情操。若私于皇家事,或置阿房,或兴骊山,一则恐万万财不及也,二则亦有坏私德而招怨黔首之患。若公于官府,则成惯例,但凡有以困厄,即伸手索取,一日不予,自惹朝堂怨怼。”
司徒博彦,有以思索,随口言道:“是极,皇家之财货,私财也,代际相承。今皇再世,英明神武,治世爱民,勤于公室,有以遗财,馈赠后世;然数代之后,有以不肖,穷兵黩武,大兴土木,挥金如土,恐数年之间,无得有存,贻害后世。”
言语之言,思绪随心,方欲续言,忽闻陈平抢言道:\"官营通商之事,归于少府,自为妥当。至于官府,仿现今盐铁制,由官府提议,少府划拨,以为国计民生大事。为今之重,以臣之言,不若邀西域万国,共贸昭武城,自为大利。\"
喜欢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