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女官银镯一事的相关后续后,沈知微站在尚仪局的雕版前,指尖划过新刻的字痕。墨香浓重,几十名女官低头忙碌,纸页翻动声不绝于耳。她刚下令加印五百份《医士录》,内侍便快步进来,捧着一个红绸包裹。
“皇后娘娘,冀州快马送来的。”
她接过,解开绳结。一把油纸伞缓缓展开,伞面用金线绣满密密麻麻的名字,中央四个大字清晰可见:仁政如春。
她没说话,只将伞轻轻托在手中。这伞不是贡品,不是礼器,是百姓一针一线缝上去的。她让人把伞挂在凤仪殿正厅最显眼的位置,不必遮掩,也不必收起。
“让所有人都看得见。”她说。
消息传得很快。不到两个时辰,宫里宫外都知道了。有人议论说这是拍马逢迎,也有人说这是民心所向。乾清宫那边传来话,裴砚看了伞的图样,只回了一句:“挂得好。”
她没去谢恩,也没多言。转身调出各州府三日来的施药记录,一页页翻看。药材发放数量、医师值守名单、病患登记册,她一条条核对。有地方报上来的数字对不上,她立刻批了红字,命巡按御史去查。
到了午时,她去了御花园。裴砚已在亭中等候,手里拿着两份奏折。
“江南太医署报,疫区死亡率比去年降了七成。”他递过来,“怀远镇那边,六成报名武试的女子,都曾在医馆治过伤。”
她接过看了片刻,还给他。
“他们活下来,才会愿意站出来。”她说,“我们救的是人,也是将来。”
裴砚沉默了一会儿。他一直担心国库撑不住,怕世家借机发难。可现在看到这些数字,他知道这事压不下去了。
“三个月。”他说,“若接下来还是这个势头,我亲自下诏,把医馆纳入常制。”
她点头。“不用等三个月。只要百姓认这个理,我们就不能停。”
远处宫墙下传来声音。有人跪在宫门外,举着牌子,喊着“皇后仁德”。还有人带着孩子,说是医馆救了他们的命。守门的侍卫没有驱赶,只是默默让开了路。
风从园子那头吹过来,带着暖意。他抬手拂了下她的发梢,动作很轻。
“你总能把冷的东西做热。”他说。
她没笑,也没答。只是看着亭外。一群宫女正抱着新印的《医士录》往各宫分发。有个小宫女不小心摔了一跤,书散了一地,马上有人跑过去帮忙捡。她们的动作很急,但脸上有光。
天黑前,她回到凤仪殿偏殿。北狄商队的人已经在外候着。她以赐药为由请他们入宫,亲自接见。
商人首领是个中年男人,胡子花白,穿着厚实的皮袍。他双手接过药包,嘴里说着感谢的话。
就在他低头那一瞬,她启动了心镜系统。
三秒。
“大周连敌人都救……百姓心都拴死了……不可战,不可战!”
系统在脑中响起提示音:“目标心底声音极度惶恐,评估:短期内无入侵意图。”
她收回视线,神色未变。
“这批药,你们带回去。”她说,“告诉你们的人,医者不分疆界。只要有人病,我们就治。”
商人抬起头,眼里有惊也有疑。但他没推辞,只是重重磕了个头。
“谢皇后。”
她命人再加两箱药,另附一封信,写的是“医者仁心,不分疆界”。信不用盖印,也不用落款,就这么随药包一起送出宫。
夜深了,其他人都退下。她独自坐在灯下,翻看北狄商队离宫的记录。名字、人数、携带物品、出城时间,全都记在册上。她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确认没有遗漏。
裴砚派人来传话,说明日早朝要颁嘉奖令,表彰第一批推行医馆的地方官。
她应了,却没动。
窗外月光斜照进来,落在桌角那份记录上。她伸手摸了摸纸面,指尖停在“药包加倍”四个字上。
这时,一名内侍匆匆进来。
“启禀娘娘,北境急报。”
她抬头。
“怀远镇外十里,发现一支北狄小队,原打算偷运药材出境,被边军截下。他们说……是听说大周免费施药,想带些回去救人。”
她盯着内侍的脸,没立刻回应。
“人呢?”她问。
“押在镇牢,等候发落。”
她站起来,走到窗前。夜风从缝隙钻入,吹动烛火。火光一闪,映在她眼底。
“放了。”她说,“药给他们一半。告诉他们,想活命,就别打仗。”
内侍愣住。“这……是不是该先禀报陛下?”
她回头看他。“你现在就去办。天亮前,我要看到他们出关。”
内侍不敢再多问,领命退出。
她重新坐下,翻开另一本册子。这是明日要呈给裴砚的各地医馆扩建计划。她拿起笔,在北境三州那一栏画了个圈。
笔尖顿了一下。
她想起白天那个商人接过药包时的表情。不是感激,是怕。怕大周太稳,百姓太安,敌人连动手的机会都没有。
这才是真正的胜。
她合上册子,正要起身,外面又传来脚步声。
这次是裴砚身边的近侍。
“陛下说,嘉奖令已拟好,明日早朝宣读。他还说——”近侍顿了顿,“您若累了,不必熬夜。”
她摇头。“我不累。”
近侍退下后,她走到门口,望着漆黑的宫道。那边通往乾清宫,灯火还亮着。
她知道他在等结果。
她转身回屋,重新打开册子,在圈出的三州名字旁写下三个字:快、准、稳。
笔尖落下时,墨迹微微晕开。
喜欢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