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楼的“凌云阁”雅间,此刻门户紧闭,窗外竹影摇曳,室内檀香清幽,与楼下大堂的喧闹鼎沸恍若两个世界。厚重的门帘与墙壁阻隔了所有杂音,只剩下茶釜中泉水将沸未沸时发出的、细微如松风的轻鸣。
薛斩亲自引着李世民进入雅间,王德与两名护卫则默契地留在了门外,如同两尊沉默的门神,确保无人打扰这室内的密谈。
雅间内,之前酒菜的痕迹早已被清理一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素雅至极的茶具。并非金银玉器,而是一套釉色温润如雨后天空的“雨过天青”瓷,茶盏胎薄如纸,隐隐透光,与薛斩此刻拿出的那罐据说产自蜀中蒙顶山、早春采摘的“石花”贡茶相得益彰。这一切布置,清雅中透着不俗的品味,既不显奢靡,又恰到好处地彰显了主人的诚意与格调。
“贵客请上坐。”薛斩躬身示意,态度恭敬却不卑微。
李世民微微颔首,在那张主位的紫檀木扶手椅上安然坐下,目光再次扫过这间雅室,最后落在正在熟练地进行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等一系列茶道程序的薛斩身上。年轻人的动作行云流水,专注而沉静,与诗会上那个挥毫狂歌、后院中那个机警果决的形象似乎又有所不同。
“薛东家这手茶道,亦是精湛。”李世民淡淡开口,打破了室内的寂静。
“贵客谬赞,不过是些微末技艺,聊以怡情罢了。”薛斩头也未抬,声音平稳,将碾好的、细如粉尘的茶末投入已然“蟹眼”连生的沸水之中,用竹筅轻轻搅动,茶香随着水汽氤氲开来,“蒙顶石花,性寒味甘,最宜用这天青瓷盏,可观其色,可品其韵,请贵客一试。”
他双手将一盏刚刚点好的、茶汤青碧、沫饽如积雪的茶汤,奉至李世民面前。姿态无可挑剔,仿佛面对的只是一位真正值得尊敬的品茶大家。
李世民接过茶盏,指尖感受到瓷器温润的触感和茶汤恰到好处的热度。他并未立刻饮用,目光却如同实质般,落在薛斩低垂的眼帘上。
“薛东家,”李世民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适才在楼下,闻听食客议论,皆言东家诗才惊世,更兼仁厚之名,善待下人,急公好义。却不知,东家为何甘于这市井商贾之业,而非科举晋身,报效朝廷?”
他没有绕圈子,直接问出了这个盘旋在他心头许久的问题。这也是外界对薛斩最大的不解之处。
薛斩闻言,缓缓直起身,迎向李世民那探究的目光。他知道,真正的考校,此刻才刚刚开始。他脸上并无被冒犯之色,反而露出一抹坦然的、甚至带着几分执拗的笑容。
“回贵客,”薛斩声音清晰,不卑不亢,“薛某以为,报效朝廷,未必只有科举一途。士农工商,四民皆为国本。商贾流通货物,便利民生,缴纳赋税,充实国库,其利国利民之处,未必便逊于皓首穷经。薛某开这兄弟楼,能使数十伙计安居乐业,能使往来食客饱腹欢颜,能使周边农户、渔夫、屠户之货有所销,所纳之税,或可铸一箭一矢,助边关将士守土安民。此等实事,在薛某看来,未必便比那纸上谈兵、空言道德来得虚妄。”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更何况,薛某深信,‘格物’之力,可穷究万物之理,若能善加利用,其所能创造之价值,或远超寻常经营。区区一间酒楼,不过是薛某验证心中所思、践行‘格物致用’之道的一处试验田罢了。”
“格物致用?”李世民重复着这个词,眼中精光一闪,“便是你烧制那‘琉璃’的依凭?”
终于提到了琉璃!薛斩心中了然,知道这才是今日这位“贵客”真正的来意。
“正是。”薛斩坦然承认,他转身,从雅间角落一个不起眼的、带着暗锁的紫檀木匣中,取出一物。那物件用一方深紫色的柔软丝绸覆盖着。
他双手捧着那物件,走回桌前,将其轻轻放在李世民面前的桌面上。
“此物,便是薛某近日,依据‘格物’之理,反复试验,偶有所得之作。”薛斩的声音带着一种平静的自矜,“或可入贵客之眼,还请品鉴。”
说着,他轻轻揭开了那方深紫色的丝绸。
刹那间,仿佛有一束无形的光,自那丝绸下迸射而出!
雅间内光线并不算明亮,但就在那丝绸揭开的瞬间,整个房间似乎都为之亮堂了几分!
只见桌面上,静静地摆放着一只琉璃碗。正是那第一只成功烧制出的、深邃如海洋晴空的蓝色琉璃碗!
它通体晶莹剔透,毫无瑕疵,碗壁匀薄,在室内光线下,折射出梦幻般、流动不息的光泽。那蓝色,纯净、浓郁、沉静,仿佛将万里无云的碧空与最深的海沟之色融为一体,美得令人窒息,带着一种不属于人间的、近乎神迹的瑰丽!
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甚至在脑海中想象过程咬金描述的场景,但当李世民亲眼看到这实物时,他的呼吸依旧不由自主地停滞了一瞬!
他身为帝王,见过的奇珍异宝何其之多!东海明珠,西域玛瑙,和田美玉,官窑瓷器……但没有任何一件,能像眼前这只琉璃碗一样,给予他如此直接、如此强烈的视觉与心灵冲击!
那是一种纯粹的、源于材质本身与完美工艺结合后所产生的、超越凡俗的美丽!它不像玉石温润,不像金银耀眼,而是一种通透的、流动的、仿佛拥有生命的光华!
李世民下意识地伸出手,指尖微微颤抖着,轻轻触碰那冰凉的、光滑无比的碗壁。触感温润而坚实,绝非易碎之物。他甚至可以透过那纯净的碗壁,清晰地看到自己手指的纹理。
“此物……果真……是你烧制而成?”李世民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难以掩饰的震动。他抬起头,目光如炬,紧紧盯住薛斩,仿佛要确认这年轻人是否在说谎。
“千真万确。”薛斩迎着他的目光,眼神清澈而笃定,“原料不过是寻常的石英砂、苏打、石灰等物,经由特定配比,于特制窑炉中,以高温熔炼,再经塑形、退火等多道工序,方可成型。其原理,与烧制陶瓷相似,然对温度、气氛、原料纯度要求更高,工艺更为繁复。”
他将烧制过程轻描淡写,但其中蕴含的技术难度,李世民即便不懂工艺,也能想象一二。化平凡沙石为无价瑰宝,此等手段,已近乎道!
“石英砂……苏打……”李世民喃喃重复着这些寻常无比的名词,再看向那只流光溢彩的琉璃碗,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这就如同有人说,用泥土和雨水烧出了黄金一般匪夷所思!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只琉璃碗捧在手中,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不仅是物理重量,更是其代表的价值),仔细端详着它每一个角度折射出的不同光彩。
“巧夺天工……真是巧夺天工……”李世民由衷地赞叹,他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薛斩,“薛东家,你可知此物现世,意味着什么?”
“薛某略知一二。”薛斩平静地回答,“其利,可敌国。其名,可动天下。”
“不错!”李世民将琉璃碗轻轻放回桌面,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他的眼神已然恢复了帝王的清明与锐利,但语气中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如此重器,掌握于你一人之手,是福是祸,你可曾想过?”
他终于问出了最核心、也最敏感的问题。这已不仅仅是好奇,而是关乎国本、关乎朝局稳定的考校!
薛斩能否驾驭这份足以颠覆现有财富格局的力量?他又将如何运用这份力量?
面对这直指核心、甚至带着一丝警告意味的提问,薛斩会如何回答?这将直接决定李世民对他的判断,以及……他未来的命运。
雅间内,茶香依旧,但气氛却陡然变得凝重而紧张起来。
喜欢贞观第一狂徒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贞观第一狂徒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