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户们面面相觑,无人应答。正当何秋耐心将尽时,一名佃户突然跪地哭诉:“求青天大老爷网开一面,莫再清田了!”
霎时佃户们纷纷跪倒磕头,齐声哀求:“求大老爷给条活路!”
这些人并非不知清田的好处,只是孔府在兖州势大,他们既怕清田后赋役仍由平民承担,又顾忌全家老小都攥在孔家手里。即便不帮孔府对抗朝廷,事后也难逃孔家报复。
何秋面色铁青,看着这些跪地哀求的佃户,既觉可怜又可悲。他们敢以平民之身助孔府对抗官府,却不敢倚仗朝廷之力反抗豪强。
待五百锦衣卫与两百学子集结完毕,何秋目光凌厉地扫视人群:“锦衣卫奉旨清田,阻挠者以抗旨论处,当发配充军!诸位想清楚,是回家静待清田完成,还是执意抗命?”
五百名锦衣卫肃立阵前,果然震慑住了佃户。民间向来视锦衣卫如虎狼,寻常百姓岂敢与之对抗?
正当佃户们萌生退意时,人群中突然窜出十余个声音叫嚷道——
“大伙儿别怕,法不责众,这帮狗官不敢把咱们怎么样!要是现在退了,往后苛捐杂税交不完,说不定又得挨饿受冻,过那种苦日子,你们甘心吗?”
一阵煽动,数千佃户又定住了心神。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以前的日子更苦,宁肯硬撑下去,也不让何秋清田。
何秋听见人群中有人蛊惑,杀心顿起,厉声大喝道:
“刚刚是谁妖言惑众、煽动民心?有胆的站出来与我当面对质!”
人群中传来阵阵嗤笑。
“当我傻吗?站出来让你杀?”
何秋冷笑一声,神色如冰:
“最后说一次——敢对抗清田者,杀无赦!”
王申一步踏前,兴奋地拔出腰间绣春刀。
身后锦衣卫也齐刷刷抽刀出鞘,连那些学子也纷纷抽出长剑。
这些知行书院的学生所佩并非礼器,而是能上阵杀敌的双手长剑。
自幼长在军中的张辅指挥同门,结成军阵,一步步朝佃户逼近。
锦衣卫留了数十人护卫何秋,其余人随王申冲杀上前。
双方距离渐近,不少佃户吓得想逃,生怕何秋真下杀手。
这时人群中又有人大喊:
“跟狗官拼了!”
不少佃户被煽动,犹豫着停下脚步,一些冲动的已举起锄头冲向锦衣卫。
“杀!”
王申冲在最前,一刀劈开佃户的锄头,身旁锦衣卫紧跟一刀,正中对方头颅。
张辅见已接战,令学子三人成组,各自为战,对付这群乌合之众颇有奇效。
不过片刻,冲在最前的佃户已被斩杀数十人。
眼见真的 ** ,溅了满身血的几个佃户惊恐大叫:
“官府 ** 啦!”
数千佃户顿时四散奔逃。何秋心硬如铁,对身边锦衣卫喝道:
“抓人!”
前方厮杀的锦衣卫与学子闻令停手,转而抓捕逃得慢的佃户,当场擒下五百余人。
没抓住的也逃不脱——何秋不信到了这一步,还有人能在锦衣卫手中嘴硬。
无论他们躲到哪,最终都难逃全家流放边陲的命运,一路生死难料。
第238章 孔府拿人
有了锦衣卫助力,清田顺利推进。陈墨闻讯,立刻赶往曲阜。
“山东按察使陈墨,前来拜访。”他递上拜帖。
门子不敢怠慢,含笑应道:
“请您稍候,我这就去通报。”
陈墨很快就被请入孔家会客室,稍候片刻,孔家终于有人露面,却仍不是孔希学,而是他的弟弟孔希玉。
孔希玉生得文质彬彬,但陈墨早知他劣迹斑斑,残害百姓的事没有少做。
孔希玉彬彬有礼地招呼道:“在下孔希玉,见过陈按台。”
陈墨心中不耐烦,仍不见衍圣公在场,孔家这些人真能作主么?即便孔希学被朱元璋下旨罢免爵位,也该有新袭爵的衍圣公出面。
他强忍怒意,脸上含笑问道:“孔先生好,不知衍圣公现在何处?”
孔希玉从容答道:“衍圣公刚刚袭爵,事务繁忙,眼下不便见客。”
陈墨不愿继续周旋,开门见山说道:
“锦衣卫指挥使何大人在兖州府清田,城外郊县有上千亩地据说是孔家的,何大人不敢轻忽。但清田事重,他分身乏术,特意托我来孔家一趟,请孔家出示田契,免得冤枉了贵府。”
孔希玉故作惊讶:“兖州府城也有孔家的地?我并不知情,或许是孔家别支所为。”
陈墨似笑非笑问道:“哦?不知是哪一房别支?总得请他们带着田契出面才是。”
孔希玉一脸无辜:“这需容我仔细查证。”
陈墨追问:“那要查多久?”
孔希玉摇头:“孔家支系繁多,实在说不准何时能查清。”
陈墨低头掩去眼中怒火,随即说道:
“既然如此,我请何大人先将田地收归官府,等候孔家旁支前来认领。若无人认领,便是无主之地,收归官有;若有人持契来领,自然归还,但若拿不出税票,还得补缴历年所欠田税。”
孔希玉张口欲言,却未出声。
陈墨故作好奇:“孔先生可有异议?”
孔希玉尴尬一笑:“或许是清田的人弄错了,兖州府那些地,应该不是我们孔家的。”
“那究竟是谁家的?”
孔希玉干咳几声,支支吾吾答不上话。见他这副模样,陈墨心中充满不屑。
他懒懒说道:“原来如此,那我得请何大人再仔细查证。告辞了,还要回去与他商议。”
孔希玉急忙挽留:“陈按台何必着急?听说您也是理学大家,不如留下交流几日?”
陈墨哪里算理学大师,当世公认的大家不过宋濂数人而已,孔希玉这记马屁拍得不是地方。
陈墨冷淡回绝:“不必了,衙中事务繁多,还是早些回去为好。”
陈墨深知朱元璋的态度,何秋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来山东岂会只为清田?孔家天真,他却一点也不天真。
几天后,何秋领着一众锦衣卫亲自来到孔府,孔希用匆忙出门相迎。
“何大人今日带这么多人来寒舍,不知有何贵干?”
何秋含笑答道:
“没什么大事。前些天清田时有佃户阻挠,我手下查明是孔家有人煽动,所以特来带人回去问问。”
孔希用闻言脸色发白,心中暗恼那些佃户竟将孔家供了出去,却只能强笑道:
“大人,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何秋盯着他说道:
“误会?孔先生莫非觉得我们锦衣卫办事不实?”
“这可是证据确凿的事,还请你不要妄加猜测。”
见拦不住何秋,孔希用只得跟在一旁,眼睁睁看着他带走了涉事的孔家人。
何秋当着孔希用的面将人拿下后,又对他说道:
“孔家乃是名门,莫要让几颗老鼠屎坏了整锅汤,还请转告衍圣公,务必修整门风。”
孔希用面上连声应承,心中却在暗骂:你一介锦衣卫,也配与我圣人之后谈论门风?
待何秋离开曲阜,孔希用急忙去找孔希学等人商议。
孔希学早已焦急万分,见他回来忙问:
“究竟怎么回事?锦衣卫怎敢如此放肆,直接进门拿人?”
孔希用沉着脸将经过说了一遍。
孔希玉怒道:“这是哪房做的蠢事!竟指使佃户与锦衣卫作对?是要害死我们孔家吗?”
孔希学面露尴尬——这事正是他暗中指使。他实在咽不下被夺去衍圣公爵位这口气,即便爵位传给了儿子,他仍心有不甘,便岔开话题道:
“锦衣卫虽经陛下清洗,如今却还有这般势力。不过不必太过担忧,他们应当不敢对孔家如何。”
“大不了我们上奏朝廷,想来朝中诸位大人看在先祖面上,也不会为难我们,锦衣卫终究会退让的。”
孔希玉愤愤不平:“难道就任由这群人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
孔希学默默点头。孔家已得罪了朱元璋,先前圣旨便是明证。若锦衣卫真要对付孔家,朝臣又能多说甚么?
“昏君奸臣啊!”
孔希用沉吟片刻,提议道:
“不如我们奏请陛下赐婚,求娶一位公主或郡主给言乐。如此与陛下结了亲,往后应当就不会再为难我们了吧?”
孔言乐正是孔希学之子,新袭了衍圣公爵位。
这个主意似乎可行,孔希玉思量后说道:
“我看可行,不如就让侄儿去京城走一遭?”
孔希学也同意了。反正孔言乐留在曲阜也无甚作为,不如让他去京城疏通关系。
年仅十五岁的孔言乐就这样被孔家送往京城,求见朱元璋请求赐婚。
没过多久,何秋又一次登门,并且直奔孔庙而去。
连孔希学也慌了神,兄弟几人匆忙带着少许人手赶往孔庙。
“快,再快点!”
孔家兄弟不断催促。
抬轿的轿夫累得直喘,也只能咬牙加快步伐。速度一上来,轿子颠簸得比骑马还难受,孔家兄弟几个吓得心惊胆战。
又赶了一段路,轿夫喘着粗气回禀:“大爷,孔庙到了。”
孔希学掀开轿帘,一眼望见前方围着一大群人,急忙命轿夫停下。兄弟几人快步走向孔庙,生怕出了什么乱子。
何秋带着一百多名锦衣卫站在孔庙门前,正与手持武器的孔家人对峙。孔家人不敢轻举妄动,只是拦住何秋不让他进庙,周围还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
何秋冷冷望着这群人,开口道:
“你们是想抗旨吗?莫非打算谋反?”
何秋此次前来,正是要拆除孔庙中的孔子雕像。如此大的动作,孔家人自然不敢放他进去。
至于围观的百姓,其中不少也姓孔,但正如明朝后期的宗室一般,血缘渐远,情分也淡了。
更何况,人总有混得好与不好的分别。那些境遇一般的孔氏子弟在曲阜如同主宗的奴仆,一直受他们剥削。听说何秋要来拆他们祖宗的雕像,这些人并不着急,反而乐呵呵地看热闹,就差没拍手称快。
倒是有些混得好的孔氏子弟,自发聚在一起,试图阻拦何秋。
孔希用气喘吁吁地跑到何秋面前,扶着膝盖大口喘气。
喜欢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