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几天,陈建国都在帮村民解决各种小事 —— 帮张寡妇修好了漏雨的屋顶,用的是现代的 “铺油毡” 法子,找了块旧油布,铺在屋顶上,再压上石头,这样雨就漏不进来了;教李大婶用现代的方法腌咸菜,先把菜晒半干,再用盐腌,放坛子里密封,这样腌出来的咸菜又脆又咸,能吃一冬天;甚至还帮铁匠设计了个 “省力风箱”—— 在风箱里加了个木片,拉起来更省力,铁匠试了试,说比以前快了一半,还特意打了把小刀送给陈建国,说 “陈先生,这刀你拿着,削木头、切菜都能用”。
枫溪镇的人越来越喜欢他,见了面都喊 “陈先生”,有的还会送点东西 —— 张寡妇送了双自己做的布鞋,鞋底纳得很密;李大婶送了罐腌咸菜,装在陶罐里;王婶送了个布老虎,说是 “保佑平安” 的。
这天中午,王婶挎着个篮子进来,篮子用洗得发白的蓝布盖着,一进门就喊:“陈先生,二柱,快尝尝我做的菜包子!刚蒸好的,还热乎着呢!”
布一掀开,韭菜馅的香味就飘了出来,包子一个个圆滚滚的,上面捏着褶子,像小元宝。陈建国接过一个,咬了一口 —— 韭菜很鲜,还放了点鸡蛋碎,味道很好,比城里早餐店的包子还香。
“好吃!王婶,您的手艺真好!” 陈建国忍不住夸道。
王婶笑得眼睛都眯了,坐在旁边的竹凳上,眼睛直打量陈建国,欲言又止,手指绞着围裙。
“王婶,您有话就说呗,别憋着,” 赵二柱看出她的心思,笑着打趣,“是不是又想给谁家牵线了?”
“可不是嘛!” 王婶眼睛一亮,凑过来压低声音,手挡住嘴,怕别人听见,“陈先生,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一个人在这儿,冬天没人给你煮热粥,衣服破了没人缝,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呗?是镇上的刘寡妇,人勤快,还会做针线活,家里还有二亩地,种的玉米够吃一冬天,以后你就不用愁吃穿了!”
陈建国嘴里的包子差点喷出来,赶紧摆手,呛得咳嗽:“王婶,您误会了,我有老婆,在外面呢!我不是一个人!”
王婶耳朵有点背,没听清 “老婆”,只听见 “外面”,还以为他说 “有老破车”,赶紧说:“有老破车没事!刘寡妇不嫌弃,她娘家还有驴车呢,以后你们俩赶车去赶集,一个赶驴车,一个开老破车,多威风!再说了,老破车坏了,还有驴车呢,不耽误事!”
院子里的村民都笑了,张大叔笑得最响,眼泪都出来了:“王婶,你这耳朵!陈先生说的是‘老婆’,不是‘老破车’!”
赵二柱笑得直揉肚子,蹲在地上,半天没起来:“王婶,您可别再闹笑话了,再闹陈先生都不敢见刘寡妇了!”
王婶这才反应过来,脸一下子红了,从脖子红到耳朵,拍着自己的耳朵:“哎呀,你看我这耳朵!真是不中用了!对不住啊陈先生,我不是故意的,我这就去跟刘寡妇说,别让她等了!” 说着就站起来,挎着篮子往外走,走了两步又回头,小声说:“陈先生,你别往心里去啊,我就是想帮你……”
陈建国也笑了,心里却暖暖的 —— 以前在城里,同事也总开玩笑给他介绍对象,可那时候他总觉得烦,觉得大家不理解他的压力,不明白他有家庭。可在这里,王婶的乌龙,却让他觉得是实实在在的关心,是怕他一个人孤单,怕他没人照顾。
下午,陈建国帮赵二柱整理药柜 —— 药柜里的草药以前很乱,找的时候要翻半天,现在陈建国用竹片做了标签,上面写着草药的名字和功效,比如 “甘草:清热止咳”“薄荷:清凉解暑”,贴在药柜的格子上,一目了然。
赵二柱看着标签,笑得合不拢嘴,手指摸着标签:“这样找药方便多了,以前总记错位置,有时候找一味药要翻半天,现在一看就知道,省了不少事!陈先生,你真是太厉害了!”
“都是小事,” 陈建国笑着说,把草药一一归位,“以后你抓药就快了,不用再着急了。”
正整理着,小丫跑进来,手里拿着个布娃娃 —— 娃娃是用碎布缝的,有红有蓝,头发是用黑毛线做的,还在娃娃的衣服上缝了片枫叶,用的是红线,针脚有点歪,却很认真。
“先生,这个给你。” 小丫把布娃娃递过来,声音有点小,“我跟王婶学了三天才缝好,这样你想家人的时候,就可以抱着它,像抱着家里的人一样。”
陈建国接过布娃娃,布料有点粗糙,却很软,抱在手里,暖暖的。他想起林慧以前也给他缝过钱包 —— 钱包是棕色的,用的是旧衣服的布料,针脚歪歪扭扭的,里面还放了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照片,他用了好几年,直到钱包破了都舍不得扔。
“谢谢你,小丫。” 陈建国摸了摸小丫的头,她的头发很软,像棉花,“这个娃娃很好看,我会好好收着的。”
小丫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像装了星星:“真的吗?那我以后再给先生缝个大的,比这个还好看!”
夕阳落在药柜上,标签反射着暖光,把草药的影子拉得很长。陈建国看着手里的布娃娃,又看了看门口的枫树苗 —— 小树苗已经冒出了一点绿芽,像个小拳头,充满了希望。他忽然觉得,在这枫溪镇,他不仅找到了回去的希望,还找到了另一种 “家” 的感觉 —— 有赵二柱这样的朋友,有小丫这样的孩子,有村民们的关心,有被需要的踏实,这就够了。
喜欢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