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绕山枫色淡,柴刀初试手生寒”,天刚蒙蒙亮,枫溪镇东头的晒谷场就聚了群人,村民们扛着柴刀、背着竹筐,要去后山砍过冬的柴火。陈建国扛着把借来的斧头,木柄还带着点潮气,他跟在队伍最后,心里直打鼓 —— 在城里别说砍柴,连换个灯泡都要找物业,这斧头在手里沉得像块铁。
“陈先生,你这握斧的姿势不对!” 走在前面的张大叔回头看见,赶紧停下来,粗糙的手握住陈建国的手腕,把斧头往他掌心推了推,“手要贴紧木柄,虎口对着刀刃方向,对准树干的纹路砍,不然白费力气!” 陈建国跟着调整姿势,试了试挥了挥,斧头晃了晃,差点砸到自己的脚,惹得村民们笑出了声。
到了后山,晨雾还没散,枫树林里飘着松针的清香。村民们很快散开,柴刀砍树的 “咚咚” 声此起彼伏,陈建国选了棵细点的枫树,按张大叔教的法子砍下去 —— 斧头只在树干上留下个浅印子,震得他胳膊发麻,虎口还隐隐作痛。他又试了两次,树干依旧没反应,额头上的汗却顺着脸颊往下淌。
“城里人力气小,别跟树较劲了!” 张大叔扛着捆柴走过来,笑得直拍大腿,“来帮我们捆柴吧,你脑子活,肯定有好法子!” 陈建国也不逞强,放下斧头去找藤条。他想起以前公司团建去户外,教练教过 “十字捆柴法”,赶紧找了几根长藤条,把柴摆成十字形,先捆住中间,再把四个角拉紧,最后打个活结,这样扛起来柴不会晃,还省力气。
“哎!这法子好!” 旁边的李大婶看了,赶紧学着捆,以前她捆的柴总松,走两步就掉几根,现在用陈建国的法子,柴捆得结结实实。村民们都围过来学,有的没看清活结怎么打,陈建国就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地上画步骤,连最笨的王大叔都学会了,还说:“以后捆柴再也不用怕掉了,陈先生这脑子,比我家小子的私塾先生还灵!”
中午休息时,大家坐在枫树下吃干粮。陈建国把自己的玉米饼掰成小块,分给没带够的小孩 —— 张大叔家的小石头接过饼,塞给他颗野山楂,酸得陈建国眯起眼睛;邻镇的小胖也递来颗烤栗子,壳都剥好了。张大叔看着他跟小孩们闹,忽然叹道:“陈先生,你虽然力气不如我们,却比谁都用心 —— 捆柴想着省力气,分饼想着孩子,这比啥力气都管用。”
下午下山时,陈建国帮着抬捆粗柴,柴枝蹭得他胳膊发红,汗湿透了粗布褂子,却一点都不觉得累。回到镇上,村民们把砍好的柴堆在济世堂门口,堆成个小小的柴山,还特意在最上面铺了层干枫树叶:“陈先生,这柴干得很,冬天烧火暖,你不用自己去砍了!”
晚上,陈建国坐在炉边烤火,柴火 “噼啪” 响,映得屋里暖烘烘的。他刚想摸怀表,怀表就轻轻发烫,林慧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带着点鼻音:“建国,今天降温,我给你买了件厚外套,藏在衣柜最上面,等你回来就能穿……”
陈建国把怀表贴在胸口,眼泪差点掉下来。以前他总觉得 “幸福” 是升职加薪、买大房子,现在才明白,幸福是村民堆在门口的柴火,是林慧惦记他冷不冷,是自己能帮别人出点力 —— 这些细碎的、带着烟火气的暖,比任何 “成功” 都让人踏实。
喜欢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