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号,京城依旧燥热。初秋的风里带着一丝干燥与浮躁,太阳悬在天顶,空气像被炙烤过一般,扑面而来的热浪让人忍不住冒汗。
王轩戴着帽子和墨镜,推开车门走下来的时候,心里不免感慨:又一次来到北电,这地方在他记忆里始终是个矛盾体——名声响亮,全国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可校园本身却袖珍得出奇。
校门外停满了车子,多是家长陪着孩子来报到的。一个个提着大包小包,手里攥着录取通知书,神色或兴奋,或紧张,或疲惫。
烈日下,随处可见打着遮阳伞的女孩,或是蹲在树荫里喘气的男孩。王轩混在其中,显得不算特别,但偶尔还是有人投来打量的目光。
帽檐压低,拿着录取通知书直奔报道处。队伍已经排得老长,大多数都是满脸稚气的新生,正兴致勃勃地和身边的人聊天,满怀对未来的憧憬。王轩排在队伍里,本想默默低调,可才过了一会儿,就有人认出他来了。
“诶,你是王轩吧?就是唱《童话》的那个!”一个女生小声惊呼。
周围瞬间安静了一下,接着大家的目光齐刷刷投过来。幸好这毕竟是北电,学生们见惯了明星,不像普通大学那样会彻底炸锅。
这会儿,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几乎不在校园,平日忙着在各个剧组、试镜现场奔波,早就没空在学校追星。
能认出王轩并凑上来说话的,基本都是和他一样初来乍到的大一新生,眼神里还带着兴奋和好奇。
“真的是你啊!没想到咱们成同学了。”
“以后有机会听到你唱现场嘛!”
几句调笑打趣,氛围倒显得轻松自然。王轩也不冷场,随口和大家聊了几句,笑容亲切,显得没有明星的架子。
这让几个新生好感倍增,不一会儿就围着他问东问西。
可王轩心里清楚,热情终究是新鲜感。等过段时间,大家被功课压得喘不过气,再加上各自的梦想被现实磕得头破血流,这些兴奋会迅速消退。
北电的残酷在于,它不是每个学生的舞台。许多人怀揣明星梦进来,可到毕业才发现——戏不是人人都能接到的。
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就是前车之鉴。他们大多在剧组门口蹲守,争取跑龙套的机会,一次次试镜被拒。
有的甚至熬了几年,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大红大紫的命。到那时候,要么改行,要么索性豁出去搏一把。
“豁得出去”的例子大家心里都有数——《色戒》的女主角。当年一脱成名,虽争议不断,却真真切切让她站在了聚光灯下。
可那是极少数人的奇迹,大多数人即使拼了命去赌,最后也不过是泯然众人。香江女星里,多少人愿意豁出去,可最后也没几个能捧红自己。
轮到王轩走到报名处时,他把通知书和身份证递过去。工作人员熟练地核对信息,又让他签了个名。等手续一一完成,王轩得到了宿舍的钥匙——404。
“宿舍二栋,自己上去就行。”工作人员淡淡说道,手里已经翻向下一份材料。
王轩点头,没多说,顺势收好钥匙。
拿到钥匙之后,他又被指引到教室去缴学费。北电的收费制度很简单,分两档——艺术类与非艺术类。艺术类一律一万一学年,非艺术类则分八千或六千不等。
这其中有些门道。大部分人以为北电全是表演、导演、编剧这些艺术专业,其实不然。
北电也有管理系,学的是影视管理方向,比如后来成名的郭凡,就是北电管理系研究生出身。
可不管是哪个专业,进了北电,大家心里最初的期待总归是与电影、舞台和光影相关。
王轩没犹豫,掏出卡刷了一万。伴随“滴”的一声轻响,他在心里暗暗感叹:对普通家庭来说,这学费绝对是一道门槛。
在这个年代,一万足以压垮不少工薪家庭。能来北电,意味着父母要么拼尽全力供孩子念书,要么家境宽裕,花费不算什么。
而很神奇的是,二十几年后,北电的学费竟然依旧维持在这个价位,几乎没有上涨。
乍看像是良心,可换个角度想,这一万的门槛在九十年代末、两千年代初,几乎刷掉了大多数普通学生。能闯进来的人,本身就已经过了一道筛子。
缴费完毕,手续算是正式完成。王轩走出教室,阳光依旧毒辣,汗顺着脖颈滑落。他摘下墨镜,远远看见校园里随处可见拉行李箱的学生,还有家长陪同叮嘱的场景,热闹而喧嚣。
不过与其他新生不同,他心里很清楚,自己不是单纯来这里追梦的。
他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作品和声望,北电对他而言,更像是一个身份的加持,是一块金字招牌,能为他在娱乐圈的下一步增加筹码。
而对于那些真正怀抱明星梦而来的同学,未来的路却注定布满荆棘。
交完钱,走出教室的王轩,心里没什么波澜,便直接驱车回了四合院。
这年头可不像后世那样,开学前就有班级群,大家在qq群里先混个脸熟,甚至没见面就能熟得跟老铁似的。等到开学第一天,再加上现实见面,就跟网友线下面基一样,兴奋得不行。
这些事这个年代当然不会发生,大伙都是进入大学才知道同学是谁。
对于重活一世的王轩而言,早已不是那个带着青春荷尔蒙去追逐梦想的少年。对他而言,上学,不过是走一条必经的道路,一个必然的台阶。
他真正关注的,从来不是同学之间的攀比与交往,而是这所学校背后所能提供的关系网、资源与通道。
唯一让他心里有些舒畅的,倒是一个消息:他们导演系的班主任,正是田庄庄。
这名字在普通人耳中也许没什么,但在华夏电影圈,那却是个真正的分量人物。
田庄庄,谁人不知?北电七八级的扛把子。那可是第五代导演的老班长。什么叫“第五代”?就是改开之后,北电第一批走上荧幕、拿起导筒的一群人。
往前的第四代,更多是受限于环境,能拍的东西不多;而到第五代,正好赶上风云际会,中外交流逐渐恢复,他们既有文艺情怀,又有国际视野,于是走上国际舞台,声名鹊起。
喜欢华娱从02驻唱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华娱从02驻唱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