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京城东街的石板路就被脚步声和吆喝声填满 —— 张记包子铺的蒸笼冒着白汽,排队的百姓从铺子门口绕到街角,掌柜的张老三穿着新做的绸缎褂子,手里拿着个小账本,边记账边喊:“别急别急!刚出笼的肉包、豆沙包,都是用葵花籽油拌的馅,香得很!”
铺子旁边的赵记自行车行更热闹,伙计们正忙着给新到的自行车组装车筐,几个百姓围着一辆浅蓝色自行车讨论:“这是特区新出的‘轻便款’吧?听说比之前的轻两斤,骑起来更省劲!”
“可不是嘛!” 赵掌柜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个铜铃铛,往自行车把上装,“这是从特区的工厂运过来的,一天能卖二十辆,比去年多了三倍!俺准备下个月在城西再开家分店,让城西的百姓也不用跑远路!”
东街的尽头,是家刚开的 “大炎火锅连锁店”—— 门口挂着醒目的红灯笼,上面写着 “特区秘方,全国连锁”,伙计们正把刚熬好的火锅底料搬进店里,香气飘出半条街。几个从外地来的商人站在门口,对着店铺的招牌拍照(用的是特区研发的简易相机),嘴里念叨:“这就是京城最火的火锅店?回去俺们也在苏州开一家,按特区的规矩来,肯定能赚钱!”
这样的热闹场景,不仅在京城上演 —— 江南的苏州,特区模式下的绸缎庄开了五家分店,丝绸产量比去年翻了一倍;西北的兰州,连锁面馆用特区推广的小麦品种,面条更筋道,每天能卖上千碗;海边的泉州,特区扶持的造船厂造出了更大的商船,往来于海岛国和大炎之间,运回来的蔗糖、香料堆满了仓库。经济特区从三年前的 “试点”,变成了如今全国效仿的 “样板”,连邻国的使者都频繁去特区考察,想把大炎的模式带回本国。
这天上午,一队马车缓缓停在皇宫门口 —— 马车上装着各地的特产:苏州的丝绸、兰州的面粉、泉州的海鱼,还有张记包子铺的新出炉包子,是各地商户代表特意进京谢恩的。为首的张老三跳下马车,手里捧着个厚厚的账本,对着宫门的侍卫拱手:“麻烦小哥通报一声,俺们是各地的商户代表,来给陛下和皇后娘娘谢恩,多亏了特区的好政策,俺们的日子才越过越红火!”
侍卫很快通报进去,林风正和苏晴在御书房看特区的经济报表,听说商户代表来了,赶紧让人把他们请进偏殿。“张掌柜,好久不见!” 林风笑着迎上去,指着马车上的特产,“你们还带这么多东西来,太客气了!”
“陛下,这都是俺们的心意!” 张老三把账本递过去,翻开其中一页,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您看,俺的包子铺现在在全国开了十二家分店,都是按特区的‘连锁规矩’来的,统一馅料、统一价格,去年的收入比前年翻了两倍!之前俺只是个小摊贩,现在都能雇十个伙计了,这都是托陛下的福!”
旁边的李老板也凑过来,手里拿着个火锅底料的包装纸(上面印着 “特区秘方” 四个字):“陛下,俺的火锅店在江南开了八家分店,用的是特区教的‘标准化熬制’方法,不管在哪家店吃,味道都一样!去年的税收比前年多了三倍,俺还雇了二十个熬底料的师傅,都是从特区学的手艺!”
泉州的船商王老板则拿出一张商船的图纸:“陛下,特区帮俺们改良了商船,现在一艘船能装之前两倍的货,往来海岛国的时间也缩短了一半,去年赚的钱够俺再造三艘新船!以后俺们还想跟雪域国做贸易,把他们的羊肉运到泉州,再把泉州的海鱼运过去,两边都能赚钱!”
苏晴看着商户们兴奋的样子,忍不住笑着说:“你们能有这样的成就,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特区只是给了你们一个机会,真正把日子过好的,还是你们自己。”
“皇后娘娘说得对!” 张老三赶紧点头,“但要是没有陛下的特区政策,俺们哪敢开分店?哪能学到这么好的手艺?之前俺想多雇个伙计,都怕官府不允许,现在好了,官府不仅不拦着,还帮俺们找店面、教管理,这样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正说着,小李子抱着个大账本,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 账本上贴着张纸条,写着 “特区税收统计”,是他熬夜算出来的。“陛下!陛下!好消息!” 他跑得太急,刚进偏殿就脚下一滑,账本 “哗啦” 一声掉在地上,里面的纸页散了一地,上面的数字格外醒目:“特区今年的税收,比三年前多了十倍!十倍啊!”
众人赶紧蹲下来帮忙捡纸页,林风捡起一张,上面写着 “苏州绸缎庄税收:白银五千两(三年前:五百两)”“泉州造船厂税收:白银八千两(三年前:八百两)”,忍不住笑了:“小李子,慢点跑,账本摔了没事,别摔着自己。”
小李子摸了摸后脑勺,捡起账本,激动得手还在抖:“陛下,俺算了三遍,没错!就是十倍!之前俺还担心特区赚不到钱,现在看来,比俺想的还厉害!以后咱们的学堂、传声筒,都不用愁钱了!”
商户们也跟着高兴,张老三笑着说:“陛下,这税收多了,俺们也开心!说明大家都赚钱了,大炎的日子才能更红火!以后俺们还要开更多分店,让全国的百姓都能吃到俺们的包子,用到特区的好东西!”
林风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 —— 三年前推行经济特区时,还有大臣反对,说 “打破传统会乱”,现在看来,只要给百姓机会,他们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财富。“这不是朕一个人的功劳,” 他对着商户们说,“是你们敢闯敢干,是官府积极配合,更是百姓愿意支持,咱们一起努力,才能有这样的盛世图景。以后特区还要继续改进,比如教大家种更多的经济作物,帮大家把生意做到国外去,让咱们大炎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接下来的半天,林风陪着商户们参观了皇宫的向日葵园,还带他们去了御膳房 —— 张师傅用葵花籽油做了一桌子菜,有凉拌黄瓜、清蒸鱼、炒时蔬,还有商户们带来的特产做的点心,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像一家人一样热闹。李老板还特意跟张师傅讨教火锅底料的熬制方法,说要把皇宫的秘方带回自己的连锁店,让更多人尝到 “皇家味道”。
下午,商户们准备返程时,林风让人给他们每人送了一份礼物 —— 一本《特区经营指南》(里面更新了最新的管理方法),还有一罐皇宫特制的葵花籽油,说:“回去好好干,有困难就找官府,朕和皇后娘娘等着你们的好消息,等着看更多的连锁店开遍全国,等着看百姓的收入再翻一倍!”
“谢谢陛下!谢谢皇后娘娘!” 商户们感动得拱手行礼,推着马车离开皇宫,马车上的特产虽然少了,却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小李子抱着税收账本,跟在林风身边,嘴里还在念叨:“十倍啊!陛下,咱们以后能建更多的学堂,造更多的传声筒,还能给侍卫们涨工资,给春桃买更多的糖画!”
林风笑着点头,刚想说话,侍卫长匆匆走过来,脸色有点凝重:“陛下,泉州的船商王老板刚才跟俺说,最近有外族的商人在泉州打听特区的经营方法,还想高价买咱们的商船图纸和火锅底料配方,有的甚至想偷偷挖咱们的工匠,形迹有点可疑,像是之前盯着向日葵种子的那些人。”
林风的笑容淡了些,手指轻轻敲着手里的账本 —— 破坏者之前想破坏婚礼、粮食、向日葵种植,现在又盯上了特区的经济成果,显然是不想让大炎的盛世继续下去。“让泉州的官府密切关注,” 他沉声说,“保护好咱们的工匠和图纸,别让外族轻易偷走咱们的技术;另外,告诉商户们,跟外族做生意时要小心,有可疑情况立刻上报,别让他们钻了空子。”
“是!” 侍卫长赶紧退下,去安排防范措施。
苏晴看着林风的神色,轻轻握住他的手:“别担心,咱们的商户和百姓都很警惕,咱们的技术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偷走的,再说,就算他们学了表面,也学不到咱们‘为民’的根本,特区的繁荣,靠的不是技术,是人心。”
林风点头,看着窗外的向日葵 —— 花盘虽然已经成熟,却依旧朝着太阳的方向,像在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盛世。“你说得对,” 他笑着说,“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咱们和百姓一条心,就算有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大炎的盛世,只会越来越红火。”
夕阳西下时,京城东街的热闹还在继续 —— 张记包子铺还在卖着最后一笼包子,赵记自行车行的伙计们在清点当天的销量,火锅连锁店的灯光已经亮起,准备迎接晚上的客人。林风牵着苏晴的手,走在东街的石板路上,偶尔停下来跟商户们打招呼,听他们说当天的生意,心里满是温暖。
一场围绕经济特区的繁荣图景,在商户的感恩与百姓的笑容中展开 —— 连锁店铺的扩张、税收的增长、百姓收入的翻倍,都是大炎盛世最真实的注脚。而那些潜伏在暗处的觊觎者,虽然还在盯着特区的成果,却挡不住大炎前进的脚步。只是,林风没料到,外族的目标不仅是技术和配方,还有特区的核心 —— 那些支撑着特区运转的 “人”,一场围绕 “工匠与人心” 的新较量,已在泉州的港口悄悄酝酿,而这场较量,将关系到大炎经济特区的未来。
喜欢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