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尘汉月:乱世歌行(新篇)
第五章 故事成册与传承萌芽
周末的清晨,陈雨早早坐在书桌前,摊开崭新的素描本 —— 这是她特意为《汉月竹编故事册》准备的。封面上方,她用彩铅画了一轮浅金色的月亮,月亮下方是一把竹刀和一缕竹丝,旁边写着 “汉月竹编故事册” 六个字,字体旁边还点缀着小小的水滴纹。
“先从第一次梦回货栈开始画吧。” 陈雨握着铅笔,脑海里浮现出梦里的场景:周师父坐在竹堆旁劈丝,竹屑落在深蓝色的布衫上,货栈门口的驼铃在风里轻轻摇晃。她一笔一笔地勾勒,先用淡铅笔画出货栈的轮廓,再细致地描出竹编堆上的水滴纹,连周师父手里竹刀的弧度,都尽量还原梦里的样子。
画到一半,她翻出体验课上的笔记,在画页下方补充文字:“第一次梦到晋商货栈,周师父的竹刀很旧,但劈丝很稳。后来在博物馆看到清代竹编食盒,才知道梦里的水滴纹,是为了帮草原商队装粮食时排水 —— 老手艺的每一个细节,都藏着古人的智慧。”
不知不觉画到中午,妈妈走进房间,看到书桌上的画册,惊讶地问:“这是你画的?里面的竹编和货串,怎么这么像真的?” 陈雨笑着把梦里的经历和体验课的故事讲给妈妈听,还拿起自己编的小竹篮:“您看,这是我亲手编的,周师傅说,这上面的水滴纹,和当年晋商运给草原商队的竹编是一样的。”
妈妈接过竹篮,轻轻抚摸着竹丝:“原来老手艺这么有意思,等你把故事册画完,妈妈也想看看。” 陈雨点点头,心里更坚定了 —— 要把这本故事册画好,让更多人知道汉月竹编背后的丝路故事。
同一时间,李明正拿着自己编的小竹篮,坐在爷爷的老藤椅旁。爷爷今年七十多岁,年轻时曾在村里见过老匠人编竹编,后来手艺渐渐没人学,那些竹编工具也慢慢不见了。
“爷爷,您看我编的竹篮!” 李明把竹篮递到爷爷面前,语气里满是骄傲。爷爷接过竹篮,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手指在歪歪扭扭的水滴纹上轻轻划过,突然笑了:“这是汉月竹编的水滴纹吧?我年轻时,村里的王匠人就编过这样的竹篮,说是从老辈传下来的手艺,能装东西还不漏。”
“爷爷,您也知道汉月竹编?” 李明惊讶地问。爷爷点点头,慢慢回忆:“那时候王匠人说,这手艺是跟着晋商走西口传过来的,以前草原上的人都爱用这种竹编装粮食。后来机器编的竹篮多了,王匠人年纪也大了,这手艺就没人学了。”
李明赶紧把体验课的事讲给爷爷听,还说以后想跟着周师傅继续学:“爷爷,我以前觉得机器的东西好,现在才知道,手工编的竹篮里,有您说的王匠人那样的人,用心做的手艺,比机器的有温度。”
爷爷听完,眼眶有些湿润,他拍了拍李明的肩膀:“好啊,好啊!要是王匠人还在,看到年轻人愿意学老手艺,肯定高兴。以后你学编竹编,爷爷也想看看。” 李明看着爷爷的笑容,突然觉得,自己编的这个不完美的小竹篮,好像连接起了爷爷的过去和自己的现在。
周一回到学校,陈雨把《汉月竹编故事册》的初稿带给同学们看,大家都围过来看,有的同学说:“原来你梦里的货栈这么有意思,我也想把 VR 体验的场景画下来!” 还有同学提议:“咱们能不能在学校办一个‘丝路技艺小展’,把大家编的竹篮、画的故事册,还有从博物馆拍的照片都放进去,让更多同学知道这些故事?”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响应,大家一起去找张老师商量。张老师听了特别支持:“这个想法很好!‘丝路技艺小展’不仅能展示你们的成果,还能让更多同学了解老手艺背后的历史。咱们可以把展览办在学校的展厅,再邀请周师傅来给大家讲解。”
接下来的一周,同学们都忙着筹备展览。陈雨把《汉月竹编故事册》的初稿重新整理,还补画了体验课上大家编竹篮的场景;李明和几个同学负责收集展品,除了小竹篮和照片,他们还从非遗中心借了一个迷你版的晋商竹编食盒模型;还有同学制作了展板,上面写着 “汉月竹编的丝路故事”,详细介绍从晋商货栈到草原商队的竹编传承。
展览开幕那天,展厅里挤满了同学。周师傅也来了,他站在陈雨的故事册前,看着里面的插画,笑着对周围的同学说:“这些画里的场景,和我太爷爷讲的晋商货栈一模一样。当年他跟着晋商走西口,就是用这样的竹编,帮草原商队解决了装粮食的难题。”
李明拉着爷爷来到展厅,爷爷看着展台上的小竹篮和竹编食盒模型,激动地对身边的同学说:“我年轻时就见过这样的手艺,现在看到你们愿意学、愿意传,真好!老手艺不能断,断了就丢了祖宗的智慧。”
陈雨站在展厅中央,看着同学们围着展品讨论,听着周师傅和爷爷讲过去的故事,心里暖暖的。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故事册,又看了看展台上的小竹篮,突然明白:“胡尘汉月” 的故事,从来不是只存在于历史里 —— 它在周师傅的竹刀上,在爷爷的回忆里,在自己画的故事册里,更在同学们愿意传承老手艺的心里。
夕阳透过展厅的窗户,洒在展台上的小竹篮上,竹丝的影子落在展板上,和上面的水滴纹插画重叠在一起,像一条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线。陈雨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人,像他们一样,拿起竹刀,画出故事,把 “汉月竹编” 的丝路记忆,一直传下去。
喜欢胡尘汉月,乱世歌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胡尘汉月,乱世歌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