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站在水门第六闸的石阶上,风从渠口灌进来,吹得她衣角翻动。她没说话,只是盯着那座横在引渠上的小桥。桥面老旧,木板之间已有裂缝,但结构还算完整。她知道,敌人不会硬闯,他们要的是悄无声息地打开通道。
她回头对身后的亲卫道:“传令下去,把声感机关全部埋进渠壁两侧,每隔十步设一个。再调两队弓手,藏在上游的石墩后,没有我的命令不准露头。”
亲卫领命而去。她又看向另一人:“马上联络工部,我要三十车碎石,天黑前运到六闸至九闸之间,先堵住所有可疑入口。另外,派人在地下渠入口处架起铁网,加锁三重。”
话刚说完,远处传来马蹄声。一骑飞驰而至,在她面前翻身下马,双手呈上一支竹筒。她接过,挑开蜡封,抽出密信。是宫里来的回执——李震已批“准行”,并授她全权调度京畿防务,无需再报。
她收起信,抬脚往回走。脚步落在青石板上,一声一声,稳而急。
御书房内,李震坐在案前,手里还捏着那封蜡封油纸。火漆已经碎了,纸角有些卷边。他看完李瑶的密报后,没有立刻下令,而是静坐了一盏茶的时间。窗外有鸟叫,但他听得很远。
他终于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手指顺着西南方向滑下去,停在水门十三闸的位置。那里本是废弃段,近年无人修缮。若敌军真从地下潜入,必经此地。
他转身对候在一旁的内侍道:“去,把龙鳞令拿出来,发加急军令给李骁。内容就写:即刻提速攻势,务必于五日内击溃残部主力。”
内侍快步退出。李震回到案前,提笔写下一道旨意:“着李瑶全权统筹京畿内安防务,凡涉城防调度,无需再报,可先斩后奏。”写完盖印,交由专人送往水门。
他坐下,又翻开前线战报。李骁昨日攻下了断河镇,俘敌三百,未损一将。按原计划,接下来应是逐步压缩包围圈,稳扎稳打。但现在不行了。都城空虚,敌暗我明,必须抢时间。
他重新铺开一张纸,亲自执笔写信给李骁:“宁可前线多流血,不可都城起烽烟。集中炮兵与骑兵,昼夜轮攻,不给敌人喘息之机。你若迟一日,家中恐有大变。”
信封好,用火漆封口,贴上龙鳞令标记,由飞鸽传书直送前线。
李骁收到信时,正站在高台上观察敌营。天色阴沉,远处山峦模糊。他拆开信,读完一遍,又读一遍。最后把信纸攥成一团,扔在地上。
他转身喊来传令官:“传我军令,三万步卒分六波轮战,每波五千人,交替进攻。炮队每两个时辰轰击一次,不得停歇。”他又叫住即将离去的副将,“再加一条——今晚子时强攻主寨,我要让他们睡不着觉。”
副将点头要走,他又补了一句:“告诉兄弟们,这一仗打得越狠,回家就越早。”
传令官跑下高台,军旗迅速调动。号角声响起,营地开始沸腾。士兵们卸下装备重新整队,炮兵检查火药,骑兵牵马出栏。整个战场像是突然被点燃。
与此同时,李瑶已在水门设立临时指挥所。她让人搬来沙盘,摆在桌中央,亲手标出各处布防点。声感机关、弓手位置、铁网封锁段,一一标注清楚。
她正低头查看渠道图纸,一名锦衣卫快步进来:“公主,南门守卒截住一支运料车队,车上查出火油和凿具,押车人自称是工部派来维修渠底的。”
“人呢?”
“扣下了,正在审。”
她起身:“带我去看看。”
到了南门,那三人已被绑在柱子上。李瑶走近,目光扫过他们的手——指节粗大,掌心有茧,确实是常年干活的人。但她注意到其中一人袖口内侧绣着极小的一个“崔”字,针脚细密,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她问:“谁派你们来的?”
那人摇头不语。
她冷笑一声,对身边人道:“关进地牢,分开审。不用刑,只让他们饿着,三天不给饭吃,自然会开口。”
回到指挥所,她坐在灯下,提笔写下《水门防务七策》,列出七项紧急措施,包括加强夜间巡逻、限制工匠出入、设立暗哨等。写完封好,命人快马送入宫中。
李震接到折子时已是傍晚。他看完,提笔批了“准行”二字,又加一句:“如有异动,即刻上报,不得延误。”
夜深了,宫灯未熄。李瑶没有回府,留在指挥所值守。她让人取来乾坤万象匣,放在案上。这是家族共通的系统,只有核心成员能启动特定功能。
她闭眼凝神,输入血脉验证,开启天机分支的短时推演功能。烛火晃了一下,她感到一阵晕眩,但还是坚持催动能力。
眼前浮现三条线。一条从地底延伸,直指水门桥;一条通往皇宫南门;第三条,竟从宫墙内部升起,指向内廷某处。
她猛地睁眼,额头冒汗。提笔写下:“内患未除,宫中有鬼。”纸还没收好,外面传来急促脚步。
一名探子冲进来:“公主!刚抓的那个杂役招了,说他每月初五都会收到消息条,藏在排水沟第三节砖缝里。送信人……是崔府旧仆。”
李瑶盯着那张纸,许久不动。然后她把信压在砚台底下,站起身,走到窗前。
北边的天空隐隐有光,不知是火,还是星。战鼓声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一阵一阵。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