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安排妥当荆州士人北上之事,心中稍安,但思绪随即又转回到关陇根本之地。
他深知,欲图中兴,不能仅依赖外来人才,更需发掘和培植本土势力,尤其是历经羌胡扰攘、战乱频仍却仍能扎根于此的雍凉才俊。
他转向主管官员选拔考课的司空张喜,询问道:
“张司空,前番朕曾下诏,命护羌中郎将、尚书令等,于雍凉之地察举贤才,以充实朝廷,安抚地方。此事如今进展如何?可有贤士应诏?”
司空张喜手持玉笏出列,躬身回奏:“启禀陛下。陛下求贤若渴之心,臣等谨记。”
“诏令早已通达各郡。护羌中郎将马将军、尚书令钟公等皆已遵旨行事,多方寻访察举。如今已有数位凉州、雍州才俊响应天恩,正陆续前来长安,不日便可抵达,面圣听用。”
他略一停顿,禀报道:“目前已得举荐者,有凉州天水郡杨阜杨义山,为人忠烈果敢,素有谋略;同郡赵昂赵伟章,及其妻兄姜叙,皆州郡知名,晓畅军事,于地方颇有声望。此数人皆乃历经变乱而能守土安民、心存汉室之士。”
刘协听罢,微微颔首,面露嘉许之色:“雍凉之地,久罹兵燹,羌胡杂处,能于此等艰难时局中存身立业,已属不易,更能得乡党推崇,必有其过人之处。”
“待其抵达长安,尚书台须妥善安置,并详加考核其才德。若确为可用之材,当量才擢用,或留于中枢,或放归州郡,务使其才尽其用,为朕抚绥西陲,安定地方。”
“臣遵旨。”负责官员铨选的尚书令钟繇出列应命。
刘协沉吟片刻,又追问了一句,显露出对培养新生力量的重视:“此外,可曾察得些青年才俊?中兴大业,非一朝一夕之事,需有年富力强、允文允武之辈,以为朝廷日后栋梁。”
钟繇闻言,再次回奏:“陛下圣明,臣确于司隶扶风郡访得两位青年才俊,皆出身郡望,颇有声名。”
“一位乃是故廷尉左监法衍之子,法正法孝直。另一位名为孟达孟子度。据臣观其言行,考其才学,此二人皆聪敏机变,通晓世事,兼有武略,实为不可多得之青年才俊。”
“法正孟达……”刘协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两个名字,虽未知其详,但相信钟繇的眼光,更知此二人在另一段历史轨迹中的分量,当即决断。
“好!既是青年才俊,便不宜埋没于乡野。传朕旨意,征辟法正、孟达入朝,暂授以郎官之职,侍从禁中,参议学习,待观其能,再行升擢。”
“臣领旨。”钟繇应道。
刘协思路连贯,又想起了方才提及的另一位来自京兆的贤才,补充道:“还有那位自荆州应召而归的杜畿杜伯侯,他本是京兆杜陵人,熟悉关中情状。”
“若经考核,确有其才,不必急于留于京师。凉州新定,金城、武威等地,正需此等既知民情、又有胆识的干吏前去治理,宣朝廷德化,稳边陲人心。可考虑委以其地太守之任,使其一展所长。”
“陛下思虑周详,臣等谨记。”杨彪、钟繇等人齐声应道。
朝会议程渐近尾声,一直沉默旁听的司徒赵温,手持玉笏,面色凝重地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臣尚有一事启奏,关乎朝廷威仪,不得不言。”
刘协目光转向这位负责礼仪邦交的老臣,颔首道:“赵公但说无妨。”
赵温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自陛下还于旧都,昭告天下,明示正朔以来,四方诸侯,反应不一。荆州刘表、兖州曹操、徐州刘备乃至河内张扬,或遣使奉表,或应召出兵,皆已明示臣节,恭顺朝廷。”
“即便如吕布者,虽跋扈,亦奉诏北迁。益州刘璋,虽僻处西陲,闭境自守,名义未失。”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然,河北袁绍、淮南袁术二人,至今未见只言片语呈送朝廷!”
“袁绍坐拥四州,兵强马壮,非但不遣一兵一卒勤王,反将持节抚慰关东的太傅马日磾马公,强行扣留于邺城,形同软禁,此乃大不敬!至于那袁术……”
“更是猖狂悖逆!竟公然扬言,称如今天下不知正朔所在!更拒绝归还其窃据的传国玉玺!其不臣之心,已然昭然若揭!”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顿时哗然!袁氏兄弟的傲慢与公然挑衅,无疑是对刚刚重建的朝廷权威最直接的蔑视!
御座之上,刘协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竟被气笑了出来:
“好一个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汝南袁氏!果然势大权重,早已不将朕与朝廷放在眼里了!袁本初扣留国家重臣,袁公路妄言天命、私匿国器……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袁公路说不知正朔?李傕、郭汜的人头还挂在虎牢关外!他莫非是眼瞎了不成?!”
然而,刘协并没有立刻发作。他深吸了几口气,强行将翻涌的怒火压下。
他深知,如今的朝廷,初定关中,民生凋敝,府库空虚,兵马虽经整编,虽然兵卒精锐但是打不起远征河北的持久仗,袁绍就是凭借这一点所以有恃无恐。
此刻兴师问罪,绝非良机。
“罢了,”刘协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司徒。”
“臣在。”
“以朝廷名义,再拟两道旨意。一给袁绍,申斥其扣留大臣之罪,责令其即刻礼送马太傅归京,并命其亲自或遣嫡子入朝述职,呈送河北四州图籍户册,以明臣节。”
“二给袁术,严辞切责,令其即刻交还传国玉玺,并亲自入朝请罪。”
“臣……遵旨。”赵温自然也明白其中深意,躬身领命,退入班列。
朝会至此,诸事议定。刘协宣布散朝,百官躬身行礼,依次退出大殿。
空旷的前殿内,很快只剩下刘协以及侍立在侧的少量郎官。他独自坐在御榻上,望着群臣离去的背影,尤其是丞相杨彪、司隶校尉贾诩、尚书令钟繇等人的身影,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孤寂与焦灼。
“杨公守成有余,然过于谨慎,遇此等开拓进取、谋取天下之事,便显得顾虑重重,难有奇策……”
“贾文和智谋深远,却明哲保身,非到万不得已,绝不主动献策,更不愿揽权担责……”
“钟元常精通政务,律法,然其思维框架,仍多囿于旧日洛阳朝廷的规矩,对于如何破解如今这群雄割据的死局,仍差一一些……”
“眼下虽有小安,然袁绍、袁术巨患在北在南,天下大半未附。朕需要的是一个能总揽全局、洞悉大势、敢于任事、能为他谋划出扫平群雄、一统天下之路的经天纬地之才!”
喜欢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