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半,东方的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波士顿还沉浸在一片静谧的灰蓝色之中。陆辰轩关掉了实验室的最后一盏灯,电脑屏幕早已暗下,最终版的博士论文pdF文件已经发送至答辩委员会每一位成员的邮箱。他站在窗边,望着楼下空无一人的街道,手指无意识地反复握紧又松开。持续了数周、几乎不眠不休的高压冲刺骤然停止,身体像被抽空了所有力气,只剩下一种极度的疲惫和一种悬浮在半空中的、不真实的虚脱感。大脑因为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仍在嗡嗡作响,但那种令人窒息的紧绷感,终于稍稍缓解。他回到公寓,甚至没有力气洗漱,直接倒在床上,几乎是瞬间就陷入了沉睡。
几个小时后,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带。陆辰轩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他挣扎着摸过手机,屏幕上显示是史密斯教授。心脏猛地一跳,残留的睡意瞬间驱散。他深吸一口气,接通了电话。
“轩,”史密斯教授的声音从听筒传来,一如既往的平稳,听不出情绪,“论文最终稿我看了。”
陆辰轩屏住呼吸,感觉手心有些潮湿。
电话那头停顿了一秒,仿佛一个世纪的漫长。“修改得很到位。特别是第三章的补充证明,逻辑现在非常清晰、严谨。很好。”
一股巨大的、迟来的 relief 像暖流一样涌遍全身,让他的指尖微微发麻。
“答辩准备得怎么样了?”教授继续问。
“还……还在完善幻灯片。”陆辰轩的声音因紧张和刚睡醒而有些沙哑。
“嗯。保持状态。下周二的答辩,我和其他几位教授都很期待。”史密斯教授的语气里,似乎难得地透出一丝几不可察的温和,“好好准备。”
“谢谢教授!我会的!”陆辰轩几乎是立刻回应,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挂断电话,他握着手机,在安静的房间里,清晰地听到了自己心脏狂跳的声音。这通电话,像是正式冲刺结束后,裁判吹响的第一声认可的口哨。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微凉的空气涌进来,带着青草的气息。阳光有些刺眼,他却觉得无比温暖。第一步,终于稳稳地迈过去了。
与此同时,波士顿大学的一间多媒体教室里,气氛同样紧张。林晚星穿着得体的套装,站在讲台前,背后是大屏幕上展示着她精心准备的毕业设计答辩幻灯片。她的导师李教授和另外两位专业老师坐在台下。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耳边轰鸣,但声音却努力保持着清晰和平稳。她逐页讲解着自己的项目背景、创新点、技术路线、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回答着老师们提出的一个个或基础或尖锐的问题。
当最后一位老师点头表示没有更多问题时,主持人宣布答辩结束,请她暂时离场等候结果。短短的十分钟等待,仿佛比整个项目周期还要漫长。她坐在走廊的长椅上,双手紧紧交握,指尖冰凉。
教室门被推开,李教授笑着对她招招手:“林晚星,进来吧。”
她深吸一口气,走回教室。三位老师脸上都带着赞许的笑容。
“恭喜你,林晚星同学。”李教授代表评审组宣布,“你的毕业设计‘基于新型光子晶体的高灵敏度微纳传感器研究’,选题新颖,工作扎实,仿真与初步实验数据吻合得很好,答辩陈述清晰,回答问题到位。经过评审,我们一致认为,你的论文和答辩成绩为——优秀。”
“优秀”两个字落入耳中,林晚星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巨大的喜悦和如释重负的感觉像潮水般将她淹没。眼眶瞬间就热了,她连忙鞠躬:“谢谢老师!谢谢李老师!谢谢各位老师!”
走出教学楼,正午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晃得她有些睁不开眼。她几乎是跑着到了一个人少的角落,立刻拿出手机,第一个拨通了陆辰轩的视频电话。
电话几乎是被秒接。屏幕那端,是陆辰轩带着笑意和疲惫的脸,背景是他公寓的窗户。
“我过了!优秀!”林晚星对着屏幕,也顾不得形象了,声音带着哭腔和笑意,激动地宣布。
陆辰轩看着她又哭又笑的样子,眼中的笑意加深,紧绷了几周的神经也终于彻底松弛下来,化作一声温柔的叹息:“太好了。恭喜你,晚星。我就知道你可以。”
“你呢?教授怎么说?”她急忙问。
“早上史密斯教授打电话了,说终稿没问题,让我好好准备答辩。”他回答,语气是努力克制后的平静,但眼里的光彩骗不了人。
“太棒了!!!”林晚星在屏幕那头几乎要跳起来,引得路过的人侧目,她也毫不在意。这一刻,所有的压力、焦虑、熬夜的辛苦,都化作了最甘甜的果实。
一周后,mIt理论物理系的博士论文答辩会,在一间坐满了教授和旁听学生的会议室里正式举行。陆辰轩穿着熨烫平整的衬衫,站在讲台前,冷静、清晰、富有逻辑地阐述着他数年来的研究成果。面对台下顶尖学者们连珠炮似的提问,他从容不迫,引经据典,对答如流。那一刻,数年积累的学识底蕴和冲刺阶段锤炼出的心理素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恭喜你,陆辰轩博士,你的答辩通过了”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史密斯教授走上前,罕见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陆辰轩深深鞠躬,抬起头时,眼眶微微发热。博士帽上的流苏被从右边拨到左边,象征着一个学术阶段的正式完成。
几天后,波士顿大学的毕业典礼在雄壮的乐曲声中举行。林晚星和同学们一起,穿着硕士服,戴着方帽,坐在阳光下,听着校长充满期许的致辞,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往的感恩。当念到她的名字,她走上台,从院长手中接过那份沉甸甸的硕士学位证书时,脸上洋溢着自信而灿烂的笑容。她望向台下观礼席,虽然父母远在国内,但她知道,在查尔斯河对岸的mIt,有一个人,正与她共享着这份荣耀。
典礼结束后,两人约在mIt标志性的大圆顶建筑前汇合。他们都穿着学位服,阳光下的他们,笑容明亮,眼中闪着光,身上散发着经过艰苦攀登后站在顶峰的从容与光芒。他们请路过的同学帮忙拍下了合影。照片里,他们并肩站着,背景是古老而庄严的学术殿堂,手中捧着象征阶段性成功的证书,笑容无比灿烂。
“陆博士,恭喜。”林晚星歪头看着他,俏皮地说。
“林硕士,同喜。”陆辰轩笑着回应,伸手帮她正了正帽子上的流苏。
那天晚上,他们终于有时间好好庆祝。在一家颇有情调的小餐厅,点了不错的食物,开了香槟。他们聊着这几年的点点滴滴,回忆着初入校园的青涩,备考时的焦头烂额,争吵时的伤心,和解后的珍惜,以及此刻丰收的喜悦。笑声不断,眼中是对彼此毫不掩饰的欣赏与爱意。
“感觉像做了一场很长很累,但特别值得的梦。”林晚星抿了一口酒,感慨道。
“嗯。”陆辰轩点头,目光温柔地看着她,“梦醒了,我们还在更高处。”
然而,酒杯碰撞的清脆余音尚未散去,现实的考量便已悄然而至。回到公寓,查看邮箱,几封新邮件静静地躺着。一封来自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关于博士后研究岗位申请的后续沟通;一封来自西海岸某顶尖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实验室,附带了详细的职位介绍和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包;还有一封,是林晚星收到的,来自波士顿另一所知名研究院的博士项目面试邀请。
丰收的喜悦是真实的,但紧随其后的,是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幸福的烦恼。未来的选择题,比任何学术难题都更复杂,因为它关乎的,不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的闯荡,而是两个人需要共同规划的人生轨迹。夜风从窗外吹来,带着盛宴后的微凉。他们知道,一个阶段结束了,另一个更加复杂、更需要智慧和勇气的阶段,即将开始。
喜欢予你十年盛夏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予你十年盛夏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