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城西的一处院落里,与外界的紧张氛围截然不同,院内种着几株从江南移栽的桂树,厢房里摆着一张西式长桌,桌上放着圆规、直尺和装订好的空白笔记本,墙角的铁炉上炖着牛奶,散发着淡淡的奶香。范·德·贝尔赫穿着一身干净的棉布长袍,正坐在长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上的黄铜圆规,这是赵罗给他的“优待”,也是一种无声的提醒:舒适的生活,全凭他“传授知识”的价值。
“范先生,今日该讲冶金了。” 推门而入的是安全局的士兵,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范·德·贝尔赫立刻收起散漫的神情,将桌上的图纸摊开,这是他昨晚熬夜画的西方熔炉结构图,上面标注着风箱的位置、耐火砖的材质,还有控制炉温的技巧。
院落的正屋早已被改成临时课堂,二十名年轻工匠和三名学者围坐成半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炭笔和粗纸。这些工匠都是从军工工坊里挑选出的佼佼者,有的擅长铸炮,有的精通打铁,却从未接触过系统性的西方科学;学者们则懂算术、通典籍,负责将范·德·贝尔赫的讲解转化为易懂的汉语记录下来。
“熔炉的温度,不能只靠风箱猛吹。” 范·德·贝尔赫用生硬的汉语讲解,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指着图纸,“你们看这里,要在炉壁开三个观察孔,通过火焰的颜色判断温度,红色是低温,橙色是中温,白色才是适合铸炮的高温。还有耐火砖,要用高岭土混合石英砂烧制,这样才不会被高温烧裂。”
工匠们听得聚精会神,有人忍不住提问:“先生,之前我们铸炮,炮管总出砂眼,是不是和炉温不均有关?” 范·德·贝尔赫点头:“没错!砂眼是因为铁水浇筑时混入了空气,除了控制炉温,还要在模具底部开排气孔,让空气能跑出去。另外,铁水浇筑要一次性完成,不能中断,否则会出现断层。”
这番讲解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工匠们的新思路。当天下午,军工工坊就按照范·德·贝尔赫的方法改造了熔炉,工匠们在炉壁开了观察孔,用高岭土烧制了新的耐火砖,还在炮管模具底部加了排气孔。当第一炉铁水浇筑完成,冷却后打开模具时,所有人都欢呼起来:炮管内壁光滑,没有一处砂眼,比之前的成品质量好了不止一倍。
赵罗每隔三日都会来院落“探视”,实则是检查学习进度。他从不直接提问,只是坐在角落,听范·德·贝尔赫讲课,看工匠们记录。有一次,范·德·贝尔赫讲解火炮瞄准,提到“抛物线原理”,用几何图形画出炮弹的飞行轨迹,赵罗突然开口:“范先生,除了前装炮,西方还有更先进的火炮吗?”
范·德·贝尔赫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有……正在研究‘后装速射炮’,炮管从后面装弹,不用像前装炮那样每次都从炮口填装,射速能快三倍,还能安装瞄准镜,打得更准。不过现在还只是试验品,没大规模装备军队。”
“后装速射炮?” 赵罗的眼神瞬间亮了,旁边的工匠们也停下了记录,齐齐看向范·德·贝尔赫。这个概念太颠覆了,复国军的前装炮每次装弹都要耗费近一分钟,若是能快三倍,战场优势将再次拉开。赵罗追问:“能画出图纸吗?哪怕是简易的?”
范·德·贝尔赫犹豫了,后装炮的技术比前装炮复杂,涉及闭锁机构和定装弹,是欧洲军事机密。可他看着赵罗锐利的目光,又想起自己的战俘身份,最终还是点了头:“可以画简易结构图,但闭锁机构的细节我记不太清,需要时间回忆。”
接下来的日子里,范·德·贝尔赫的“合作态度”愈发积极。他不仅画出了后装速射炮的简易图纸,还开始传授基础的荷兰语,教工匠们认字母、读单词,方便他们日后阅读欧洲的技术书籍。工匠们也学得格外刻苦,有的人为了记住几何公式,在手掌上写满符号;有的人为了掌握荷兰语发音,跟着范·德·贝尔赫反复模仿,连吃饭时都在默念单词。
随着知识的积累,赵罗下令在军工工坊附近成立“西学馆”,一座简陋的四合院,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西学馆”三个大字。范·德·贝尔赫成了馆里唯一的“西席”,二十名年轻工匠和三名学者成了第一批学员,课程从基础的几何、力学,逐渐扩展到西方地图测绘、航海知识乃至简单的物理实验。
有一次,学员们按照范·德·贝尔赫的讲解,用玻璃制作了简易的望远镜,虽然倍数不高,却能清晰看到三里外的景物。当他们把望远镜送给赵罗时,赵罗拿着它登上淮安城头,望向北方的黄河,眼里满是期待。他知道,这座简陋的西学馆,是复国军技术腾飞的起点,东西方知识的融合,终将让复国军在武器、工程、航海等领域实现突破,而这突破,或许就是未来北上复仇的关键。
范·德·贝尔赫站在西学馆的窗前,看着学员们在院子里用圆规画图,心里五味杂陈。他或许永远成不了自由人,但能将自己的知识传授出去,看着这些东方人用他的方法解决技术难题,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慰藉。而他不知道的是,自己正在亲手为复国军打造一把更锋利的剑,这把剑未来不仅会刺向清廷,或许还会指向他的母国,荷兰东印度公司。
夕阳的余晖洒在西学馆的院子里,学员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他们手中的炭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画出的不仅是图纸和公式,更是复国军未来的希望。东西方技术的融合,就在这简陋的院落里,悄然开启了序幕。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