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过淮河以北的平原,卷起漫天尘土,将复国军的补给线拖成了一条脆弱的长蛇。从江淮粮仓到前线的平淮堡,百余里的官道上,每天都有数十辆骡马辎重车往返,车上载着粮食、弹药和药品,这是支撑前线数万将士的生命线,也是清军眼中最诱人的猎物。
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一支由三十辆马车组成的辎重队就出发了。车辙压过路面的痕迹清晰可见,车夫们赶着骡马,时不时回头张望,他们都知道,这条路上藏着清军的骑兵,前几日就有一支小辎重队被劫,车夫和护卫全被杀死,粮食被烧得一干二净。护卫队队长老郑握着步枪,眉头紧锁,他麾下只有五十名士兵,要护住三十车粮食和弹药,压力像肩上的枪一样沉。
“队长,你看那边!” 一名士兵突然指向远处的土坡。老郑抬头,只见土坡后扬起一片烟尘,隐约能听到马蹄声,是清军骑兵!他立刻下令:“所有人下车,结成方阵!马车围成圈,把弹药车护在中间!” 士兵们迅速跳下车,依托马车组成防御方阵,步枪上膛,枪口对准烟尘方向。
转瞬之间,百余骑清军就冲到了近前。为首的骑兵挥舞着马刀,嘴里喊着满语口号,马蹄踏得地面震动。“开火!” 老郑一声令下,方阵前排的士兵扣下扳机,子弹呼啸着飞向骑兵队伍。几名清军骑兵应声落马,可后续的骑兵丝毫没有停顿,反而加速冲锋,马刀在晨光里闪着冷光。
清军骑兵的战术简单粗暴,利用机动性绕开方阵正面,从两侧和后方发起冲击。他们挥舞着马刀砍向马车的缰绳,试图冲散防御阵型。复国军士兵们则用排枪反击,可骑兵速度太快,往往刚打完一排枪,对方就已冲到近前。一名清军骑兵冲破方阵缺口,马刀劈向老郑,老郑侧身躲过,却被马蹄踹中胸口,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守住缺口!” 老郑捂着胸口喊道。两名士兵立刻补了上来,用刺刀逼退了那名骑兵。可清军的冲锋一波接一波,方阵的缺口越来越大,几名士兵被马刀砍中,倒在血泊里。车夫们也拿起扁担帮忙,却根本不是骑兵的对手,很快就有两人丧命。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烽火台的浓烟,那是复国军的预警信号。老郑眼前一亮,知道援军要来了,他挣扎着站起来,从马车里拖出一挺重机枪,对着清军骑兵的方向扫射。火舌喷涌而出,清军骑兵成片倒下,冲锋的势头终于被遏制。
半个时辰后,李锐派来的援军赶到。清军骑兵见势不妙,抢走了三车粮食,仓促撤退。老郑瘫坐在地上,看着满地的尸体和燃烧的马车,眼里满是血丝,五十名护卫,只剩十九人;三十车物资,烧了五车,劫了三车,损失近半。他被士兵抬上担架时,还死死攥着染血的步枪,嘴里念叨着:“粮食……不能丢……”
这样的袭扰每天都在上演。为了保护补给线,复国军不得不将前线三分之一的兵力抽出来护卫粮道,还在沿途每十里修一座烽火台,每二十里建一座小型堡垒,这些堡垒虽小,却能驻扎一个班的士兵,遇到清军袭扰时既能预警,也能提供掩护。可即便如此,补给线的损失仍在增加,有时一天甚至会遭遇三四次袭击,前线的粮食和弹药供应开始变得紧张。
赵罗亲自到前线视察时,正好遇上老郑的辎重队归来。看着担架上气息奄奄的老郑,他心里像压了块石头。老郑认出赵罗,挣扎着抓住他的手,声音微弱却清晰:“大都督……清军……他们好像知道咱们的路线……每次都能堵到咱们……是不是有内鬼?” 说完这句话,他头一歪,没了气息。
老郑的话像一道惊雷,炸在赵罗心头。他立刻让人调查近期被袭的辎重队——果然,几乎每次遇袭的路线和时间,都是事先规划好的“安全路线”;更可疑的是,有两次清军甚至绕过了烽火台的预警范围,精准堵在了辎重队的必经之路。“传外情司和情报部门,立刻彻查所有参与补给路线规划的人员,另外,更换所有密码本,重新制定通讯暗号!” 赵罗的语气冰冷,他知道,若真有内鬼,这条补给线迟早会被彻底切断。
为了暂时缓解后勤压力,赵罗和李锐制定了一个反击计划。三日后,一支“庞大”的辎重队从江淮出发——车上插着明显的标识,护卫兵力却只有三十人,看起来像块唾手可得的肥肉。清军的探子很快发现了这支队伍,当天下午,两百余名清军精锐骑兵就集结完毕,沿着官道疾驰而来,准备将其彻底劫走。
可他们不知道,这支辎重队是假的,马车上装的全是稻草,只有最前面两辆车上有少量弹药;而在辎重队前方十里的河谷两侧,复国军早已埋伏了一个炮兵连和两个步兵连,十二门迫击炮和六挺重机枪对准了河谷入口。
当清军骑兵冲进河谷时,埋伏在两侧的复国军突然开火。迫击炮的炮弹落在骑兵队伍中间,炸开的烟尘吞没了马匹和士兵;重机枪的火舌像两道死亡之鞭,横扫整个河谷。清军骑兵根本来不及反应,前队被炸毁,后队想撤退,却发现河谷出口已被步兵连封锁。
“投降不杀!” 复国军的喊话声在河谷里回荡。剩余的清军骑兵见突围无望,纷纷扔下武器投降。这场伏击,复国军以轻伤五人的代价,歼灭清军骑兵一百八十余人,缴获战马百余匹,暂时重创了清军的袭扰力量。
可胜利的喜悦很快被现实冲淡。伏击结束后,赵罗站在河谷里,看着满地的战马尸体,心里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清军的骑兵基数庞大,损失两百人很快就能补充;而复国军的补给线依旧漫长,内鬼的嫌疑还没查清,烽火台和小型堡垒的修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后勤问题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始终限制着前线的进攻规模。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被鲜血染红的河谷里。复国军的士兵们正在清理战场,远处的官道上,又一支真正的辎重队小心翼翼地前行,护卫士兵们警惕地观察着四周。赵罗知道,这场围绕补给线的拉锯战还会持续很久,而他必须在彻底解决内鬼和后勤问题之前,牢牢守住现有的防线,等待反击的最佳时机。淮河以北的平原上,血色交通线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