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的捷达车消失在街角,罗明独自站在丽景小区略显陈旧的门楼下,手里紧紧攥着那个沉甸甸的信封。
初春的微风吹在脸上,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灼热和那份沉甸甸的“礼物”带来的复杂感受。
但很快,一种近乎破釜沉舟的决绝取代了之前的彷徨。
既然已经上了张家的船,被推到了这个位置,再患得患失、瞻前顾后,除了徒增烦恼,毫无意义。张波用“准考证”给了他改变自身命运的钥匙,用“院士问诊”给了他拯救父亲的一线希望,这两份大恩如同两道坚固的缆绳,将他牢牢系在了张波这条船上。他别无选择,只能向前。
这几日压在心头,因张海威压和教学楼隐患带来的沉重忧虑,此刻竟奇迹般地消散了大半。不是问题解决了,而是他看清了方向,也认清了代价。
时间缓缓的流逝,眨眼之间几天时间就过去了。
这天罗明从医院回到家,李秀云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锅铲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油烟机嗡嗡作响。
罗明一进门,李秀云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丈夫的不同。她关小火,擦了擦手走出来,看着罗明脸上那久违的、带着几分释然和坚定的神色,轻声问道:“公司的事情……解决了?看你这几天精神好多了。”
罗明将闻言摇了摇头,走到厨房门口,倚着门框:“还没有,不过……快了。”他想起教学楼水磨石的事情,张波还没给最终答复,但此刻他心中却异常笃定。张波既然下了这么大的本钱拉拢他,绝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让他去做那“三厘米水磨石”的自杀式任务。风险一定有,但张波会兜底,或者说,会和他一起想办法把风险降到最低。这份信任,是张波用“恩情”换来的,也是罗明此刻唯一能抓住的浮木。
“爸去同济看病,院士怎么说?”李秀云更关心这个,语气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
罗明脸上的神色黯淡了几分,他走过去,帮着妻子洗菜,声音低沉下来:“李院士……看得很仔细,也问了爸很多情况。”他顿了顿,组织着语言,尽量不让失望的情绪太过外露,“他说……爸的脊髓损伤,位置不太好,压迫时间也长了。彻底站起来……希望不大。”
李秀云洗菜的手停住了,水龙头的水哗哗流着,她的眼眶瞬间就红了,却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罗明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不过,院士说可以做手术试试。主要是做脊柱的减压和固定,解除对神经的进一步压迫。手术的目的,不是让爸站起来走路,而是……看有没有希望,恢复一部分功能,特别是……大小便能够自理。”
“大小便自理……”李秀云喃喃重复着,这对于一个长期卧床、生活完全依赖他人的人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改善和尊严的恢复!她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的光芒,“那……做这个手术,要多少钱?”
“手术本身,加上材料、住院、用药这些,李院士预估要一万二左右。”罗明说出这个数字,感觉心头沉甸甸的。1995年的一万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而且,手术只是第一步。术后还需要长期的、专业的康复训练,李院士说,头一年是关键,康复费用……大概一年要六千。”
李秀云倒吸一口凉气,手指紧紧攥住了手里的青菜叶子。一万二加六千,这就是一万八!这还不算后续可能持续的康复费用!家里那点积蓄……
“康复一年后,如果效果理想,配合专业的辅助支架,有希望……能支撑着站起来一小会儿。”罗明补充道,这几乎是李院士给出的最好预期了。
“那……大明哥,你怎么想的?”李秀云的声音带着颤抖,看向丈夫。她知道这笔钱意味着什么,这几乎是要掏空家底甚至举债!
罗明关上水龙头,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妻子:“我能怎么想?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得治!爸才五十多岁,不能就这么在床上躺一辈子!钱没了可以再挣,人要是没了希望,就什么都没了!”
他走到李秀云面前,握住她冰凉的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明天就去银行,把年前挣的那笔九万块钱取出来。这笔钱,我打算这么安排。”他条理清晰地规划着:
“第一,留出两万块钱拿给你,这是咱们家最后的保命钱,是退路。万一……我是说万一,省城待不下去了,或者工程出了什么大问题,这两万块,就是咱们全家回洋河老家的启动资金,是孩子们的学费,是东山再起的本钱!”
“第二,拿出两万块钱,专门给爸治病。手术费一万二,先预备着。剩下的八千,加上后续工程挣的钱,支撑爸第一年的康复训练。不够我们再想办法。”
“第三,拿出两万块钱,明天就发给姑爷许金平和志文哥李志文。”罗明解释道,“开工快一个星期了,他们手底下那些工人,肯定有急着用钱要支生活费的。他们手上估计也紧巴巴的,不能让他们垫钱垫得太辛苦,寒了人心。这钱先发给他们周转,后续工程款下来了再扣回来。”
“剩下的三万,”罗明看着李秀云,“明天取出来,给你一万做生活费。家里开销,爸的营养费,孩子们的花用,都从这里出。另外那两万我留着!这工地上有时候也需要垫钱。”
他语气异常郑重:“秀云,你要记住,如果……我是说如果,你手上那两万备用金,加上你手里的生活费,只剩下最后两万的时候,我这边还没有新的工程款进来,或者情况不对……什么都别想,立刻带着爸、孩子们,还有娟娟他们,收拾东西,回洋河老家!那两万块,就是你们回去安家立命的根本!听明白了吗?”
李秀云听着丈夫事无巨细的安排,感受着他话语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未雨绸缪的深意,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用力点头,哽咽道:“嗯!我听你的!大明哥,家里你放心,我会看好钱,照顾好爸和孩子们!”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