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十的晨光像揉碎的金箔,漫过中医大的红砖墙——砖缝里还嵌着去年的残雪,被阳光晒得慢慢化了,顺着砖面淌下细痕,像给墙添了道温柔的纹路。
白沙洲的宅基地上早聚了人,村支书揣着铜嘴旱烟袋,烟杆上挂着个磨得发亮的烟荷包;张建军的施工队扛着铁锹,锹头还沾着上次修渠的泥;隔壁王婶端着个粗瓷碗,碗里盛着红糖茶,热气裹着甜香飘得老远,“按咱三镇的规矩,开工撒点甜水,日子甜滋滋的”。
罗明接过茶碗,指尖碰着碗沿的温度,心里也暖烘烘的。他走到灰线旁——那是前几天用工地剩下的石灰粉撒的,118平方米的轮廓在黄土地上格外清晰,东侧 1.2米宽的轮椅通道、西侧 82平方米的房基、南边留的小菜地,都标得明明白白。他弯腰往灰线里泼了半碗红糖茶,甜水渗进土里,冒起细小的泡,仿佛这地块也跟着有了活气,有了“家”的模样。
“放线!”张建军粗着嗓子喊了一声,两个工人扛着卷尺走过来,把钢尺沿着灰线拉直,金属尺面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罗明蹲在旁边,膝盖沾了点黄土也不在意,手里攥着宅基地批文,纸页被他反复摩挲得发软。“东距中医大后门 80米,咱量量。”他让工人把卷尺一端对准中医大后门的石墩,另一端拉到灰线东侧,眼睛盯着刻度:“79.8米,差 20公分,得往东挪挪。”
工人笑着挪木桩:“罗经理,您这比工地的监理还严,差 20公分肉眼都看不出来。”罗明却没笑,指着灰线南侧的小菜地:“这里要是少 20公分,我妈种黄瓜的架子都搭不开——她一辈子就爱摆弄菜园,不能委屈了她。”他又核对西侧的距离,“西距集体闲置地 3米,刚好,别挪了,留着通风。”
村支书在旁边抽着旱烟,烟袋锅里的火星子忽明忽暗:“明子这心思,比种麦子还细。盖房跟种庄稼一样,根基扎得稳,苗才能长得壮,日子才能住得长久。”罗明抬头冲村支书笑了笑,手里的批文还在翻——上面“118平方米”的数字被他用红笔圈了,那是反复核算过的,既没超政策上限,又能装下父母的需求,每一寸都算得精。
上午十点,日头升得高了些,风里的凉意也散了。
张建军把铁锹往地上一插,撸了撸袖子:“动土!”他弯腰操起锹,挖起一锹黄土,土粒里还裹着点去年的麦茬,湿漉漉的带着地气。罗明伸手接了点,黄土在掌心散开,凉丝丝的,却让他心里踏实——这是要盖家的土,是能让父亲晒着太阳康复的土。
他掏出手机给父亲打电话,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爸,开工了!地基按您说的,用灰土夯实,跟老家您当年盘炕的地基一样结实,您放心。”电话那头传来父亲的咳嗽声,咳得有点急,罗明的心揪了一下,刚想追问,就听见母亲在旁边抢过电话:“明子,砖够不够红?我跟你王叔说好了,要是砖不好,让他从老家拉两车好砖来。”
“妈,砖是阳逻砖厂的 mU10红砖,比老家盖房的砖还硬,敲着声音脆着呢。”罗明赶紧安抚,“您别操心这些,等五月底搬进来,我给您盘个大炕,比老家的还暖和。”挂了电话,他摸了摸兜里的手机,屏幕上还留着父亲的照片——去年冬天父亲坐在轮椅上,裹着厚棉袄,眼神里满是对新房的盼,现在终于要开工了,他心里的石头也落了。
中午歇工时,罗明顾不上吃饭,骑着自行车往工地赶。车把上挂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宅基地的图纸和工地的验收单,晃来晃去的。传呼机在兜里震了,是赵明辉发来的:“38号楼模板支护完,监理下午两点来验收,重点查垂直度,您要是赶不回来,我先盯着?”
罗明蹬着自行车,风里还带着宅基地的泥土气,脑子里却在算着两地的进度:这边地基要夯三遍,每遍压实度得≥95%,下午张建军会测;那边模板验收,垂直度误差不能超 2毫米,监理最较真这个。他加快速度,自行车碾过路上的小石子,发出“咯吱”的响,像在给他打气——两边都不能差,一边是几百人的工地安全,一边是父母的晚年安居,哪头都不能松。
到工地时,监理刚到,正站在 38号楼的脚手架下翻验收表。罗明赶紧戴上安全帽,接过赵明辉递来的水平仪——跟在宅基地用的是同一个,他摸了摸仪器,还是热的,是早上在宅基地用过的。“刘监理,咱上去查?”他笑着招呼,跟着监理爬上脚手架。
脚手架上的风比地面大,罗明握着水平仪,贴在模板上:“这里垂直度误差 1.5毫米,合格。”又换了个点,“2毫米,刚好卡在规范上,再调调。”监理看着他较真的样子,笑着说:“罗经理,你对自己家的房这么严,对工地的活也这么严,难怪你们华建的项目质量硬。”
监理在验收单上签字时,罗明忽然想起早上宅基地的灰线——那 118平方米的白线条,没有工地作业面的规整,却藏着更软的心思:轮椅通道要够宽,方便父亲进出;老人房的窗户要朝东,能晒到早上的太阳;母亲的小菜地要留够大,能种她爱吃的辣椒和黄瓜。这些不是工程规范里的数字,却是家该有的样子。
他给张建军发了条短讯:“地基夯完第一遍记得测压实度,结果发我,别马虎。”没两分钟,张建军的回复就来了,还附了张照片——工人正用环刀法测压实度,仪器插在黄土里,“放心,保准≥95%,比工地的路基还实。”
夕阳西下时,罗明又回了趟宅基地。地基已经夯完第一遍,黄土被压得平平整整,颜色也深了些,像块扎实的土饼。张建军在旁边插了根竹制标杆,上面用红漆写着“压实度待检”,风吹得标杆轻轻晃。罗明蹲在地基旁,伸手摸了摸压实的黄土,硬得像水泥地,却比水泥地多了份地气——这是能养人的土,是能撑起一个家的土。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