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接过钥匙,沉甸甸的,比工地的验收单还让他有归属感。他站在院门口,望着这 118平方米的家——浅灰色的墙,透亮的窗,4度的轮椅通道,刚种上的向日葵,每一处都藏着他的心意。忽然明白,不管是工地的高楼,还是家里的平房,最珍贵的从来不是钢筋水泥的厚度,而是藏在细节里的温度——是欣欣的向日葵种子,是父亲的老茶壶,是母亲的菜种,是这些带着生活气息的小事,才让建筑变成了家,让日子变成了暖烘烘的盼头。
风里带着点向日葵种子的潮气,罗明掏出手机给李秀云打电话,声音里满是期待:“收尾完了,向日葵种好了,五月底就能搬进来。到时候咱们带爸去中医大复查,回来再摘黄瓜,欣欣肯定高兴。”电话那头传来李秀云和孩子的笑声,罗明站在夕阳里,握着钥匙的手紧了紧——这把钥匙,打开的不只是一扇门,更是一家人安稳幸福的日子。
.........
五月初五的晨光像被揉碎的琥珀,慢悠悠地漫过白沙洲的黄土地,把宅基地的浅灰色外墙染成暖融融的浅金。院门边挂着两束艾草,是母亲前几天特意从老家采来的,晒得半干,风一吹就飘出清苦又安心的香,裹着晨雾里的潮气,漫进院子的每个角落。
院门上的红春联还带着墨香,是浩浩昨天趴在木桌上写的,“新居纳福”四个字歪歪扭扭,却透着孩子的认真——毛笔是爷爷的旧狼毫,笔杆上还留着父亲年轻时种庄稼磨出的老茧印,墨是李秀云研的,磨了半宿,浓得能拉出丝,写的时候浩浩蘸墨太多,“福”字的右边晕了个小墨团,倒像颗心,把喜庆裹得更实了。
罗明凌晨四点就起了,骑着自行车去工地借小货车。管车的老王知道他要搬家,特意提前把车擦得锃亮,车厢里铺了层旧帆布——是工地盖楼时剩下的,厚实得很,怕蹭坏老家的旧木柜。“罗总,你这柜看着有年头了,得轻抬轻放。”老王帮着把木柜往车上搬时,指尖碰着柜门上的雕花,“这是老手艺啊,现在少见了。”罗明笑着点头,这木柜是父亲结婚时请镇上的木匠打的,柜门上雕着“松鹤延年”,父亲用了三十年,柜角磕出了小坑,却舍不得丢,去年盖新房时,罗明特意留了位置,就盼着把这柜挪进来,让父亲看着眼熟。
车厢里慢慢堆起了家当:父亲的轮椅裹着蓝布套,是李秀云去年冬天缝的,里面塞了绒棉,坐着暖和;母亲的腌菜坛用三层粗布包着,坛口封了油纸,是外婆传下来的青花坛,母亲说“腌了三十年咸菜,坛里的老卤比啥都香”;还有浩浩的小木凳,凳腿没来得及打磨光滑,却被孩子刷了层亮漆,红通通的,像个小灯笼,浩浩说“要让爷爷坐着它看向日葵”。
天刚亮透,小货车就开到了宅基地门口。李秀云抱着欣欣,手里拎着个保温桶,桶里是刚煮好的肉粽——糯米泡了一夜,吸足了粽叶的香,里面的五花肉是前一天在三镇菜市场挑的,肥瘦相间,腌了大半天,煮的时候母亲守在灶台边,隔十分钟就掀次锅盖,怕煮太烂,也怕没入味。欣欣的小手里攥着个香囊,是母亲用碎布缝的,里面装了艾草和丁香,挂在衣襟上,晃来晃去的,像只小蝴蝶。
“爸,咱挪窝喽!”罗明走到车边,小心地解开轮椅上的蓝布套,扶父亲坐上去。父亲的手还带着点晨凉,抓着轮椅扶手时,指节微微发白——这是他第一次坐轮椅进新家,眼神里藏着点期待,又有点怯。罗明推着轮椅往院子里走,车轮压过 4度的水泥坡时,发出“咕噜噜”的轻响,防滑纹路牢牢抓住轮面,没半点打滑。父亲忽然伸出手,指尖轻轻蹭过水泥坡的纹路,老茧磨着粗糙的水泥面,像在摸什么宝贝。
“这坡走得稳,比老家的土坡舒服。”父亲的声音有点哑,却带着笑意,“去年下雨,老家那土坡滑,我摔了一跤,你背我去医院,走了二里地,汗都透了。”罗明心里一软,想起去年冬天的场景:父亲摔在泥地里,半天站不起来,他蹲下来背父亲,父亲的手紧紧抓着他的衣领,轻得像片叶子,却让他觉得肩上沉甸甸的。“现在不用怕了,这坡我测了好几回,4度刚好,您自己推都不费劲。”罗明放慢脚步,让轮椅稳稳地滑过坡道,车轮的辙印在水泥地上留下浅淡的痕迹,像给新家画了第一道幸福的记号。
进老人房时,晨光刚好透过 1.8米宽的磨砂玻璃窗,斜斜地落在炕头的蓝布褥子上,铺出一块方方正正的暖光斑。父亲眯起眼,往光斑里凑了凑,阳光落在他的脸上,把皱纹里的潮气都晒得散了。“不用挪窝就能晒太阳,比在医院还舒坦。”父亲伸手摸了摸光斑,指尖的温度慢慢升起来,“医院的窗户小,太阳只照得到床尾,我得挪着轮椅凑,现在好了,炕头就有太阳,暖得很。”
罗明往窗台上摆了个旧瓷瓶,里面插着几朵小野花——是欣欣早上在路边摘的,粉的、黄的,歪歪扭扭地插在瓶里,却添了满室的活气。“这是您的旧草帽,我给挂在窗边了。”罗明指着墙上挂着的草编帽,帽檐上还沾着点老家的泥土,“您说过,这帽陪您种了二十年地,现在挂着,您抬头就能看见。”父亲望着草帽,眼里的光软了下来,轻轻“嗯”了一声,手指在轮椅扶手上慢慢摩挲,像是在跟老伙计打招呼。
院子里传来母亲的笑声,罗明探头出去,看见母亲蹲在小菜地边,裤脚沾了圈黄土,却浑然不觉。她手里捏着根小树枝,轻轻拨弄着刚冒芽的黄瓜苗——绿莹莹的芽尖顶着点土,像刚睡醒的小娃娃,母亲数着:“一、二、三……六棵,都活了!”又蹲下来摸向日葵的嫩芽,芽子刚顶破土,细得像根绿针,母亲的指尖轻轻碰了碰,怕碰坏了:“欣欣,快来看,你种的向日葵发芽了!”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