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阳指尖仍悬于龙头拐杖裂隙之上,未进未退。金光自缝隙中渗出,比先前更盛,如丝缕缠绕杖身,隐隐有脉动之感。他不再强行追溯源头,而是将太极图缓缓展开于灵根深处,以符道为引,将那股躁动的道韵残迹导入通天箓中。箓面依旧空白,内里却浮现出一道临时符阵,层层叠叠,将金光封入其中。符阵微颤,似在承受某种无形压力。
金光入箓刹那,玄阳神识骤然一震。
北冥冰原之上,十二根巨柱破土而出,通天彻地,柱身刻满巫纹,此刻正逐一亮起幽蓝光芒。巫族战鼓声自地底传来,低沉如雷,每响一次,冰层便裂开一道缝隙,寒气冲天。南荒火山群中,三足金乌列队升空,双翼展开遮蔽日光,妖气凝聚成云,压向边境荒原。两股气机在虚空交锋,未有兵戈相接,却已掀起法则涟漪,震荡千里。
他闭目,三符轮转——执念符稳心,善念符化煞,恶念符破妄。识海清明,所见景象愈发清晰。巫族出动者为刑天、相柳部众,约三千战巫,皆披玄甲,手持巨斧,踏冰而行;妖族一方则是金乌神将统领的飞禽军团,另有白泽策应于后,布阵于火山口,未越雷池一步。双方交战之地,乃北冥与南荒交界处的荒芜裂谷
此非全面开战,而是试探。
玄阳收回神识,指尖轻颤。金光已尽数纳入通天箓,杖身恢复沉寂,龙首低垂,口缝闭合如初。他未动,膝上拂尘垂落,尘丝贴于石面。片刻后,右手抬起,万灵拂尘轻扫地面,一道洪荒山河图缓缓成形,以符文勾勒轮廓,巫族行军轨迹以蓝线标注,妖族驻地则以赤点标记。两线相距三百里,中间裂谷被划为缓冲带,符文注明:“未动根本,资源之争。”
他凝视图中赤蓝交汇处,心中推演。巫族需寒铁铸兵,北冥冰下埋有玄冥矿脉;妖族则觊觎南荒火眼中的阳炎晶,为炼制金乌战甲所用。两族皆未触圣人道场,显有克制。然若一方得利,另一方必不甘退让。今日小战,明日便是大军压境。
正当他指尖微动,欲以符文布设隔断阵势,将两军气机分离之时,虚空忽有紫气垂落,不现形,不发声,唯有一道意念直入灵根:“劫起于争,止于无为。”
是老子。
玄阳动作顿住。
“你今道基未固,强行涉劫,反成棋子。”
紫气散去,如从未出现。山风拂过孤峰,吹动青衫,拂尘尘丝微扬,山河图符文未消,却再无后续动作。
玄阳低头,目光落于膝上通天箓。箓面依旧空白,内里却已多了一道新封存的符录,题曰“巫妖初端录”。他以指为笔,在箓面虚划三道——第一道为北冥巫柱亮起之象,第二道为金乌列阵之形,第三道为两军对峙之势。三符成,沉入箓底,与五宝之气交融,隐隐牵动春秋笔意,似有记录之能自行激活。
他闭目,不再追索。
识海中,那幅山河图仍在流转。巫族战线缓慢推进,妖族空中阵型微调,裂谷深处,地脉震动频率加快。某种变化正在酝酿,非人力所能立刻扭转。他所能做者,唯有观势、记势、存势。
片刻后,他睁眼,目光平静。拂尘轻收,山河图符文消散于石面,不留痕迹。通天箓浮于膝前,缓缓旋转,箓底新符隐现,五宝之气沉静如初。玄元控水旗的水纹、生死簿的墨痕、定海神珠的光点,皆在箓内有序流转,与符道相融,未有躁动。
他伸手,将龙头拐杖轻轻移至身侧。杖身冰凉,龙首闭目,金光已敛。拂尘归于左手,尘丝垂地,未再拂动。
山风渐止。
玄阳盘坐不动,双目微闭,呼吸平稳。灵根内太极图缓缓轮转,三符各守其位——善念符润养神识,恶念符警戒外扰,执念符锚定道心。他不再试图斩断什么,也不急于证道。此刻所需,是看清天地将倾之势,而非贸然伸手。
北冥的战鼓声已停,南荒的妖云却未散去。裂谷上空,风向突变,自北而南,卷起沙石,吹向妖族阵前。一道金乌神将抬手,火焰凝聚成盾,挡下风沙。与此同时,巫族前锋止步,刑天立于冰崖之上,巨斧拄地,目光遥望南方。
玄阳神识再度外放,借通天箓中封存的符录回溯气机。他察觉到一丝异样——风沙之中,夹杂着极细微的符纹波动,非巫非妖,似由天地自然生成,却又带有某种规律。他凝神细察,发现那波动竟与通天箓中尚未完全融合的“无字天书”气息隐隐共鸣。
他指尖微动,欲调天书出箓比对,却在触及箓面瞬间收手。
不可轻动。
老子之言犹在灵根深处回荡。此刻若强行激发天书,恐引动未知因果,反被卷入争端。他压下冲动,将神识收回,三符轮转,稳住灵根。
就在此时,通天箓忽然轻震。
不是来自五宝,也不是三符异动,而是箓底那道“巫妖初端录”符文,自行泛起微光。玄阳睁眼,箓面依旧空白,但识海中却浮现出新的画面——裂谷地底,一道裂缝悄然张开,黑雾溢出,内中似有巨影蠕动。那黑雾不属巫族,也不属妖族,却让玄阳心头一沉。
他右手缓缓抬起,拂尘尘丝无风自动,一根尘丝轻轻搭在通天箓边缘,如触非触。
喜欢洪荒万符之祖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洪荒万符之祖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