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散尽,秃鹫坡的厂房已亮起星星点点的油灯。林烽攥着系统面板的手微微发颤——全息投影的《兵工厂建设手册》正以三维形态悬浮在半空,齿轮咬合的咔嗒声与窗外矿工的号子声交织成奇异的交响。
模块化分工,标准化零件。他喃喃重复着手册扉页的烫金标语,指尖划过弹体加工区的虚拟模型。那些代表车床、铣床的蓝色光块正在空中重组,最终拼合成一条完整的流水线。
苏工的铅笔在图纸上悬停片刻,突然重重划破纸面:车床加工段必须增加三道质检节点!他指着弹体加工区的剖面图,手工敲弹体时,壁厚误差能到±3毫米,车床加工后至少要控制在±0.5毫米以内。
钱工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按这个精度要求,车床主轴跳动必须≤0.02mm。他抓起系统面板调出参数设置界面,但咱们的解放-1型车床主轴轴承是青铜材质,热膨胀系数比德国产的高20%……
用这个!老铁匠王铁山突然从门外冲进来,怀里揣着块通红的铁砧。他抡起锻锤砸向铁砧边缘,火星迸溅中露出内部致密的气孔结构:用白口铸铁做基座,浇铸时掺入20%的磁铁矿粉,导热性比普通铸铁强三倍!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老人将铁砧浸入冷水。白雾蒸腾间,铁砧表面竟凝结出细密的冰晶——这是太行山里流传百年的冷锻淬火法。
正午时分,第一条流水线开始试运行。
弹体加工区:
五台车床呈扇形排布,铁矿锭在传送带上匀速滚动。栓子握着操纵杆的手沁出汗珠,车刀在千分尺校准下精准切入铁锭。当第一枚圆柱形弹体脱模时,苏工突然扑上去抱住冷却中的金属:壁厚2.1毫米!比手工敲打的均匀两倍!
装药区:
钱学森的实验台上摆着三组玻璃器皿:左边是掺锯末的硫磺炸药,中间是纯硫磺炸药,右边是掺石蜡的样品。石蜡要碾碎成200目粉末!他抓起石蜡块塞进粉碎机,否则防潮效果大打折扣。
装配区:
赵大柱带着二十个新兵,将引信旋入弹体的动作整齐划一。老铁匠突然按住栓子的手腕:停!撞针弹簧预紧力不够!他抽出铜制撞针对着煤油灯细看,弹簧压缩量必须保持在1.8-2.2毫米,用这个游标卡尺量!
质检区:
王二蛋的秒表滴答作响。他随机抓起枚手榴弹扔进铁桶,炸开的破片在晨雾中织成扇形弹幕。延时5.3秒,合格!他在本子上画了个对勾,突然脸色骤变——第五枚手榴弹的引信卡槽里卡着半片树皮。
首次批量生产就暴露出致命缺陷。
当第三批五十枚手榴弹完成装配时,钱学森突然冲进厂房:装药区温度超标!众人冲到窑洞式炸药库前,只见石壁上凝结着诡异的白色晶体——这是硝酸铵受潮结块的征兆。
用这个!林烽扯开腰间的皮带,露出内侧缝着的防潮油纸。这是系统奖励的军工知识包里记载的土法防潮技术:把炸药分成小包,每包用油纸包裹后浸入桐油!
危机尚未解除,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铣床加工引信孔时,三台机床同时出现丝杠卡死。苏工趴在地上检查传动轴,突然抓起把铁屑:铁矿渣!这些铁屑里有磁性杂质!他调出系统面板的材料分析模块,屏幕上跳出红色警告:铁屑含磁量超标300%,导致伺服电机过载。
换刀!钱学森扯开铣床防护罩,用高速钢立铣刀替代普通碳钢刀!老铁匠立刻抡起锻锤,将烧红的刀具浸入冷水淬火。白雾蒸腾中,刀刃泛起诡异的蓝光。
深夜的厂房亮如白昼。
五台车床的卡盘同时咬合铁锭,车刀与金属摩擦的火花在防爆灯下连成金色瀑布。栓子操纵的第三号车床突然发出异响,千分尺显示弹体直径超差0.2毫米。
主轴轴承缺油!苏工扯开防护罩,沾满油污的手指精准找到注油孔,按这个频率每半小时加注一次!他抓起系统面板调出润滑流程图,德国机床的循环润滑系统,咱们得用竹筒改造!
装药区突然传来爆炸声。钱学森扑到防爆墙后,发现是石蜡粉末在空气中的浓度超标。他抓起把石灰粉撒向空中:用酸碱中和法!石蜡是酸性物质,生石灰能吸附分解!
当第一千枚手榴弹走下流水线时,晨曦正刺破云层。
林烽抚摸着刚下线的手榴弹,弹体上1945·太行的钢印泛着冷光。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精密加工技能解锁,可升级膛线拉削技术(需钨钢刀具x10)】。他望向远处正在拆卸包装的铣床,那些还沾着海水的德国机床部件在朝阳下泛着冷光。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