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3日,清晨七点。
北京青锋影业总部,数据中心的巨幕墙上,一行数字在晨曦的微光中显得格外刺眼!
《阿凡达》,累计票房:17.98亿。
这个数字像一座无形的山,压在每一个走进办公室的人心上。
还差两百万就破十八亿了。
田小鹏端着咖啡站在屏幕前,声音有些发干。
按照它现在的走势,最晚明天就能突破。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大圣归来》苦战七周才达到的9.05亿票房,《阿凡达》只用了五周就轻松翻倍;
就连创造过票房奇迹的《战狼》,其18亿的最终成绩也即将被超越。
十八亿啊......王紫逸挠了头,这尼玛……卡梅隆和李扬一样,都是外星人吧?
没有人接话。
这种沉默背后,是一种复杂的情绪。
既希望《流浪地球》能够复刻《战狼》的奇迹,又对眼前这座高不可攀的山峰感到本能的敬畏。
市场部新来的实习生小声问旁边的同事:姐,你说咱们的《流浪地球》,有机会超过它吗?
被问的人只是苦笑了一下,没有回答。
这个问题,此刻在每个人心中盘旋,却没有人能说出答案。
上午八点半,李扬准时走进办公室。
他看了一眼屏幕上的数字,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仿佛那只是一串普通的代码。
李总,《阿凡达》的票房......数据部负责人欲言又止。
看到了。李扬点点头,很不错的成绩。
他的平静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紧张的气氛稍稍缓解,但那份沉重的压力依然悬在头顶。
在接下来的晨会上,各部门汇报最终准备工作时,都不可避免地提到了这个数字。
根据我们的模型预测,《流浪地球》首周票房应该在6到8亿之间。
数据分析师调出图表,如果口碑持续发酵,最终有望冲击15亿。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去:当然,这是在理想状态下......
15亿,这已经是一个足以让任何国产电影骄傲的数字。
但在《阿凡达》的18亿面前,依然相形见绌。
宣传总监接过话头:各大平台的指数已经突破百万,预售票房2.1亿,都创造了新纪录。但是......
这个后面没有说出来的话,大家都懂。
15亿对于李扬来说,是个正常的票房预期,而18亿以上……
奇迹如果那么容易复刻,那就不叫奇迹了。
那是神话!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
李扬环视众人,终于开口:还记得《战狼》上映前吗?所有人都说军事题材太小众,说我们选错了类型。结果呢?
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电影市场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观众要的不是第二个《阿凡达》,而是第一个《流浪地球》。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就在青锋内部进行最后动员的同时,外界的舆论场也在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在微博刚刚兴起的话题榜上,#流浪地球今日上映#和#阿凡达18亿在即#分别位居第二和第四。
知名影评人周黎明在专栏中写道:
《阿凡达》的成功是技术革命的胜利,它重新定义了什么是电影。而《流浪地球》的意义在于,它试图证明中国人也能参与这场重新定义。从这个角度说,能够与《阿凡达》相提并论,已经是一种胜利。
这篇专栏下面的评论区,呈现出中国影迷复杂的心态。
点赞最高的评论写道:李扬守住国产电影的尊严就好,别给他太大压力。毕竟对手是卡梅隆啊!
这条评论获得了超过三万点赞。
另一条高赞评论则说:作为看过高校点映的幸运儿,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流浪地球》绝对不输《阿凡达》。但票房能不能超越,还要看天时地利。
语气中透着谨慎的乐观。
在各大电影论坛里,影迷们的讨论更加直接。
开年就看了《阿凡达》这种神作,要是《流浪地球》也能有18亿级别的表现,我们中国影迷也太幸福了吧!
不求超越,只求不输太多。国产科幻能拍出这个水平,我已经很满意了。
说实话,《战狼》的成功有天时地利的因素。奥运刚过,爱国情绪高涨,李扬的形象转型也恰到好处。但科幻片不一样,这是硬碰硬的技术活。
这些评论反映出一个共识:所有人都希望《流浪地球》成功,但几乎没有人敢直接说出它能够真正超越《阿凡达》。
就连李扬最忠实的粉丝,在组织应援活动时,打出的口号也是支持中国科幻,而非超越《阿凡达》。
这种审慎的背后,是对中国电影工业实力的清醒认知,也是对李扬的一种保护——
不把他架上神坛,也就免去了他从神坛跌落的危险。
上午九点,全国各大影院的经理们完成了今天的排片安排。
数据同步到青锋的数据中心时,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流浪地球》首日排片:42%。
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体现了市场对李扬的信任。
但紧随其后的另一个数字,却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一下——
《阿凡达》排片:40%。
一部已经上映五周的电影,排片率仅仅比首日上映的《流浪地球》低了两个百分点。
这......王紫逸看着屏幕,一时语塞。
市场总监叹了口气:院线还是很现实的。《阿凡达》的上座率依然维持在60%以上,他们不可能放弃这块肥肉。
这个排片比例,道出了市场的真实想法:
他们相信李扬能赚钱,但不相信他能赢。
或者说,在整个电影行业看来,能够与《阿凡达》分庭抗礼,已经是中国电影能够企及的最高成就。
在上海一家知名影城的经理办公室里,经理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坦言:
我们给《流浪地球》最好的场次,最大的影厅,这是对李扬的尊重。但《阿凡达》的ImAx厅全部保留,这是对市场的尊重。
记者追问:那您个人更看好哪一部?
经理笑了笑:作为影迷,我希望《流浪地球》赢。作为生意人,我希望它们都赢。
这种矛盾的心态,正是整个行业的缩影。
上午十点,李扬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
楼下街道上,一家影院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虽然看不清那些人的表情,但能感受到一种节日前般的期待。
宋轶轻轻推门进来,站在他身边。
紧张吗?她问。
李扬摇头:更多的是好奇。
好奇什么?
好奇观众会怎么选择。李扬的目光依然望着楼下,是选择熟悉的潘多拉,还是选择陌生的流浪地球。
宋轶沉默片刻,说:外面的人,好像都不太看好我们能赢。
他们不是不看好我们。李扬转过身,他们是不敢看好。中国电影输得太久了,以至于连做梦都要小心翼翼。
他的语气中没有任何抱怨,只有理解。
那你怎么看今天的排片?宋轶问,《阿凡达》还有40%,只比我们少两个点。
李扬笑了:我觉得很公平。
公平?
对,公平。他点头,市场给了我们一个平等的起跑线。剩下的,就让作品自己说话。
“另外,他们这样给《阿凡达》排片……我认为其实不利于《阿凡达》。”
“《阿凡达》肯定是还有观影需求的,但肯定不多了,如果用较低的排片,慢慢释放观影需求,《阿凡达》还能吃个长线红利,但他们现在给到这么高的排片……”
“我认为,会快速榨干《阿凡达》所剩不多的力量……”
他走回办公桌前,打开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实时票房数据。
此刻还是空白,但几小时后,那里将填满决定命运的数字。
记住我常说的一句话吗?李扬看着屏幕,路,是人走出来的。”
“我今天再加半句……”李扬转向宋轶,眼神坚定。
“王座,是自己挣来的。
他的平静不是装出来的。那是一种从《南京照相馆》到《战狼》,一路披荆斩棘积累下来的底气。
上午十一点,距离《流浪地球》首场放映还有半小时。
北京cbd万达影城的ImAx厅外,队伍已经排到了商场中庭。
有趣的是,就在隔壁的ImAx厅外,等待观看《阿凡达》的队伍也同样壮观。
两个队伍的观众不时互相张望,偶尔还有对话传来。
你们看哪部?一个年轻人问旁边队伍的女孩。
《流浪地球》啊!我可是李扬的铁粉。你呢?
我《阿凡达》二刷。卡梅隆太神了,不看ImAx简直是浪费。
我看过《流浪地球》的高校点映,绝对值回票价!
那等我看完这部,下周也去看看你们的。
这种友好的交流背后,是中国观众前所未有的幸福烦恼。
他们第一次有机会在同一时间,选择两部世界级的视觉盛宴。
在影城的监控室里,经理盯着两个厅的售票数据,对副手说:今天过后,市场就要变天了。
您觉得《流浪地球》能赢吗?
经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觉得中国观众是更愿意看美国人拯救外星,还是中国人拯救地球?
副手思考了一会儿,说:我选后者。
那就对了。经理笑了,技术可以学习,特效可以追赶,但文化认同,是永远无法替代的。
中午十二点整,全国各地的《流浪地球》第一场放映正式开始。
在青锋影业的数据中心,大屏幕上的数字开始跳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里,等待着市场的第一个回应。
李扬坐在角落的椅子上,平静地喝着茶。
他知道,从这个瞬间开始,一切预测、一切分析都已不再重要。
观众会用手中的电影票,投下最真实的一票。
新王的试炼,正式开始。
而答案,将在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内,逐渐揭晓。
喜欢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