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零年,二月十三日,下午五点。
北京城区的年味已经浓得化不开,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和家家户户飘出的饭菜香气。
王府井附近的一家星级影城内,却依旧是灯火通明,与窗外期盼团圆的氛围格格不入。
员工休息室里,小王把最后一口已经凉透的饺子塞进嘴里,油脂凝固在白色的饭盒边缘,看着有点腻人。
他叹了口气,划拉着手机屏幕,家族微信群里,堂哥表妹们晒的年夜饭图片正刷得飞起,红烧肉油光锃亮,清蒸鱼栩栩如生。
对比自己手边这盒速冻水饺,一股难以言说的委屈和烦躁涌上心头。
“三班倒,大年三十也不消停……”
他低声嘟囔了一句,把饭盒扔进垃圾桶,发出了“哐当”一声脆响。
放在几年前,他这会儿早该在家嗑瓜子看春晚预热了。
那时候,影院春节关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不是不想赚钱,是压根没人来。
大家都觉得,除夕夜,全国人民只有一个节目:回家,吃年夜饭,看春晚。谁会跑来黑漆漆的电影院里坐着?
可这规矩,去年被一部叫《战狼》的电影硬生生给砸碎了。
小王还记得经理当时开会时那激动的样子:“看到了吗?《战狼》!上映那么多天,还能在春节档拿2亿的票房,谁说春节没人看电影?是以前根本没有能让人走出家门的电影!”
从那一刻起,影院行业的春节模式,就有隐隐改变的苗头。
果不其然,今年,他们影城和全国绝大多数同行一样,除夕照常营业,初一到初七全员轮休,誓要榨干这个新被发掘的“黄金档期”的每一滴潜力。
对老板们来说是黄金,对小王他们这些一线员工来说,就是实打实牺牲掉的团圆饭。
收拾好心情,小王推开休息室的门,走向影厅区域。
喧嚣声扑面而来,让他愣了一下。
候场区坐满了人,大多是年轻人,也有带着小孩的家庭,叽叽喳喳,热闹非凡,丝毫没有因为今天是除夕而冷清。
“哥们儿,麻烦问下,《流浪地球》的ImAx厅往哪边走?”一个年轻人拦住他,语气急切。
“前面左拐,最大的那个厅就是。”
小王指完路,看着那人小跑着离开,心里有些诧异。
今天这客流,好像比预想的要多不少。
经过经理办公室时,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经理和总部开视频会议的声音,语气严肃:
“……对,数据盯紧点。尤其是《阿凡达》,上面说了,如果它今天场均上座率稳不住35%,明天排片直接砍一半,把ImAx厅全空出来……”
“……《流浪地球》是关键,只要它首日排片能在42%的基础上,上座率还能冲到70%以上,证明它的单厅产出能力,明天就开始给它加餐!把所有好时段都给它试试水……”
小王放慢了脚步,心里咯噔一下。
他虽然只是个基层员工,但在影院待久了,也明白这些话背后的血腥味。
排片率就是生命线,经理们就像最冷酷的指挥官,根据前线(票房数据)的战报,随时调整兵力(场次)部署。
《阿凡达》这头巨兽,看来位置不稳了;
而《流浪地球》,这个李扬的新孩子,正被寄予厚望,准备被推上战场,接受最严酷的考验。
他走到自己负责的影厅区域,这里主要是《流浪地球》和《阿凡达》的场次。
距离晚上六点《流浪地球》的首个晚场开场还有半小时,ImAx厅外的队伍已经排成了长龙,蜿蜒曲折,几乎堵住了通往其他影厅的通道。
人群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互相讨论着预告片里的冰封城市和行星发动机。
“我看了高校点映的哥们说,特效炸裂!”
“能不能干过《阿凡达》啊?”
“别管干不干得过,支持国产科幻就完了!”
嘈杂的声浪冲击着小王的耳膜。
他下意识地看向隔壁《阿凡达》的影厅,那边也有人排队,但队伍短了不少,而且观众看起来更……平静一些。
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完成一个“打卡”任务,而非参与一场狂欢。
晚上六点,《流浪地球》首场开映。小王在散场时负责引导和清洁。
厅门打开,观众鱼贯而出,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混杂着震撼和兴奋的潮红,讨论声比入场时更加热烈。
“我靠!那个行星发动机启动!我汗毛都竖起来了!”
“冰封的国贸!太真实了!”
“比我想象的还好!明天带我爸妈二刷!”
小王一边收拾着散落的3d眼镜,一边听着这些议论,心里的那点抱怨早已被一种奇异的参与感取代。
他不需要看后台数据,单凭这散场时的人气和观众的反应,他就能断定:
这场子的上座率,绝对在90%以上,甚至可能更高!
这种爆满的景象,他只在去年《战狼》最火爆的时候见过。
晚上九点,经理匆匆从他身边走过,一边对着蓝牙耳机说:
“……对,我问过几个相熟的兄弟影院了,情况都一样!”
“《流浪地球》全线爆满!”
“单厅产出高得吓人!”
“《阿凡达》?不行,普遍达不到预期,上座率能有个三成就不错了……”
经理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小王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那个模糊的预感越来越清晰:
这个李扬,可能又要创造奇迹了。
《流浪地球》或许真的能和《阿凡达》这块好莱坞金字招牌,在票房上掰一掰手腕,甚至……战而胜之?
这个念头让他自己也吓了一跳。
深夜十一点,最后一场电影散场。
小王拖着疲惫的身子做最后的清场工作。
经过经理办公室,发现里面依然亮着灯,经理和几个主管都在,墙上的投影幕布显示着视频会议的界面,总部的几位大佬赫然在列。
“必须调整!立刻调整!”
经理的声音透过门缝传出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首日数据虽然没完全出来,但光是这上座率反馈就说明了一切!”
“太变态了!哪有年三十这么搞的?”
“这完全超出了我们最好的预期!”
“明天,不,是几个小时后天亮的排片,必须向《流浪地球》倾斜!”
“对,ImAx厅,巨幕厅,黄金时段,全部给它!”
小王知道,一场关乎千万级别收益的排片大战,就在这个除夕夜的办公室里,尘埃落定了。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已经做出了它最直接、最残酷,也最公正的选择。
同一时间,青锋影业数据中心。
虽然已是除夕深夜,这里却灯火通明,气氛凝重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大屏幕上,数据流在不断刷新,最终,几个核心数字定格下来:
【2月13日(除夕)日度票房数据】
《流浪地球》:8000万人民币
平均上座率: >95%
屏幕上那“>95%”的上座率数字,红得耀眼,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低低的惊呼。
田小鹏猛地握紧了拳头,王紫逸直接“我靠”了一声。
这个数据,不仅远超了市场普遍的预期,甚至比他们内部最乐观的模型预测,还要高出不少!
首日8000万,放在平时已是爆款相,而在阖家团圆的除夕夜取得这个成绩,并且伴随着近乎满场的上座率,其含金量之高,意义之重大,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李扬站在屏幕前,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紧抿的嘴角微微松弛了一丝。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那行数字。
就在这时,他放在桌上的手机屏幕,开始接连不断地亮起,提示音此起彼伏。
他拿起手机,解锁屏幕。信息来自不同的号码,备注都是各大院线或知名影城的经理。
内容惊人的一致,没有寒暄,没有废话,只有简练到极致的两个字:
“定了。”
“定了。”
“定了。”
……
一条接一条,像战场上确认总攻开始的信号弹,接连不断地升起,照亮了整个夜空。
李扬看着这些信息,终于缓缓地、彻底地松了一口气,将身体靠在了椅背上。
他抬眼,再次望向大屏幕上那行代表着无上市场认可的数据——首日8000万,上座率 >95%。
而《阿凡达》,对于一个上映了这么久的电影来说,2000万的日票房,30%的上座率,真的很不错了。
但,在春节档这个注定火热的档期,在《流浪地球》九成以上的上座率面前……
黄金场、ImAx场再排给他,就真的没有性价比了。
窗外,零点的钟声敲响,旧的一年已然过去。
而在电影市场的世界里,一个新的王者,已经在这一年的最后几个小时内,露出了它无可阻挡的锋芒。
称王?
还为时尚早!
但为春节档正名,这个首日成绩……
足够了!
喜欢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