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这时反而不急着搞什么和面机了。
他现在很想知道,光就擦丝板这个玩意儿,正式生产的产量能有多少?
还有,供销社的销量又能有多少?
他虽然算不出一块擦丝板能够节约多少人力,却知道越多越好。
最好能够覆盖全国的食堂、饭店、小腌菜厂这一类,很依赖人力的食品加工场所。
可惜,在厂里设立一个新的生产单元,虽然不用变动车间的编制。
但仍然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协作,需要走的流程也不会少多少。
往坏了说是拖沓,往好了说,就是稳步推进。
第二天何雨柱又去到新的车间溜达,就见到厂房里已经安置好了,那什么勾二三冲床。
进出料的通道也规划得清晰明了。
旁边还摆放着一些辅助的小型机器。
可这厨子,不知道那些玩意儿叫什么。
他也不想进去和那些工人搭话,在门口看了一眼,就转身往老丈人的办公室去了。
他以为老丈人终于混到自己的独立办公室了。
可到门口一看,昨天那三张办公桌只剩了两张,那些铁皮柜也被拆出来,码到门外去了。
靠墙的位置变成了两排长条凳,这一看就是工人休息室呀。
所以,这仍然不是独立的办公室。
今天那两工人在往墙上钉黑板。
他老丈人已经在办公桌上写写画画了,看他手边堆的一大摞文件,估计也快开工了。
屋里三个人都在忙,没人留意在门外闲溜达的何雨柱。
他就自个左瞄瞄右望望,想要估计一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工?
随便一瞄,就见到码在门外的那一排铁皮柜。
随手敲了敲,却发现这柜子看着好像锈迹斑斑,但用料好像很扎实,没敲出什么锈穿的孔。
他现在见到个什么玩意儿,脑子里就转着什么利用啊、效率啊这一类的想法。
看着这几个柜子,尺寸倒是和后来的那种蒸饭柜差不多大。
虽说北方面食为主,就算不蒸饭用来蒸包子、馒头什么的,效率也比传统蒸笼高。
蒸饭柜一般得是双层的,找个焊工,再找个电工,弄点发热管,技术难度倒是不高。
问题是这年头,用电做饭,相比于柴煤来说可算是奢侈。
就算轧钢厂不在乎这点电费,但其他小门小户的单位肯定会在意。
这玩意儿效率提升也不是很显着,好像没有什么推广价值。
而且南方,说不定已经有了类似的东西,那就不用考虑了。
看这铁皮柜的尺寸,改造成烤箱好像也行。
但和蒸饭柜的问题一样,若是用电,就价值不大。
若是改成用柴或用炭嘛,这年头的四九城,恐怕还真找不出几样需要烤制的主食。
就算有些烤鸭、烧饼、馕、锅盔,这类传统的烤制食物。
但它们都是专用的大型烤炉制作,谁会用一个铁皮柜,做个这么点尺寸的烤箱来做这些东西。
傻柱脑子里,倒是见识过许多用烤箱制作的食物,什么面包、蛋糕、蛋挞、披萨……
这些玩意儿,不说在这个年头,在后世也没有成为国人的主食,所以烤箱也没什么价值。
何雨柱又左右瞧了瞧这些铁皮柜。
很确定就是昨个儿,他老丈人清理办公室,给丢出来的。
看着上面漆皮斑驳的样子,估计其他办公室也不会要这玩意。
最后的出路,要么当原料回炉,要么就废品站,信托商店也有可能。
他摸出烟来点了一颗,回忆那些后世的厨具。
在后世,很多外形设计成箱柜式的厨具。
但要么是技术含量高,他不一定懂。
懂了也不一定能在这个年头找得到合适的零件。
要么就是追求美观、整洁、方便的那些,推广价值不是很大。
转了两圈,抽了半支烟。
他看着这铁皮柜的高低尺寸,就想起来一个玩意儿,醒发箱、发酵柜。
因为这四九城是以面食为主。
食堂里提供的主食无非就是馒头、窝头这些。
但是馒头或者二和面的馒头,都是需要发酵的。
这发酵温度不同,发酵时长也不同,夏天当天揉了面,当天就能发好。
而冬天发酵慢,就会头天揉好面团,用被子给包好,到第二天才能发酵好。
问题是还有春天和秋天呢,一年四季,甚至每天的温度都不一样。
春秋两季的气温,当天揉好的面团,它可能当天醒发不好,但等到第二天用,它又醒发过头。
所以,在没有醒发箱、发酵柜这类厨具的时候。
发面这活儿,纯靠食堂这帮人凭经验控制,各显神通。
比如利用炉温,加速发酵,或利用地窖减慢发酵。
又或者凭感觉掐着点揉面,等用的时候就刚好。
甚至面团的大小,放置的位置,盛放的容器等等,都是各有各的招。
这年头,若是发面发得好,那都是一门手艺,可以传家,可以收徒的!
但是后世的发酵柜,那玩意儿都可以叫智能厨具了,集成了能源、监测、控制等功能。
真就像在后厨里吹牛说的那样。
把揉好的面团放进去,一摁电门,等它叮的一声,面团拿出来就发酵好了。
但是现在,他又弄不到温度、湿度,和那什么二氧化碳感应的这类监测仪器。
更弄不到电路板、芯片这些控制单元。
所以他只能想到,最简单的,利用炉灶余温来控制面团发酵速度。
厂里其他食堂的灶台大,有的就能把揉好的面团,放在灶台边发酵。
但他们这个食堂规模小了一点,灶台不够大。
揉了几百斤面团,你醒一半,不醒一半,这也不是回事儿,所以他们食堂做面食相对就麻烦了一些。
他扯开看了看这铁皮柜里面的容量,齐腰高的铁皮柜,一米多宽,得有四五十公分的深度。
这个容量,做好隔层放个几百斤面团,应该没多大问题。
还有充裕的空间,供发酵面团膨胀。
正好他们食堂的大锅是一米二的口径,灶台有一米八宽,恰恰也是齐腰高。
这个铁皮柜,放在灶台边,尺寸刚好能陷进去。
这时虽然还是夏天,醒面很方便。
可等到冬天的时候再弄,就不一定能找到尺寸这么合适的铁皮柜了。
应当早作打算,先把这柜子弄回去,也算是有备无患了吧?
喜欢四合院:全都莫挨老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全都莫挨老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