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集:艾灸驱寒
腊月的风像淬了冰的刀子,刮过有熊部落的营地时,总带着呜呜的嘶吼。轩辕裹紧了兽皮袍,望着远处结了薄冰的河面,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连日来的严寒让族里的老人孩子都缩在洞穴里,可越是这样,风寒侵体的人反倒多了起来。
他刚从东边的洞穴回来,那里住着三个患了风寒的猎手,用了两剂姜汤加桂枝,总算退了热。转身往西边走时,就听见一阵断断续续的哭闹声,像只被冻坏的小兽,揪得人心里发紧。
“是阿木家的小娃。”同行的岐伯停下脚步,往哭声来处扬了扬下巴。阿木是部落里最能干的鞣皮匠,前几日为了赶制过冬的兽皮,在冰水里泡了大半天,回来就发起了高热,这几日刚见好转,难道是他的孩子又出了岔子?
轩辕加快了脚步,掀开门帘钻进洞穴时,一股混杂着草药味和汗味的热气扑面而来。洞穴中央燃着一堆篝火,火苗舔着木柴,却驱不散角落里的寒意。阿木的妻子正抱着个约莫三岁的孩童,孩子裹在厚厚的皮毛里,小脸憋得通红,哭声却越来越微弱,听起来有气无力。
“轩辕首领,您可来了!”阿木的妻子见轩辕进来,眼圈一红就落了泪,“这娃从昨夜起就不对劲,手脚冰得像块石头,喂了奶也吐,抱着烤火也暖不过来,刚才还抽了两下……”
轩辕连忙走过去,示意妇人把孩子放在铺着干草的石榻上。他解开裹着孩子的皮毛,只见小家伙四肢蜷缩着,嘴唇泛着淡淡的青紫色,鼻尖上挂着细密的凉汗。轩辕伸手探向孩子的额头,不烫,反而有些凉;再摸他的小手小脚,果然像妇人说的那样,冰得刺骨,连指甲盖都透着青。
“呼吸也弱。”岐伯蹲在一旁,凝神听着孩子的鼻息,“胸廓起伏很缓,像是有东西压着似的。”
轩辕指尖划过孩子的胸口,能摸到皮下微微的震颤,那是寒邪凝滞、气机不畅的征兆。他想起前几日阿木生病时,这孩子总缠着父亲,说不定是那时候受了风寒。只是寻常风寒多是发热畏寒,这孩子却偏偏是四肢厥冷,想来是体质偏弱,阳气被寒邪困住,没法通达四肢。
“是寒邪入了内里,把阳气锁死了。”轩辕沉声道,“单用姜汤怕是不够,那药偏于发散,他这情况,得把阳气从根上托起来。”
阿木的妻子急得直搓手:“那可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娃……”她说着就要跪下,被轩辕一把扶住。
“别急,我想想。”轩辕的目光扫过洞穴角落,那里堆着些晾晒的草药,有麻黄、桂枝,还有几捆晒干的艾草。艾草是南方部落带来的,夏天时用来驱蚊,晒干后带着一股辛辣的香气,平日里也没人当药材用。可他忽然想起,在南方游历的时候,见过老巫医用晒干的艾草点燃,熏烤病人的肚脐,说是能“逼出寒气”。
当时他还不解其理,只觉得那烟气呛人。可此刻看着孩子四肢厥冷的样子,那股辛辣的草木香仿佛就在鼻尖萦绕——艾草性温,燃烧时的热力能穿透皮肉,或许真能驱散内里的寒邪?
“去取些干艾草来,再找块生姜。”轩辕对阿木的妻子道。妇人虽不明所以,还是赶紧应声去找。岐伯看着那堆艾草,若有所思:“你是想借草木之火的热力?”
“试试便知。”轩辕点头,“寒邪如冰,需得温化。这孩子阳气太弱,汤药恐难速效,不如借火之力,直接温通经脉。”
说话间,妇人拿来了艾草和生姜。轩辕挑了些叶片厚实、香气浓郁的艾草,揉成一小团;又将生姜切成薄薄的片,选了一片大小适中的,轻轻按在孩子的肚脐上。那肚脐周围的皮肤有些发凉,孩子被触碰时,睫毛颤了颤,却没醒。
“这肚脐,是人身先天之本所在。”轩辕一边用手指轻轻按住姜片,一边对周围围观的族人解释,“胎儿在母体中,便是靠这里汲取养分。此处通达脏腑,若能在此处施以温煦,便能唤醒内里的阳气。”
他将揉好的艾草团放在姜片上,又取来一根干燥的细柴,从篝火里引了火种,小心翼翼地凑近艾草。干草遇火,先是冒出一缕青烟,随即“噼啪”一声燃了起来,一股浓郁的辛辣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呛得有人忍不住咳嗽。
“屏住气,这烟虽呛,却能驱寒。”轩辕轻声道,眼睛紧紧盯着燃烧的艾草和孩子的反应。火苗不大,却稳稳地燃烧着,热力透过姜片,一点点渗入孩子的肚脐。起初,孩子没什么动静,可随着艾草燃了大半,他忽然轻轻哼唧了一声,小眉头皱了起来。
“有反应了!”阿木的妻子惊喜道。
轩辕示意她别出声,又取了一小团艾草,等第一团燃尽、姜片尚有余温时,续在了上面。第二团艾草燃烧时,孩子的手指忽然动了动,蜷缩的脚趾也微微舒展了些。轩辕伸手摸了摸他的小手,虽然还是凉的,但指尖似乎有了一丝微弱的暖意。
“再换一次。”他对妇人说,“注意别让火星烫着皮肤。”
第三团艾草燃尽时,洞穴里的香气已经浓得化不开。孩子忽然睁开了眼睛,那双原本有些呆滞的眸子,此刻有了些神采。他张了张嘴,发出一声细弱的啼哭,不再是之前那种有气无力的呜咽,反倒带着点中气了。
“快看他的脚!”有人低呼。众人低头看去,只见孩子原本青紫的脚趾,边缘竟透出了一点淡淡的粉色,像是冰雪初融时露出的土地。
轩辕将最后一点艾草灰拂去,取下姜片,用温热的兽皮擦了擦孩子的肚脐。他再探孩子的四肢,虽然依旧偏凉,但那种刺骨的寒意已经消散,皮肤下能摸到一丝缓缓流动的暖意,像是初春的溪流,正一点点融化残留的冰碴。
“好了,寒气散了大半。”轩辕松了口气,额角渗出的细汗被他随手擦掉,“再喂点温米汤,让他好好睡一觉,明日便会好转。”
阿木的妻子抱着渐渐安稳下来的孩子,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却是喜极而泣:“多谢轩辕首领!多谢您救了娃的命!”
周围的族人也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这法子的妙处。有人摸着下巴感叹:“没想到这驱蚊的艾草,竟有这般本事!”还有人追问:“那姜片又是做什么用的?直接烧艾草不行吗?”
轩辕坐在篝火边,一边烤着冻得发僵的手,一边耐心解释:“艾草性温,燃烧时的热力能入脏腑;生姜也是温性,既能助艾草散寒,又能隔开火苗,免得烫伤皮肉。二者相配,就像给内里的阳气搭了座桥,让它能顺着热力透出来。”
岐伯在一旁补充道:“人身阳气如日,寒邪如雾。雾能蔽日,却挡不住烈火。这艾灸之法,便是以草木之火,破寒邪之雾,让阳气重归四肢百骸。”他看着轩辕,眼中带着赞许,“你能将南方见闻与医理相合,实属难得。”
轩辕却摇摇头:“我也是情急之下想起的。只是这法子是否真能推广,还需再试。”他看向众人,“冬日严寒,老人孩子最易受寒,若这艾灸真能驱寒,便可救许多人。”
接下来的几日,轩辕便带着族人试验艾灸之法。有人膝盖受了寒,蹲起时咯吱作响,他便用艾草熏烤膝盖后方的凹陷处,几次之后,那人竟能自如行走了;有位老妪常年胃寒,吃了冷食就胃痛,他教她每晚用艾草熏肚脐,不过五日,老妪说胃里像是揣了个小暖炉,舒服了不少。
可也不是次次都顺利。有个少年性子急躁,觉得艾草燃得慢,便抓了一大把猛烧,结果火星溅到皮肤上,烫出了个水泡。少年疼得直咧嘴,有人便开始嘀咕:“这法子看着危险,还是不用为好。”
轩辕听说后,特意召集了族人,拿着那少年的水泡仔细讲解:“艾灸不是烧得越旺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艾草要揉得紧实,火苗要小而稳,还要时刻盯着,觉得烫了就挪开片刻,这样才能既起效又不伤人。”他当场演示如何控制火势,如何根据病人的反应调整距离,“就像煮肉,火太急会糊,火太慢不熟,得掌握火候。”
他还教大家用厚纸片卷成筒,将艾草放在筒里燃烧,既能聚拢热力,又能挡住火星,安全了不少。少年看着轩辕耐心示范,红着脸道:“是我太心急了,这法子是好的。”
渐渐地,部落里用艾灸驱寒的人越来越多。有人用艾草熏烤冻疮,有人用它缓解腰背冷痛,连猎手们出猎前,也会带些干艾草,在雪地里烤火时,顺手熏一熏手脚,免得冻伤。洞穴里时常飘着艾草的香气,那香气里,仿佛藏着对抗严寒的勇气,让整个部落都暖融融的。
这日傍晚,轩辕刚指导完一户人家用艾灸调理,转身就见阿木抱着孩子走来。那孩子脸上红扑扑的,正揪着阿木的头发咯咯笑,手脚也暖和得很,哪里还有半分前日的萎靡?
“轩辕首领,您看!”阿木把孩子递到轩辕面前,语气里满是感激,“这娃现在能吃能睡,比以前还壮实呢!”
孩子伸出小手,抓住了轩辕的手指,那小手热乎乎的,带着孩童特有的柔软。轩辕心里一暖,仿佛有股暖流顺着指尖蔓延开来。他想起初见这孩子时,那冰得刺骨的四肢,再看看眼前这鲜活的模样,忽然明白了什么。
医道,从来都不只是草木金石的堆砌,更是人心与天地的相通。一根艾草,一点星火,看似微小,却能连接起自然的力量与人间的温情。
他抬头看向远处的夕阳,晚霞把天空染成了暖融融的橘红色。洞穴里的艾草香随风飘来,混着烟火气,让人心里踏实。轩辕知道,这小小的艾灸之法,不过是医道长河里的一朵浪花,但只要能护佑族人安康,便值得用心去琢磨,去传承。
只是,这艾草除了驱寒,还能治别的病吗?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病症,艾灸的方法是否也该不同?轩辕望着渐暗的天色,心里又升起了新的疑问。
想知道轩辕会如何探索艾灸的更多用法?且看下集分解。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古人的智慧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