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暮春,沧溟岛政务中心的老式吊扇在天花板上缓缓转动,吹不散会议室里的沉闷。林彻坐在主位上,面前堆着厚厚一叠文件,指尖按压着发胀的太阳穴。农业部的春耕进度报告、工业部的钢铁厂设备采购申请、医疗防疫部的疫苗调配清单、交通公安部门的高速路施工治安方案……短短一个上午,各部门送来的审批件就占满了办公桌的一半。
“岛主,这是应急管理部刚递来的,西坡镇昨晚下了暴雨,部分坡地出现滑坡,需要调拨沙袋和抢险人员。”秘书轻手轻脚地把文件放在最顶端,语气里带着急切。
林彻揉了揉眉心,拿起文件快速浏览。西坡镇虽只有两千多居民,可滑坡若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冲毁山下的农田。他当即在文件上批注“协调交通部门调运物资,应急管理部牵头,公安部门配合维持秩序”,刚放下笔,军事部门的赵诚又推门进来,手里攥着舰艇建造的进度表:“岛主,华夏那边的战列舰图纸到了,但建造经费还差20万,您看怎么解决?”
接连不断的事务让林彻感到一阵乏力。他接手海岛时,全岛只有农业部和商务部两个核心部门,如今随着人口从45万增至47万,政务需求激增,先后增设了军事、教育、医疗防疫、应急管理、法务、交通公安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能清晰,可凡事都要层层上报由他定夺,不仅效率低下,还常常因为精力分散耽误了军事战略布局——作为军队一把手,他本应把更多精力放在舰艇编队建设和防御体系完善上。
“这样下去不行,必须调整政务运作模式。”林彻放下钢笔,示意赵诚坐下,“你觉得,现在各部门运作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赵诚思索片刻:“部门多了,各自为政,遇到交叉事务容易推诿。而且凡事都找您审批,您精力有限,难免顾此失彼。上次兵工厂急需钢材,工业部和商务部为了优先供应用户争执不下,耽误了好几天。”
林彻点点头,这正是他担忧的。他想起未来世界的国家治理体系,又结合当下海岛的规模,缓缓开口:“我想成立一个‘中枢议事会’,就像华夏的国务院、鹰酱的议会,各部门一把手都是议事会成员,再推选一位总协调人,统筹处理日常政务,相当于总理的角色。”
赵诚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有总协调人牵头,各部门的分歧能及时解决,您也能腾出精力管军事。只是……总协调人得选个能力强、懂全局、大家都服的人。”
林彻早已在心里有了人选:“我看周明轩合适。他从商务部起步,后来协调过工业和农业的物资调配,去年南港镇码头扩建,他统筹施工、防疫、后勤,把各部门衔接得滴水不漏,而且为人沉稳,考虑问题周全。”
两人正说着,周明轩抱着商务部门的外销报表走进来,听到两人的对话,连忙摆手:“岛主,我不行,我只熟悉商贸和基建,军事、教育这些领域一窍不通,哪能当总协调人?”
“你不用精通所有领域,”林彻语气笃定,“总协调人的核心是统筹和协调,只要你能让各部门高效配合,解决交叉问题就行。而且议事会是集体决策,各部门一把手都会参与,你只管牵好头。”
随后,林彻召集所有部门一把手召开会议,提出成立中枢议事会的构想。话音刚落,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就举手赞同:“太好了!之前建地质学院,需要和建设部协调场地、和财政部申请经费,跑了好几个部门都没敲定,有了议事会,当场就能协商解决。”医疗防疫部的负责人也附和:“沧溟镇人口集中,新医院的医护人员调配需要和教育部门(医学堂)对接,有总协调人统筹,效率肯定能提高。”
当林彻提名周明轩为总协调人时,各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认可。工业部的李伟笑着说:“上次钢铁厂和兵工厂的供需矛盾,就是老周帮我们调解的,他办事公正,我们服他!”
敲定方案后,林彻明确了中枢议事会的规则:各部门职能不变,日常事务自主处理;每周一上午在新改建的议事大厅召开会议,汇报进度、协商分歧;重大事项(如大额资金调拨、舰艇建造、核电站选址等)由议事会集体表决后,报他审批;周明轩作为总协调人,负责监督决议落实、协调跨部门事务,直接对他负责。
散会后,林彻独自走到政务中心的楼顶,望着下方烟火气渐浓的沧溟镇。镇上的街道已经拓宽,新建的农贸市场雏形初现,往来的民众脸上带着忙碌的笑意。他摸出烟卷点燃,海风卷着烟雾掠过脸颊,连日来的疲惫渐渐消散。
以前总被繁杂的政务缠得脱不开身,如今有了中枢议事会和周明轩,他终于能把重心放回军事上——舰艇的建造、兵力的扩编、防御阵地的完善,这些才是守护海岛的根本。烟蒂燃尽,林彻转身下楼,议事大厅的改建图纸已经送来,他拿起笔在上面签下名字,眼底闪烁着笃定的光。沧溟岛的政务体系,该迎来一次全新的蜕变了。
喜欢我建国了,怪谁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建国了,怪谁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