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除夕前的最后一周,林彻在政务中心召开全岛教育发展规划会议,结合前期视察发现的问题,敲定从“三五”规划到1966年的教育升级方案,重点部署义务教育普及、职业院校提质和综合性大学建设三大任务。
针对义务教育,会议明确推行“六年义务教育”政策,覆盖全岛6-12岁儿童,2063年前实现适龄儿童100%入学。具体措施包括:沧溟镇因人口密集,2年内再新建2所小学、1所中学,缓解班级拥挤问题;西坡镇、东坡镇各新建1所中学,2062年底前竣工,让乡镇学生不用再长途跋涉到沧溟镇读中学;所有学校免除学费、杂费,课本和文具由教育部门统一采购发放,对家庭困难的学生额外发放生活补贴。张岚补充道:“目前全岛教师共280名,缺口120名,我们计划每年从华夏引进30名优秀教师,同时在沧溟镇中学设立‘师范班’,每年培养50名本土教师,3年内补足师资缺口。”林彻点头认可:“师资是义务教育的核心,本土教师培养要优先,让他们扎根海岛、服务家乡。”
职业院校提质是此次规划的重点。在现有3所职业院校基础上,会议决定新增2所专业院校:2062年开工建设“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海洋捕捞、海水养殖、船舶维修等专业,对接南港镇渔业和造船厂的用工需求,首批计划招生200名;2063年建设“轻工业职业学院”,培养纺织、食品加工等领域的技术人才,缓解纺织厂、食品加工厂的人才短缺。对于现有院校,地质学院新增“海洋地质勘探”专业,与未来海洋矿产开发衔接;医学堂扩招至300人,重点培养妇幼保健和村级医疗站医护人员;技工院校完善船舶维修、武器装配实训车间,2062年完成设备更新。林彻强调:“职业院校要和工厂、勘探队建立‘校企合作’,让学生边学边练,毕业就能上岗,解决产业发展的人才刚需。”
最引人关注的是综合性大学的规划。会议确定在沧溟镇科教园区建设“沧溟大学”,定位为涵盖文理、工、医、农等学科的综合性高校,计划5年内(1966年底前)建成招生,首批设置地质工程、临床医学、机械制造、农业科学4个专业,招生300名。林彻拿出大学的初步规划图:“沧溟大学要建成全岛的人才高地,校园占地面积100亩,建设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宿舍等设施,从华夏邀请10名教授牵头组建学科团队,同时选拔岛内优秀教师和职业院校骨干进修后返校任教。”他补充道,大学不仅要培养本土人才,还要承担技术研发任务,比如和地质学院合作研究矿产开发技术,和兵工厂联合攻克武器制造难题。
会议还解决了教育经费和监督问题:将全岛财政收入的20%投入教育,设立教育专项基金,保障学校建设、师资引进和设备采购;成立教育督导小组,每季度检查学校教学质量和政策落实情况,确保规划落地。
1962年除夕当天,沧溟镇新建小学的地基已打好,技工院校的新实训设备正从华夏运抵,沧溟大学的选址勘测工作也顺利完成。林彻带着文具和书本,来到西坡镇的村级小学,孩子们拿着崭新的课本,脸上洋溢着笑容,老师激动地说:“有了政策支持,我们再也不用愁教不好孩子了!”
夜色渐浓,沧溟镇的万家灯火亮起,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林彻站在科教园区的规划地前,望着远处的灯火,心里充满期待。他知道,教育是海岛长远发展的根基,从义务教育到职业院校,再到综合性大学,每一步规划都承载着47万民众的期盼。五年后的沧溟大学,终将为这座海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支撑起军事、工业、民生等各领域的蓬勃发展。
喜欢我建国了,怪谁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建国了,怪谁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