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月的沧溟岛政府大楼里,灯火比往常更加明亮。三五规划总结大会刚结束不久,四五规划(1966-1970)的编制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各部门的干部们加班加点,汇总数据、研讨目标,空气中都透着一股干劲儿。
经济部的李科长此刻正趴在办公桌上,对着一堆报表写写画画。他手里拿着三五规划的经济数据,眉头微蹙却眼神明亮:“岛主,你看外贸这块,虽然五年增长很快,但主要依赖毛熊市场,要是能拓展欧洲或者东南亚更多国家,抗风险能力就更强了。”
林彻看了看政务总议官周明轩,指着报表上的数字:“你说得对,这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四五规划初步打算把外贸出口额目标定在10亿元,比三五翻几番,还要新增几个外贸伙伴。另外,工业方面,不能只停留在目前的产品上,得试着开发多项电子产品,往产业链上游走,为后面的高科技产业做好铺垫。”
两人正讨论着,教育部门的张局长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教育规划草案:“李部长,你们经济这边要是确定了产业方向,教育就得跟着配套。比如你们想搞电子产品开发,我们就得在职业学校新增电子电气工程学科,提前培养人才。”
“张局长来得正好!”林策立刻拿出工业规划的初步思路,“我们计划新增机械厂、五金厂,还想和毛熊合作引进一条精密零件生产线,到时候确实需要大量技术工人,职业学校得帮我们多培养些人。核电站经过五年时间的公关与建设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望四五规划收官期间投入使用。大学的建设也基本完成,就只有一边使用一边完善了,要开设多个院校,美术,音乐,传媒,电子电气工程,材料生物学。要建造自己的多功能实验室。还要再建一座大学,打造全球第一大学,具体细节四五规划会议再议”。
张局长笑着点头:“放心,教育规划已经考虑到了,打算新增2所职业技术学校,专门对接机械、外贸、农业新技术领域,还计划从毛熊请技术专家来授课呢!”
不仅政府部门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岛民们也对四五规划充满了期待。码头工人李大海和工友们凑在一起,讨论着规划里可能提到的码头扩建计划:“要是码头再建两个泊位,活儿就更多了,说不定还能招更多人,我侄子明年毕业,正好能来干活。”
电子厂的年轻工人小林则盼着规划里的技术升级:“听说要引进新生产线,要是能学会新技术,以后就能当技术骨干,工资肯定能涨!我还报了厂里的夜校,跟着老技术员学电路知识呢!”
农业区的农民们也在盼着新规划。周大爷召集村里的农户开座谈会,手里拿着农业部门下发的调研问卷:“听说四五规划要搞温室大棚,还能引进新的经济作物品种,要是真能成,咱们的收入还能再翻番!我已经把咱们村的土地情况报上去了,争取能先试点!”
在沧溟岛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听到关于四五规划的讨论。有人盼着工资再涨点,有人盼着孩子能上更好的学,有人盼着家里能添台新电器,还有人盼着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这些朴素的期盼,汇聚成了岛上最动人的声音。
1月中旬,四五规划草案的征求意见会在大会堂召开。台下坐满了干部、工人、农民、教师代表,大家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建议。林策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热烈讨论的场景,心里充满了信心:“三五规划让我们摆脱了贫困,四五规划一定会让沧溟岛更富强!请大家相信,我们会把大家的期盼都写进规划里,一起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掌声里满是信任与期待。窗外的阳光洒进来,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也照亮了沧溟岛蓄势待发的新征程。
喜欢我建国了,怪谁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建国了,怪谁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