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总坛大殿的石壁缓缓向两侧分开,露出一道深不见底的地宫入口,入口上方刻着 “九幽镇脉” 四个古篆,字缝里渗出淡淡的金色光气,像在地宫门口织了层保护膜。沈墨握着星槎引走在最前,杖尖的光纹亮得刺眼,将前方的黑暗撕开一道光轨 —— 地宫里没有台阶,只有一条倾斜向下的青石板路,石板两侧的壁龛里,嵌着当年天工坊匠人留下的 “脉气灯”,随着三人的脚步,灯盏依次亮起,暖黄色的光顺着石板路延伸,像一条通往地心的光带。
“石壁上的古篆说‘需四象信物与地灵印记共启’,四象信物应该就是我们修复时用的青木符、火脉石、鎏金砂、土黄色护符。” 董雅南从背包里掏出四个小锦盒,打开后,青木符泛着鲜绿、火脉石透着赤红、鎏金砂闪着亮金、土黄色护符裹着暖黄,四件信物的光纹刚一接触,就自动向入口中央汇聚,形成一道四色光门,“地灵印记呢?难道是星槎引?”
沈墨将星槎引举到光门中央,杖身的地灵印记突然亮起,与四色光纹融为一体 —— 光门 “嗡” 地一声展开,地宫深处传来沉闷的 “咔嗒” 声,像是某种机关被开启。董晓紧跟在后面,探枢杖的杖尖微微颤动,她攥紧手柄:“里面有影气的味道,很淡,但还在!应该是黑袍人留下的残烬,藏在暗处等着偷袭。”
刚走进光门,身后的石壁就 “轰隆” 一声合上,地宫瞬间陷入寂静,只有脉气灯的暖光在壁龛里跳动。青石板路的尽头,是一座圆形的地宫正殿,殿中央的石台上,悬浮着一个半透明的 “脉气茧”,茧里隐约能看到一枚方形的玉玺,玺身刻着复杂的地脉符文,正是九幽玺。而在石台周围,缠绕着几道黑色的影气残烬,像毒蛇一样盘踞着,看到三人进来,影气突然躁动起来,化作一张张扭曲的脸,发出刺耳的尖啸。
“是影核余烬的‘怨念凝聚体’!” 沈墨立刻将星槎引横在身前,金色光纹扩散成一道屏障,挡住影气的冲击,“它们没了实体,只能靠吞噬地脉气维持形态,一旦靠近九幽玺,就能吸收玺的力量重生!”
影气突然分成三股,分别扑向沈墨、董雅南和董晓 —— 扑向董晓的那股影气最凶,化作之前黑袍人的模样,伸出黑色的爪子抓向她的探枢杖:“小丫头,上次让你逃了,这次看谁救你!”
董晓的心跳得飞快,但她想起之前在青苇荡独自稳住芦枢丛的经历,突然握紧探枢杖,将青木露洒在杖尖:“我才不怕你!地脉的力量比你强多了!” 她将星力注入杖尖,淡绿色光纹化作一道藤蔓,缠住影气的爪子,“沈哥说过,守护不是怕,是敢站在前面!”
另一边,董雅南将火脉石和鎏金砂混合,捏成一枚 “火金符”,掷向扑来的影气:“影烬怕脉气,我们有四象信物,怕什么!” 火金符炸开,赤红与亮金的光纹像流星雨一样落下,影气被光纹碰到,发出 “滋滋” 的声响,瞬间消散了大半。
沈墨趁机冲向石台,将土黄色护符贴在脉气茧上 —— 护符的暖黄光纹顺着茧壁蔓延,脉气茧渐渐变得透明,九幽玺的符文越来越清晰。但剩下的影气突然疯狂起来,全部汇聚成一道黑色的巨爪,抓向沈墨的后背:“想拿九幽玺?先死!”
“小心!” 董雅南和董晓同时喊道,却来不及救援 —— 就在这时,沈墨怀里的《地灵契书》突然飞出,书页展开,化作一道金色的光盾,挡住了黑色巨爪。书页上,突然浮现出董砚的字迹:“沈墨,地脉的守护从来不是一个人,我们都在。”
沈墨眼眶一热,将星槎引插进脉气茧中央,四象信物的光纹同时涌入茧中:“以天工坊传人之名,启九幽玺,镇地脉,散影烬!”
脉气茧瞬间炸开,九幽玺缓缓落在石台上,玺身的符文爆发出耀眼的金光,地宫正殿的地面上,浮现出一道巨大的 “地脉阵图”,阵图的光纹顺着青石板路蔓延,将所有影气残烬全部吸进阵中,化作点点金光消散。殿外传来地脉总枢的 “嗡鸣”,与九幽玺的金光遥相呼应,整个妙峰山的地脉气,都在这一刻变得通畅而温暖。
沈墨拿起九幽玺,玺身温热,像是握着一团活着的地脉气。他突然明白 “百年债” 的真正含义 —— 天工坊传人欠下的,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债,而是对这片土地的 “守护承诺”:让地脉与文物共生,让地脉与人间烟火共生,让这份守护,永远传承下去。
“地脉的能量指数在回升!” 董雅南的平板电脑上,之前异动的所有节点都亮起了绿色的 “正常” 提示,潭柘寺经幢的蓝光、北海塔枢的金光、什刹海眼的水光,都在屏幕上连成一片,“所有影气都散了!再也不会有异动了!”
董晓跑到石台旁,看着九幽玺上的符文,眼里满是激动:“这就是九幽玺啊!原来它不是用来控制地脉的,是用来‘守护’地脉的!”
沈墨点点头,将九幽玺放回石台上 —— 它不需要被带走,地宫才是它最好的归宿,脉气阵图会永远守护着它,让它与地脉总枢一起,为这片土地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我们该走了,外面还有很多事要做。”
三人顺着青石板路返回,壁龛里的脉气灯依次熄灭,像是在为他们送行。走出总坛大殿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朝阳的光洒在断云崖上,将妙峰山的轮廓染成了金红色,远处的北京城,已经开始苏醒,街道上渐渐有了人声,胡同里飘出了早点的香气。
董雅南看着手机里砚枢组的消息,笑着说:“各地监测点都传来好消息,地脉能量全部恢复正常,老馆长说要在故宫办个‘地脉守护成果展’,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做的事。”
董晓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手里拿着从地宫里带出的一枚脉气灯碎片,碎片上的光纹还在闪烁:“我要把这个碎片放在斫韵堂的窗台上,和桃核苗作伴,以后看到它,就想起我们在地宫的冒险!”
沈墨走在最后,回头望了一眼总坛的方向,心里默念:董砚师父,百年的承诺,我们守住了。地脉还在,传承还在,以后会有更多人,接过我们的探枢杖,继续走下去。
阳光穿过云层,落在三人身上,温暖而明亮。第二卷的故事,在这一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地脉的守护,才刚刚开始新的篇章。
喜欢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