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黄瓜不清楚,为何秦迪对自己“另眼相看”。
他只清楚,自秦迪出现后,自己无论做什么都遭遇阻碍。在商业圈中,与秦迪的冲突不断。
他以为秦迪拒绝自己加入天庭会,或许正是因为这些过往。
对于此事,李黄瓜感到无计可施。他不清楚该如何让秦迪放下成见,接纳自己的加入。
李黄瓜是港 岛最成功的商人之一,虽然一向性情温和,但他并非没有底线。
多次被拒之后,他也动了怒。不再像从前那样执着于加入天庭会。
他决定脱离天庭会的掌控,暗中与秦迪较量,最终让秦迪看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等到他下定决心,尚未想出具体计划时,便得知了这次天庭会的聚会消息。
听说秦迪在聚会上提出要组建港 岛财团,这让李黄瓜顿时慌了神。
作为平行时空中长期占据华人首富之位的人,他是一位杰出的商人,一位精明的资本家。
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拥有超前的商业战略眼光。
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他在塑胶行业赚到了第一桶金。
随后又以长远的目光,比其他港 岛富豪更早进入地产市场。
由此带动长江实业集团在70年间的迅速崛起,也让他财富迅速积累。
在平行时空中,80年代以后,他的战略眼光依然出色。
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的发展速度远超其他港 岛富豪。
特别是1987年的港 岛股灾中,李黄瓜展现出了惊人的判断力。
在股灾发生前两个月,他在港 岛股市大规模抛售旗下上市公司的股票。
两个月内筹集了300多亿港元现金。
股灾随即爆发,他趁机低价买入,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这为他后来成为华人首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进入90年代后,他的眼光依然不凡。
他是最早一批进入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港 岛商人。
正是87年股灾中的抄底收益,加上90年代内地楼市的快速发展,再加上21世纪东国经济的腾飞,成就了后来的李半城。
当然。
不管是谁,只要是人,就难免有失误。
李黄瓜也不例外。
进入21世纪后,他犯了两个重大错误。
一个是在初期,低估了一位地区领导的重要性。
另一个是在2015年后,误判了东国的发展趋势。
因为这两个错误,他从昔日的巅峰跌落,变成了如今的“黄瓜”。
从受人崇拜的财富象征,变成众人唾弃的对象。
以上内容,是在秦迪尚未现身之前的背景下,李黄瓜在80年代之后的人生与商业路径。
而如今,秦迪出现了。
这一切随之发生了变化。
因为对李黄瓜的反感。
秦迪一开始就多次出手,抢在他之前拿下目标。
比如青州英泥公司,比如和记黄埔集团,还有其他诸多项目……
现在秦迪站稳了脚跟。
作为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人,他绝不能让一粒老鼠屎,毁掉自己在香江精心打造的局势。
因此,进入今年以来,
他确实一直在暗中压制李黄瓜。
否则,为何会拒绝李黄瓜加入天庭会?
而如今,他准备建立的香江财团,更是将李黄瓜彻底排除在外。
李黄瓜这才真正慌了。
这几天不断打探香江财团的消息,直到现在,才终于掌握了一些真实情况。
盛颂声和周千和这两位他的得力助手,也正是因此才会来到这里。
可这两人,面对目前黄瓜所处的困境,也毫无办法。
因为关键之处,仍然在于秦迪的态度。
若不清楚秦迪的真实想法,他们根本无法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那么……秦迪到底是什么打算呢?
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
他只希望,
香江今后不再有李黄瓜的存在!
消息总是藏不住。
尤其是香江华资财团与英资关系密切,许多天庭会成员本身也与阴国商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很快,
秦迪计划组建香江财团,并且条件优厚的消息,便传到了许多在香江谋生的鬼佬耳中。
这一天,
以怡和财团亨利·凯瑟克为首的几位英资商人,齐聚于怡和财团位于钟芯大厦的顶层会议室。
参加会议的人不少,
大部分都是来自阴国的商人。
会议刚开始,
怡和财团在香江的主要负责人,凯瑟克家族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亨利·凯瑟克率先发言,定下了本次聚会的基调:
“我得到了消息,那群华人富豪打算组建一个以华资为主导的香江财团。这件事对整个香江来说影响深远,对在座诸位同样意义重大。”
“今天召集大家,就是想听听各位对此事的看法!”
亨利·凯瑟克说完后,环视在场的同胞们。
自70年代起,香江迎来了快速发展,人口和经济同步增长。
这也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迅猛扩张。
香江房地产的兴盛,让不少香江的富商借由这个行业快速积累资本,最终在70年代末期,开始拥有与英资抗衡的实力。
这就是当下的状况。
这是历史发展的基础。
在此之前,香江的华人富商大多只能从事洋人不愿涉足的行业。自然无法与洋人相比。
香江的英资商人,主要以四大洋行为主,汇丰与渣打两家银行则游离于其外。
四大洋行依次为怡和、和记、会德丰、太古,这个顺序也代表了它们的实力排序。
渣打与汇丰共同掌控着香江的所有货币发行权,是香江第一和第二大的银行,也是第一和第二大的金融集团。
在这六家巨头之下,还有许多像青州英泥公司这样的中小型英资企业。
在华资尚未崛起之前,这些洋人之间其实并不和睦。他们彼此竞争激烈,时常发动价格战和商业战,甚至不惜将对手逼入绝境。
因此,在场的这些英资人物,要说关系有多亲密,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他们今天愿意接受亨利·凯瑟克的邀请,齐聚一堂,原因只有一个——秦迪的提前现身,让他们意识到华资正在对英资构成威胁。
这迫使他们不得不联合起来,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亨利·凯瑟克发言后不久,乔治·马登也随即开口说道:……
“华人的崛起,确实已经对我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支持凯瑟克先生的观点,我认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向港督府施加压力。否则,香江将不再是我们的地盘。”
作为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乔治·马登一开口,就带着浓厚的日不落帝国时代口吻。
仿佛香江本就是他们的领地。
喜欢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