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秋,南州降温来得猝不及防,城南菜市场清晨的露水凝在石板路上,踩上去湿滑发凉。林砚刚到刑侦大队,传呼机就急促震动,屏幕跳着“城南菜市场废弃区发现女尸,速勘”的字样,语气透着紧急。
“苏晓,带齐勘查工具,赵伟跟我走。”林砚抓起警服外套,三人快步下楼驱车。城南菜市场是南州最大的民生市场,清晨本该满是商贩叫卖、居民采买的热闹,此刻入口却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派出所警员拉着警戒线,脸色凝重地维持秩序。
报案人是菜市场管理员老陈,六十多岁,手里攥着扫帚,嘴唇哆嗦:“今早五点我来清扫,走到西北角废弃咸菜坛区,闻着一股怪味,扒开堆着的旧坛子,就见底下埋着个人,吓得我当场腿软,赶紧报了警。”
林砚安抚好老陈,跟着他往市场深处走。西北角是早年菜市场咸菜摊的废弃储物区,堆着数十个破损陶制咸菜坛,杂草从坛缝里钻出来,周围散落着烂菜叶、旧麻袋,腐味混着霉味扑面而来。尸体被半埋在坛堆旁的泥土里,仅露出上半身,被一块发黑的旧麻袋包裹着,隐约能看见深色血迹渗透麻袋。
“先保护现场,提取周边痕迹。”林砚吩咐道,戴上手套蹲下身,小心翼翼掀开麻袋一角。死者是女性,年龄约莫五十岁,头发花白杂乱,面部有轻微腐败,衣着是洗得发白的蓝布褂、灰裤子,都是早年常见的平民服饰,口袋空空如也,没找到任何能证明身份的证件。
苏晓铺开勘查垫,细致检查尸体:“初步判断死亡时间3到5天,胸口有一处锐器贯穿伤,直达心脏,是致命伤;伤口边缘整齐,凶器应为窄刃刀具,比如菜刀、水果刀;尸体无拖拽痕迹,抛尸地点大概率就是第一案发现场附近,凶手熟悉菜市场布局,知道废弃区少有人来。”
林砚的目光扫过坛堆与地面,泥土被翻动过,混杂着干枯的菜叶和咸菜渍,在尸体旁的泥土里,他摸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挖出来是个破损的搪瓷杯——杯身印着褪色的“南州罐头厂”字样,边缘磕掉了瓷,杯底歪歪扭扭刻着个“李”字,杯口还有细微的裂痕,像是被人摔过。
“苏晓,提取搪瓷杯上的指纹和残留痕迹,这杯子说不定是关键。”林砚将杯子放进物证袋,又起身在废弃区周边勘查,发现入口处有一串浅浅的鞋印,鞋底纹路是常见的胶鞋样式,因露水浸湿泥土,鞋印保存得不算完整,但能看出鞋码约38码,大概率是男性所留。
“赵伟,留两人提取鞋印、清理现场散落物证,你跟我走访菜市场商户。”林砚安排好现场工作,带着赵伟走向市场主区域。此时商贩们已陆续摆摊,得知废弃区出了人命,不少人围过来议论,语气里满是惶恐。
“废弃咸菜坛区早没人用了,半年前最后一家咸菜摊搬走后,就堆着旧坛子,除了捡废品的偶尔去翻,基本没人靠近。”卖蔬菜的张大姐回忆道,“大概四五天前,我凌晨收摊时,见过个穿蓝布褂的阿姨在坛区附近徘徊,手里就攥着个差不多的搪瓷杯,看着像是没地方去的样子。”
“她有没有同行的人?或者有没有人跟她争执?”林砚追问。
张大姐摇摇头:“就她一个人,看着挺孤单的,没见有人跟她说话。不过前阵子有个中年男人来问过我,找穿蓝布褂的女人,语气挺冲的,说找不到人就打断她的腿。”
赵伟立刻记下细节:“那男人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
“个子一米七左右,穿灰夹克,脸上有块疤,在左眼角下面,看着挺凶的。”张大姐补充道,“当时我以为是夫妻吵架,没多问,现在想想,该不会跟这案子有关吧?”
林砚心里有了初步方向,搪瓷杯上的“南州罐头厂”字样是关键突破口。他让赵伟立刻联系市局户籍科,调取南州罐头厂近一年的退休、离职人员档案,重点排查五十岁左右、姓李的女性;自己则带着苏晓返回实验室,加急处理现场提取的物证。
实验室里,苏晓用试剂显现搪瓷杯上的指纹,很快提取到两枚完整指纹,一枚在杯身,一枚在杯柄,经比对均为男性指纹,暂未在档案库找到匹配信息;杯口残留的唾液成分,能确定是女性所留,后续可用于身份比对;另外,杯身的“南州罐头厂”字样清晰,结合刻的“李”字,进一步缩小了排查范围。
下午两点,赵伟带着户籍科反馈的信息赶来:“林队,查到了!南州罐头厂半年前有位退休女工叫李桂兰,51岁,户籍在城南片区,半个月前因家庭纠纷和丈夫吵架后离家,家属没报案,失踪时间刚好是4天前,和死亡时间吻合;她丈夫叫张顺,53岁,无固定工作,有多次家庭暴力记录,左眼角下方有块疤痕,跟张大姐描述的男人完全一致!”
“张顺有重大作案嫌疑。”林砚盯着张顺的档案照片,疤痕位置清晰可见,“立刻排查张顺的活动轨迹,他住在哪?失踪前后有没有人见过他出入城南菜市场?”
“张顺住城南老胡同,离菜市场步行十分钟路程,邻居说四五天前凌晨,见过他扛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出门,回来时麻袋没了,身上沾着不少泥土,当时以为他捡废品回来,没在意。”赵伟快速汇报,“另外,罐头厂同事说,李桂兰退休后分了一笔工龄补偿款,张顺想拿去赌博,李桂兰不同意,两人吵了好几次,张顺还威胁过要杀了她。”
作案动机、时间、轨迹全对上了,林砚当即决定:“走,去张顺家抓人,苏晓带上指纹比对设备和血迹检测试剂,现场取证。”
张顺家住在老胡同深处的平房,院门虚掩着,推开门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像是刻意掩盖什么。张顺正坐在堂屋抽烟,见警察突然上门,脸色瞬间煞白,手里的烟掉在地上,慌忙起身想躲:“你们……你们来干什么?”
赵伟快步上前按住他,林砚环顾堂屋,墙角堆着几件脏衣服,其中一件灰夹克放在椅子上,袖口沾着些褐色污渍。“张顺,你妻子李桂兰去哪了?”林砚盯着他的眼睛,语气凌厉。
“她……她离家出走了,我怎么知道去哪了。”张顺眼神躲闪,不敢对视。
苏晓立刻拿起灰夹克,用试剂检测袖口污渍,很快显现出血迹反应,又提取夹克上的指纹,与搪瓷杯上的男性指纹比对,屏幕瞬间跳出“特征完全吻合”的提示。“张顺,你还想狡辩?”苏晓举起比对设备,“这件夹克上的血迹,还有你留在搪瓷杯上的指纹,都能证明你和李桂兰的死有关。”
张顺浑身发抖,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林砚带人在屋里搜查,在厨房的灶台底下,找到一把藏着的菜刀,刀刃有细微缺口,刀身残留着未清理干净的血迹,经现场快速检测,血迹与李桂兰的血型一致,伤口形态也和死者胸口的锐器伤完全匹配。
铁证面前,张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瘫坐在地上痛哭:“我不是故意的……是她逼我的!”
张顺交代,李桂兰退休分得八千块工龄补偿款,他沉迷赌博输光了积蓄,想拿这笔钱翻本,李桂兰坚决不同意,两人争执不休。四五天前凌晨,他再次索要钱财被拒,一时怒火攻心,拿起厨房的菜刀捅向李桂兰,看着人没了气,才慌了神。
他知道城南菜市场废弃咸菜坛区少有人去,就用旧麻袋裹住尸体,扛着去抛尸,怕被认出来身份,特意拿走了李桂兰身上的所有证件,却忘了她平时攥在手里的搪瓷杯掉在了现场。抛尸回来后,他用消毒水清理屋里的血迹,以为能瞒天过海,没想到还是被警方识破。
案件侦破时,已是傍晚,菜市场的商贩们得知真相,纷纷感慨:“多亏林队他们破案快,不然我们在这做生意都不安心。”林砚看着被带走的张顺,心里五味杂陈,一笔补偿款,一场争执,最终酿成家破人亡的悲剧,实在令人唏嘘。
返回刑侦大队的路上,天色渐暗,路灯次第亮起,照亮了街道上往来的行人。林砚刚下车,传呼机又轻轻震动,屏幕上跳出新的报案信息:“城西老旧家属院发生煤气泄漏事故,疑似人为,请求支援。”
他收起传呼机,转头看向苏晓和赵伟,两人眼中满是坚定。“走,干活去。”林砚话音落下,三人快步走进刑侦大队,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从来没有停歇的时候。
喜欢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