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个月的期限即将到来。
林琅在最后这个阶段又获得了国际新媒体作品大奖,消息传回国内,张老师第一时间发来了祝贺邮件,字里行间掩不住的骄傲——
“小林,恭喜!院里都为你高兴!对了,访问期快结束了吧?有什么归国计划吗?”
——看似随意的问候,实则藏着学院的试探。
院里当然想留住林琅。
他如今已是国际知名的数字艺术家,一年多以来拿了几个含金量极高的大奖,mIt的经历更是镀了一层金,如果能回来,无论是学术影响力还是项目资源,都会给学院带来质的提升。
林琅看着邮件,沉默了一会儿,回复道:
「老师,这边还有些工作需要交接。」
他的措辞很谨慎,既没承诺具体时间,也没完全拒绝。
张老师很快回复,语气明显轻松了许多:
「好好好!你安心处理那边的事,院里一直给你留着位置呢!有什么条件尽管提,学校这边都会尽力满足!」
字里行间,全是掩不住的期待。
林琅一一应着,却始终没给出确切的归期。
窗外,黄昏渐渐沉落,玻璃窗映出他模糊的轮廓——眉宇间的愁绪,依旧未散。
雨下了一整天。
林琅坐在会议室里,对面坐着实验室主任霍洛威教授,以及艺术与科技学院的院长。
“我们非常希望你能留下来。”
桌上摆着一份正式的工作邀请函——媒体实验室的正式研究员职位,独立工作室,以及充足的科研经费。
院长补充道:“你的'AI沉浸式艺术'研究才刚刚开始,我们能提供全球最好的资源。而且,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已经同意合作你的下一个项目。”
林琅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窗外,雨滴在玻璃上蜿蜒而下,模糊了查尔斯河的轮廓。
“我需要考虑。”他最终说道。
几天后,林琅接到了校方的正式晚宴邀请。
宴会厅里,灯光璀璨。几位教授轮番上前,言辞恳切:
“你的研究正处于关键阶段,现在回国太可惜了。”
“我们可以为你申请杰出人才绿卡。”
“我们需要你这样的创新者。”
林琅端着香槟,礼貌地应对着每一位来客,笑意却未达眼底。
宴会结束时,霍洛威教授亲自送他出门。
老教授拍了拍他的肩,“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有些机会,一生只有一次。”
回到公寓,林琅盯着电脑屏幕发呆。
邮箱里躺着三封未读邮件:
艺术博物馆的正式合作邀约。
签约提醒。
张老师发来的最新消息:“小林,院里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你回来。”
他点开相册,翻到最底层——那是他和宫澈的最后一张合照。照片里,宫澈的笑容很淡,却温柔得让人心碎。
手机突然震动,是程淮发来的消息:
「宫澈又住院了。」
林琅的手指猛地收紧。
窗外,雨终于停了。月光冷冷地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清晰的界限,就像他此刻面临的抉择——
留下,拥抱无限可能的未来;
回去,面对那亲手推开他的人。
林琅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手指已经点开了回复界面:
「老师,我会按时回国。」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他仿佛听见什么东西碎裂的声音。
但奇怪的是,心头那块压了这么久的巨石,突然轻了许多。
---
雨下得很大。
林琅拖着行李箱站在家门口,雨水顺着伞边滴落,在脚边汇成一小片水洼。出租车已经开走,尾灯的红光在雨幕中渐渐模糊。
电动门缓缓打开时,他恍惚间又看到了那天的场景——宫澈的车冲进院子,刹车声尖锐刺耳,而自己站在门口。
他猛地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将那些画面驱散。
程淮的联系让他知道了宫澈的情况——胃出血住院,后来又因为过度劳累摔倒在实验室。
他知道宫澈也许没有和那个人发生什么,也知道宫澈几乎把自己逼到了极限。
但他始终没有联系宫澈。
就像宫澈也没有联系他一样。
他们都在逃避,都在害怕面对那段破碎的关系,和那颗同样破碎的心。
林琅抬手摸了摸额头上那道浅浅的疤痕——那是他摔在柜子上留下的。
有些伤痕,即使愈合了,也会留下印记。
就像他和宫澈之间的那道裂痕。
雨越下越大,林琅站在雨中,迟迟没有迈步进去。
---
喜欢偏不让后来者居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偏不让后来者居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