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局皆大欢喜,能够让高家父子兄弟重归于好,也才有可能走得更远。
虽然黄不凡心中隐隐觉得,高小鱼似乎不可能就这么彻底打开心结,却也没有过多去想。
腊月二十七,高小鱼夫妻跟着车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富桥小河大队,高家老宅第一次如此多的欢声笑语。
黄不凡悄悄离开的时候,高俊人却注意到了,悄悄跟着出了门,没有多说感谢的话,只是短短地说了一句:
“不凡,这两天辛苦你了,过两天再聚聚吧。”
黄不凡故作轻松地笑着点头:“师傅,你说啥呢。古人不是说有事弟子服其劳么,我也没做啥啊……”
高俊人尬笑着指了指他:“你啊,呵呵,行了,快点回去吧,小珍还等着你呢。”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家里却灯火辉煌的。进屋一看,雷阿姨竟然坐在上头,美娟和杨小洁都在陪着她聊天。
黄家湾搬家的时候,黄不凡也分到了一户小院,平常并不怎么住,刚好杨小强在富溪厂,直接就安排他住进去了。
过年的时候,为了让老奶奶多高兴点,黄不凡和蒋小珍也商量回家住几天。这不,昨天雷阿姨过来,直接就住到了小院。
黄不凡一愣:“雷阿姨,您怎么来了?还有小洁姐,都没听你们说过要来这边呢……”
雷阿姨看上去更老了,但说话还是那么诙谐:“大忙人回来了啊,我这老婆子来的突然,你要是不欢迎,我明天走就是了……”
黄不凡知道雷阿姨这是在开玩笑呢,干脆腆着脸走近,陪着雷阿姨聊起家常来。
主要是询问一下老人家这一年来的身体状况,还不忘问一问雷老的近况。
雷阿姨也是感慨万千:“大哥今年就将彻底退下来了,他戎马一生,总算能够解甲归田。他打算,将来还是要回南湘老家来住呢。”
又问了杨小洁的一些情况,不出所料,她们夫妻如今在申城顺风顺水,完全不用挂念。
雷阿姨最后说:“你美云嫂子原本也想来富桥的,但光明可能要离开津城,所以她也去津城过年去了,让我这个老婆子来陪孙子。”
说完,雷阿姨还意味深长地朝黄不凡说:“你和光明一直像兄弟一般,看样子将来还要更进一步呢……”
这话当然指的是杨小强和美娟的事,美娟含羞低头,杨小强却王顾左右而言他。
黄不凡习惯性地摸了摸鼻子:“孩子们的事,我们长辈不插手,顺其自然就好,不影响我们的交往。”
聊天的时候,蒋小珍赶紧给黄不凡热饭菜,狼吞虎咽地扒了一碗,黄不凡自嘲地说道:
“我也是命苦,奔波了两天,连顿饭都没赚到……”
一直没有吭声的老奶奶却当真了:“你小子可别这么说,高医生对我们家有恩,不能让人家心寒。”
黄不凡顿时不好意思起来,在老母亲面前,他不好解释自己和高家的关系,岂是表面上几句玩笑话能干扰的?
一大家子人围着火炉烤火聊天,最开心的莫过于美文了,老是在雷阿姨身边腻歪。
雷阿姨也很疼爱这个捣蛋鬼,不无遗憾地说道:
“小小子啊,你要是早出生几年就好了,奶奶真老了,教不了你啦……”
这话却突然让黄不凡心里一沉: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身边的老人,必将一个一个地陆续离去。
这固然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但对至亲好友来说,又何尝不是最大的伤痛?
就像雷阿姨,自己和她认识的时候,她还是个不显老的退休医生。
如今七十多了的她,身体机能的减退还在其次,更主要的是思维意识里的衰老。
相比起来,自己的母亲,还有前岳母李大娘,以及相对年轻一些的岳父蒋玉波这些人,在未来不太远的时间里,他们都将陆续离开这个世界。
想到这里,即使在年关这么喜庆的气氛中,黄不凡心里反而有点沉重了。
幸好大家都在聊着开心的事,除了蒋小珍外,都没有察觉到他的异常。
杨小洁却拉着美娟的手说道:“娟丫头,今年还是留在申城吧,干妈可舍不得你离开哦。”
长辈们的目光都停留在她的身上,美娟反倒落落大方:
“干妈,我也舍不得你呢,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去看您的……”
美娟年前已经决定,82年要回来南湘工作。
虽然暂时还没有落实好单位,可凭她的能力加上家里的关系,完全不用担心。
杨小洁笑着、却又不无遗憾地对杨小强说:“想当年,姑妈我还有意撮合她俩呢,没想到你小子福分更大……”
杨小洁的意思,竟然是曾有心让美娟当儿媳妇!
可惜,她的儿子高小远和美娟不来电,一直只是简单的兄妹关系。
高小远对美娟这个干妹妹,确实视同亲妹,从来没有其他的想法。
杨小强傻傻地笑着,一个理工男,或许可以称之为后世的“直男”,但他对美娟的情意却从不掩饰。或许,这也是他能抱得美人归的最大原因吧。
十一点过了,大家都陆续回房休息,蒋小珍却问了黄不凡一句:“老公,我怎么觉得你刚才有点不高兴,是有什么心事吗?”
黄不凡愣了一下,叹着气说道:“我就是突然有点感触而已,想着和雷阿姨结识有十年了,不知不觉中,她竟然老成这样,而我却似乎才发现。
而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老人,母亲,美娟的外婆,以及你的父母,她们都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离开我们……”
听了黄不凡的话,蒋小珍不由得也走神了,过了很久才说道:
“生老病死,我们谁也无力挽留,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老人家们在生一天就开心一天……”
腊月二十九,黄玉明一家也回到了黄家湾老宅。
作为黄家湾大队最大的功臣,他也分到了一栋小院,而且还是所有群众自发议定的结果。
今年的团年饭,黄不凡决定稍微搞点场面。主要就是给所有做个表率,从今以后,‘致富’可以光明正大地行动起来了。
按照惯例,除夕中午,四兄弟都在黄不凡这个大哥家里团年。
这一年来,黄玉春的机电维修部也有了不小的收益,黄玉星在水泥厂当搬运工,踏实做事的他,更没有人说他闲话,倒也心满意足。
最忙碌的竟然是高小鹰和杨小强。因为黄不凡给他俩布置了任务,一定要在港岛来人之前,把富溪半导体的雏形打好。
于是,两人不得不在过年这天都停不下来,回家吃顿饭就回厂里去了。
黄玉明身上已经颇有领导的风范,喝了两杯小酒的他,兴奋地拉着黄不凡说:
“大哥,我已经向地委汇报了富溪半导体和医疗设备的事,地委陈书记很高兴,年后就会过来调研视察。”
黄玉明还透露,陈书记有意大力推进沂溪镇的建设,如果能在这里建设出一个工业基地,那可是常阳地区的排面。
《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