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朔望大朝会,太极殿内百官肃立,气氛庄重而凝滞。
当值太监唱喏“有本早奏,无事退朝”的尾音尚未落下,御史周懋功便手持玉笏,稳步出班。
“陛下,臣,监察御史周懋功,有本奏!”他声音洪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端坐龙椅上的炎煌皇帝微微抬眸,示意他讲。
周懋功深吸一口气,将酝酿数日的奏疏朗声诵读。他并未一上来就抛出“兽兵”、“邪术”这等骇人听闻之词,而是从看似细微处入手,条分缕析:
“臣查,兵部武库清吏司近三年账目,与西疆镇远军等处军械核销存有疑窦,涉及弓弩、腰刀、盾牌等项,累计折合优质镔铁逾万斤。此为其一。”
“其二,安国公府名下永盛车马行,多次承运标注为‘皮革’、‘药材’之货,然其车队规制、护卫力量远超常例,且其行车路线、时间,与部分军械非常规损耗记录高度吻合。”
“其三,镇远侯于城西之别院,规制违例,私蓄护卫远超定额。近月以来,更时有异响、异味传出,附近百姓不堪其扰。京兆府捕头王砚,于巡查时更在该别院外围发现沾染不明药渣及异类毛发的废弃物,形迹可疑。”
说到此处,周懋功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沉痛而锐利:
“其四,臣接密报,有朔州良民乌洛云者,指证遭人掳掠,囚于某勋贵别院地下,遭鞭打、药熏,与狂暴异兽同囚,谓之‘淬炼’!此女脖颈留有邪异烙印,体内残存迷神药物,现已由可靠之人保护。其口供提及黑袍施术者,更曾言及‘王府供奉’!”
“陛下!”周懋功高举笏板,声音激越,“军械流失、车马行踪、别院异状、掳民炼兽!诸般线索,皆隐隐指向当朝勋贵!若此等骇人听闻、动摇国本之事属实,则纲纪何存?法度何在?百姓何安?臣恳请陛下,彻查安国公赵贽、镇远侯府,并究其背后是否另有主使,以正朝纲,以安天下!”
一番奏对,如惊雷炸响于金殿之上!虽然周懋功并未直接点出“兽兵”和靖王,但“炼兽”、“王府”等词,已足以让所有人心神剧震!百官哗然,交头接耳之声四起。
安国公赵贽脸色瞬间铁青,出班厉声反驳:“陛下!周懋功血口喷人!仅凭些许账目出入、车马行琐事及一来历不明女子之妄言,便欲构陷当朝国公、军侯,其心可诛!臣恳请陛下,治其诬告之罪!”
镇远侯亦是慌忙出列,矢口否认别院之事,称皆为刁民诬陷,异响乃修缮房屋所致。
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面容隐在十二旒玉藻之后,看不清表情,但放在扶手上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些。
“周御史,”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你所奏之事,关系重大,可有实据?”
“陛下,账目疑点、车马行勘验记录、别院违例及物证图样,臣已整理成册,附于奏疏之后。人证乌洛云,亦可随时接受三司会审!”周懋功早有准备,应对从容。
“陛下!”兵部右侍郎钱益坤此刻不得不出列,他狠狠瞪了站在班列中垂首不语的李狗蛋一眼,然后道,“周御史所言账目问题,或乃往年疏漏,兵部已在核查整改。至于其他,皆属风闻,岂能因一面之词便质疑勋贵重臣?况且,那指证之人,为何偏偏在此时出现?又是由何人‘保护’?其中是否有人操纵,意图搅乱朝局,尚未可知!”
这话,隐隐将矛头引向了可能提供线索的李狗蛋。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靖王赫连韬,缓缓出班。他年约四旬,面容清癯,气质儒雅,但一双眼睛开阖之间,却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他并未直接为安国公等人辩解,而是淡淡道:
“陛下,周御史风闻奏事,乃其职责所在。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械、勋贵、乃至涉及宗室之言,皆需慎之又慎。臣以为,当由三司会同,仔细勘验周御史所呈证据,并寻那所谓人证,公开质对,以辨真伪。若确有其事,自当依法严惩,以儆效尤;若系诬告,亦当还安国公、镇远侯一个清白,并追究诬告者之责,以正视听。”
他这番话,看似公允,实则将事情拖入了冗长的三司会审程序,给了安国公等人充足的运作时间和空间,更将“追究诬告者”提了出来,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几派,有支持周懋功要求严查的,有为安国公等人辩解的,还有更多是明哲保身、静观其变的。
就在争论不休之际,一个声音在班列中响起:
“陛下,微臣有言。”
众人循声望去,竟是兵部武库清吏司员外郎李狗蛋!他官阶不高,此刻出言,引得众人侧目。
李狗蛋出班,躬身行礼,语气平静却清晰:“陛下,周御史所奏账目疑点,微臣近日奉部堂之命,正在核查,确有诸多不明之处,亟待厘清。至于其他,微臣位卑,不敢妄议。只是……”他抬起头,目光坦然,“微臣在西疆时,曾亲见边军将士因军械粗劣而血洒疆场,亦曾目睹某些势力与境外勾连,危害帝国。故而深知,军械之事,关乎将士性命,社稷安危,容不得半点沙尘。无论此事背后牵扯何人,既然已有疑点,有物证,更有人证,彻查清楚,给边军将士一个交代,给天下百姓一个明白,方是正理。若安国公、镇远侯果真清白,想必也更愿通过彻查,以证自身坦荡。”
他没有激烈指控,也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站在一个“忠勤王事”的官员角度,从军械质量和边军安危切入,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却句句在理,让人难以反驳。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将了安国公和镇远侯一军。
皇帝深邃的目光在李狗蛋身上停留了片刻,又扫过神色各异的群臣,终于缓缓开口:
“准靖王所奏。此案,由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详查周懋功所奏之事,及安国公、镇远侯所陈之冤。一应证据、人证,皆需严加看管,仔细勘验。退朝。”
圣旨一下,尘埃暂定。但这并非结束,而是意味着,一场更加激烈、更加凶险的较量,从暗处转向了半公开的舞台,才刚刚拉开序幕。
退朝的钟声中,李狗蛋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安国公、靖王方向那冰冷刺骨的注视。
他面色如常,随着人流退出大殿,心中却知,真正的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喜欢李狗蛋异界升官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李狗蛋异界升官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